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同步测试|
七上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本文包括
【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材解读】+【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材问答】+【同步测试】
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快速查询相关内容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知道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对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解读
知识点一:“推恩令”的实施
1、原因:西汉初,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对抗朝廷,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汉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对抗中央。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shèng,兵车)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说明: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措施:
(1)颁布“推恩令”。
建议者:主父偃
措施:颁布“推恩令”。
推恩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通过实行“推恩令”,各诸侯国的子弟也都受到封赏,于是他们对汉武帝更是感恩戴德。从表面上看,各诸侯的子弟都受到了恩惠,但实际上各诸侯国实力大大减弱了,无法同中央抗衡了,这样就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建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官员。
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督地方官员、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意义: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知识点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1、原因: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减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道家: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儒家: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严刑律法,以法治国
2、提出者:董仲舒(他通过察举制度进入皇帝视野)
3、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4、思想内涵:崇礼、尊王、攘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
5、内容:
①设立太学,使天下文人学习儒家经典。
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
②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学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6、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知识点三:盐铁专卖
1、原因: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
(1)把铸币权收回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注重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3、作用: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的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识点四:北击匈奴
1、背景:秦汉之际,匈奴族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经常挥师南下,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限于国力,西汉初期,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
2、反击匈奴
背景: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时间:前119年
人物:卫青、霍去病
主要战役:漠北战役
意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不仅收复了失地,而且大大拓展了西汉的疆域。
拓展延伸
1、“大一统”与“大统一”。
"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秦始皇:焚书坑儒,打击儒家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思想。
“经”:儒家典籍
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想一想,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汉武帝如何应对?
影响:阻碍农业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平抑物价,抑制商贾。或“重农抑商”
课堂小结
教材问答
1、第61页问题思考题:汉武帝在位时,西汉王朝国力强盛,版图拓展。想一想,这与汉武帝强化中央权力有什么关系?
答:汉武帝即位以后,在思想文化、行政权力和经济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完全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正统思想,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汉王朝的影响力远达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中原汉文化为核心的汉王朝版图得以拓展。
2、
问题:西汉初期地方封国实力雄厚,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统治。
措施:颁布推恩令。
3、第61页课后活动题2:请根据以下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不同态度。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答: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指儒学中的忠君守礼思想,这在以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核心。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样,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材料中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郡县制
B.设立锦衣卫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行省制
2.“盐城……秦代属东海郡,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由上述材料可知,古代盐城地区曾实行过(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推行郡县制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监察事务
C.军事管理
D.财政管理
5.下面属于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
A.打平六国,一统天下
B.废分封,立郡县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这项措施是( )
A.“削藩”
B.“推恩令”
C.休养生息政策
D.分封制
7.“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材料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A.削弱了王国势力
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巩固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8.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彻底消除了地方豪强对中央的威胁
D.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下表是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统计制作的,表中现象最可能与汉武帝的哪一措施有关( )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实行“推恩令”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
10.下图是一块汉朝的画像砖,反映的是西汉时期在长安举办太学时,博士对学生讲经的情况。博士讲的“经”是哪家的“经”(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兵家
11.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收藏的西汉时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12.《汉书·食货志》载:“汉连出兵三岁……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澹之……于是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由此可知,当时盐铁官营( )
A.支持了统治者经略疆土
B.束缚了汉代商业的发展
C.有力地震慑了地方豪强势力
D.是统治者的权宜之计
13.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大败匈奴。汉武帝曾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里的“他”是指( )
A.蒙恬
B.主父偃
C.霍去病
D.王昭君
14.对汉武帝的“大一统”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等全部统一于中央,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
B.只是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C.消除王国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对抗
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二、非选择题
15.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巩固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1)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汉武帝建立了什么制度来监视豪强地主,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中董仲舒给汉武帝提出了怎样的建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3)西汉建国之初和汉武帝时期,面对匈奴的不断袭扰,中央政府的应对之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14.CCDBD
BDDCC
DACA
15.(1)刺史制度。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由汉初被迫“和亲”到汉武帝时主动出击匈奴。西汉国力由疲弱转向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