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这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抓住景物及表示动作的词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及表示动作的词提取主要信息,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语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你见过这样的雨吗?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出示:毛毛雨 阵雨 雷雨 暴雨)请学生自由进行交流。
2.今天我们来学习《雷雨》,看看书中的“雷雨”跟你见过的“雷雨”是否一样。板书课题,相机指导“雷”的写法,雨字头稍宽,覆盖下面的“田”,雨字头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钩。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雷雨”,齐读课题。
二、读悟结合,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2.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说一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预设: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3.学习描写雷雨前的段落,随文识字。
(1)雷雨前是怎样的景象呢?自由朗读课文1 ~3 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用“ ”标出。
(2)交流汇报。
预设:乌云 树上的叶子 蝉 蜘蛛
①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随文识记“压”,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出示乌云压顶的图片,调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感受乌云的厚与低,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认读“蝉”,出示蝉的图片,借助图片识记“蝉”。
②出示句子: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结合字理识记“垂”,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在语境中体会“垂”的意思。
③指导书写“垂”:
先让学生观察“垂”的占格,教师范写,强调“垂”的笔顺:
撇、横、竖、横、竖、竖、横、横。
学生书空,组词识记。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指导朗读,读出风的大和蜘蛛的害怕。
④出示句子: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指导学生抓住“越来越.……”,读出闪电的快和雷声的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描写雷雨前情景的段落。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指名读、男女合读、齐读等。
(4)背诵描写雷雨前情景的段落。
4.学法总结,自学课文中描写雷雨中、雷雨后的段落。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雷雨前的内容时,是用“找出景物——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说一说有什么变化——感情地朗读”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的,接下来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内容。
(2)学生自学“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内容。
(3)汇报交流。
①雷雨中:
景物及其变化:雨越下越大
树和房子都看不清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识记“户”,引导学生用组词的形式识记,强调“窗户”中的“户”读轻声。
②雷雨后:
景物及其变化: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彩虹挂在天边
蜘蛛坐在网上
池塘里水满了
青蛙叫起来
识记“扑”,通过做动作、借助偏旁等方式指导学生识记。
引导学生体会“坐”体现了蜘蛛的悠闲;“挂”写出了彩虹像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很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于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段落。
(5)朗读、背诵全文。
小结:雷雨中、雷雨后景物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雨中的树林会有哪些新奇的事情发生呢?
三、整合阅读“语文主题学习”图书《奇妙世界》中的《雨中的树林》
1.自由阅读,出示阅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你喜欢的表示动作的词,读一读。
(2)想一想:你在雨中的树林里会发现哪些新奇的事情?并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觉得这些事情很新奇?
2.学生自读。
3.汇报交流。
(1)交流新奇的事。
预设:
雨珠在叶面滚动,蜘蛛吐丝,落花铺成地毯,青蛙击鼓跳舞。鸟儿歌唱,松鼠摇尾巴,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果。
(2)交流自己喜欢的表示动作的词。
预设: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滚”写出了雨珠的快乐。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淋”写出了雨的大。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好表示动作的词。
板书设计
雷雨
雷雨前 乌云 压
雷雨中 树 房子 看不清
雷雨后 天 彩虹 挂
抓住景物及表示其动作的词提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