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上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七上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04 10: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训练题(一)
Ⅰ.
单项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该答案前的字母选出,并填入题后对应的答题框内。25小题,共25分。)
1.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2.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
C.能呼吸
D.能排泄
3.
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4.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雏鸡破壳而出,
B.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被触碰后叶片合拢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的厚度大约是20千米左右
C.生物圈仅有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组成
D.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6.在稻田里,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
②杂草
③水分
④土壤
⑤田鼠
⑥空气
⑦蝗虫
⑧蚜虫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⑦⑧
7.下列环境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海沟中?
B.大气圈的上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8.
某活动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蜻蜓、蚂蚱、小鸟、蘑菇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9.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10.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11.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同时它可以疏土,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这说明
A.环境会影响生物
B.生物会影响环境
C.生物会适应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12.下列哪一项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
A.一片森林?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羊?
C.树林中的植物
D.一片树林中所有的生物
13.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14.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5.
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16.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18.到南极考察的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和金属类废物带离南极外,还
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分解者很少
B.缺乏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
19.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其共同的特点是
A.促进了生物的繁殖,丰富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B.
促进了生态系统更加平衡
C.保持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D.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0.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下列能够完整的表示食物链的是
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庄稼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蛇吃田鼠,猫头鹰也吃田鼠
21.下列对各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主要是水生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各种生态系统地域差异很大,所以各生态系统彼此之间不发生联系
2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森林态系统系统
23.以下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沙漠生态系统
24.
生物圈的范围是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Ⅱ.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5分)
二、填空题
2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

27.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
,包括__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______因素。
28.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是生产者,___________是消费者,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分解者。
29.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都基本上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的能力,。
三、分析、探究
30、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这样设置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设置了

两种环境。
31、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  )
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
32、下图为一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动物可统称为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3)在此食物网中,总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为

(4)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5)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

的流动。能量流动是

(6)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通过食物链不断

参考答案
单元训练题(一)
1、
选择题
1——25:BBACC
CBDAA
DADCC
CDADB
CCADC
2、
非选择题
26、生物圈
27、生态因素
生物
非生物
28、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29、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0、对照实验

明亮
阴暗
31、C
32、(1)消费者
(2)草

(3)
5
草→鼠→蛇→鹰
(4)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5)物质
能量
单向的
(6)积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