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03 10: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金字塔



空中花园


夏商周时代的青铜文明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青铜文明
青铜是一种(合金,比较硬)这种金属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那么这种金属器物最早出现于什么时间?
出现时间: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时期数量增多。
青铜与石器相比,有哪些优点?
青铜器是金属,能制造成各种形状,而且很坚硬,不容易损坏,制造出来的工具比较锋利,缺点就是容易氧化
青铜簋
簋,读作:guǐ
簋,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青铜文明
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铜文明
司母戊鼎
这是我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高133厘米,长166厘米,重875千克。是我国已发现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这是我国最著名青铜器
司母戊鼎
(后母戊鼎)
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
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或一鼎。
这种列鼎列簋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点?
青铜器类型和数量反映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青铜器的出土地点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每一类青铜器有什么具体用途?
在课本25页进行勾划,并朗读《相关史事》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下面我们看一下青铜器主要有哪些种类
鼎和簋是食器。
觚和爵是酒器。
耒和铲是生产工具。
镜和灯是日常用品。
编钟是乐器。
利簋和毛公鼎图片中的文字叫什么?
利簋内底的铭文
毛公鼎内底的铭文
这种文字为什么叫金文?
课文28页知识拓展
这是商代的刻字占卜骨----甲骨文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甲骨文记事”部分的内容,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呢?
因为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它是象形文字的一种。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最早是被谁发现的?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①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②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③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④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成大量的汉字,现代汉字很多字都是形声字。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有什么?
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根据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你能猜出这些文字吗?(十二生肖)
甲骨文---象形文字
(课文第27页第一节)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的地位如何?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我们今天学习青铜器和甲骨文,有助于我们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明。回顾历史,让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自豪吧!
选择题
1、下面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甲骨文
B.司母戊鼎
C.兵马俑
D.敦煌莫高窟
B
选择题
2、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B
选择题
3、著名的司母戊鼎因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这三个字在当时应该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B
4、下面是“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材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贵族阶层生活奢侈腐化
B.以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
C.贵族层层接受分封食禄
D.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