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同步测试|
七上历史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本文包括
【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材问答】+【同步测试】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快速查询相关内容
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标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①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②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③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④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教材解读
一、秦灭六国: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
(1)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破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4)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为统一创造条件。
2、秦灭六国:
(1)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2)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21年
(2)
都城:咸阳
(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
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5、秦始皇统一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
(5)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6、列表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7、秦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8、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
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9、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览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2)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4)特点:中央集权
(5)影响:加强封建统治;巩固国家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
10、焚书坑儒:
(1)内容: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的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以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2)影响: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
拓展延伸
1、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秦王嬴政在用人政策上有什么长处?这和他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秦王嬴政在用人上不以出身高低取人,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部下承认错误。这些人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克敌制胜,对秦统一大业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3、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想一想,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那么,文字上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①统一文字在政治上政令统一,是保证国家统一的必要措施。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使中华民族内部联系加强。
②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结束了五百多年分裂割据的状况,扫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③更好传播文化,为后来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做出的铺垫,意义深远。
课堂小结
同步测试
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
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
3.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
A.周武王
B.嬴政
C.大禹
D.商汤
4.“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A.夏朝
B
.商朝
C.西周
D.秦朝
5.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皇帝
6.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
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7.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用的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
A.甲骨文
B.小
篆
C.草书
D.楷书
8.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A.铲形币
B.刀形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蚁鼻钱
9.秦始皇为开发岭南地区,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兴修了( )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
C.灵渠
D.白渠
10.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
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
12.“六合
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13.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14.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厂卫制
参考答案:
1、C
2.C
3.B
4.D
5.D
6.D
7.B
8.C
9.C
10.A
11.B
12.D
13.A
1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