(共41张PPT)
同学们,看图,说说他姓什么?
新课导入
司马光
马
sī
先外后内,口的起笔在框外。
司
中国姓氏有很多,有些是单姓,有些是复姓。除了司马,还有诸葛、上官、欧阳、西门、宇文等都是复姓。
24
司马光
你了解些什么?
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主持编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
1.认读“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登”等7个生字。
2.通过跟读了解句子意思,正确、流利、有停顿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结合生活实际,读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司马光的故事。
4.通过和同学交流,初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语言的不同。
学习目标
这篇课文和我们之前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文章篇幅较短;语言更简洁,一个字就代表一个意思,对人的称呼也仅用一个字表达;句子里语言顺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
初读课文
这是古代人写的文章,长度短短的,内容浅浅的,我们称之为“小古文”。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读这篇小古文,碰到难懂的字多读几遍。
迸
弃
没
bèng
qì
mò
字词学习
持石击瓮
跌
皆
chí
wèng
diē
jiē
足跌没水中。
瓮:上面是收口
缸:上面是敞口
瓮和缸都是装东西的容器,它们有什么不同?
谁能像老师那样读出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指导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借助标点和“魔法棒”,再读一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标点和“魔法棒”都没了,你们还会读吗?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课文,其中的意思你知道多少了呢?
要理解课文意思,我们还可以借助课文注释。
理解字义
群儿戏于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做游戏。
庭
群儿戏于庭
文中只出现一个“戏”字,通过把它组成一个词语进行理解。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组词法”。
找找文中哪些字也能用“组词法”来知道它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
在庭院里嬉戏,古人说成“戏于庭”。
若是在田野里嬉戏,古人会说成“
”。
若是在庭院里学习呢,古人会说成“
”。
若是在教室里学习呢,古人会说成“
”。
戏于野
学于庭
学于堂
群儿戏于庭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他们心情怎样?
我们一起开心地读读这句子。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继续往下读,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跌落水缸中被水淹没。
读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
皆?
迸?
谁能帮助解决难题?你是怎么知道的?
利用书本上的注释来理解字的意思,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注释法”。通过注释,我们还可以理解哪些字的意思?
皆:全,都
迸:涌出
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时间隔得久远,古人用词和我们略有不同,结合上下文可以更好地理解。
光持石击瓮破之
“之”是什么意思?
结合上文“持石击瓮”,击打的是瓮,所以,“之”指的是瓮。
持
光持石击瓮破之
若持石击“缸”破之,那么这“之”,就是“
”。
缸
若有个调皮的孩子持石击“窗”破之,那么“之”,就是“
”。
窗
若有个聪明的孩子持石击“核桃”破之,那么这“之”,就是“
”。
核桃
“之”就是指前面的事物。
和司马光一起玩耍的其他小孩呢?
众皆弃去
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
司马光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司马光很勇敢。因为他持石击瓮,救出伙伴。
司马光很冷静。因为别人都吓跑了,他想出了救人的办法。
司马光很有智慧。因为别人都不知该怎么办,他想出了救人的办法。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理解“儿”
三个“儿”意思一样吗?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第一个“儿”指一群小孩子,后面两个“儿”都指登瓮落水的孩子。
登
“群”“众”都表示人多的意思,“群儿”和“众”一样吗?
“众”不包括司马光和落水的小孩。
上面的人较扁,下左侧人的捺变成点。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了解了大意,我们再来重温这个故事。
朗读感悟
方法回顾
学习古文,我们可以通过多读、看注释、给一些字组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帮助理解。
(
)戏于庭,(
)登瓮,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得活。
指导背诵
不看书,能补充完整吗?
群儿
一儿
众
光
儿
群儿(
),一儿(
),(
)。众(
),光(
),(
),儿(
)。
戏于庭
登瓮
足跌没水中
皆弃去
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得活
不提示,能背诵下来吗?
根据“组词法”“注释法”“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讲故事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跌落水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中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结构梳理
沉着冷静
机智勇敢
组词法
注释法
联系上下文
司马光
随堂练习
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的打“×”。
1.“足跌没水中”中的“没”读méi。
(
)
2.“众皆弃去”中的“皆”是“全,都”的意思。(
)
3.“群儿戏于庭”这句话中“群儿”指一群儿子。(
)
二、下列句子中,停顿错误的是
(
)
A.群儿/戏于庭
B.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
D.光/持石/击瓮/破之
√
×
×
C
四、课内阅读。
1.“庭”的意思是___________,“群儿戏于庭”
是说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足跌没水中”的意思是
(
)
A.站在水里,水没过脚
B.把脚伸进水里
C.脚上的鞋子掉水里不见了
D.失足掉进了水里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
庭院
在庭院里做游戏
足跌没水中
2.“瓮”的意思是
(
)
A.口小肚大的陶器
B.水桶
3.一儿登瓮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4.“光持石击瓮破之”中的“光”指的是_________,“之”在这里指的是____。这种做法的结果是“______”。
A
司马光
瓮
儿得活
延伸阅读
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组词法”“注释法”“联系上下文”,和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古文《道边李苦》。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意思,并尝试理解三个“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