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2内能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也越高
C.热量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不同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2.(2020·开福区校级一模)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3.下列热学现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也可能增加
B.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C.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升高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得就越快,因而物体的内能越大
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5.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C.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是液化现象
D.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6.在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用煤气灶烧水,水温不断升高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装入暖水瓶内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凉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7.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种方法不同的是(
)
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
B.把铁丝放在火上烧,使它变热
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
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8.(2020·广安)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9.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10.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B.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11.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冬天时,两手互搓变温暖
D.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12.(2020·金昌)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
13.在下面的三句话中,“热”字的含义各指的是什么?(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
(2)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3)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
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
,这是因为
,使
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
,使棉花燃烧。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15.子铭同学用水壶烧水,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顶起了壶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壶盖
,水蒸气的内能
,内能转化为壶盖的
。
16.(2020·潮南区一模)汕头牛肉裸远近驰名,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牛肉裸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一块热气腾腾的牛肉放入口中,舌尖上除了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
了,舌尖的内能
,这是通过
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17.(2020春·丹东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弯折越快、时间越长,铁丝弯折处分子运动越
,温度越高,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手摸铁丝弯折处感觉很热,这是通过
改变手的内能。
18.(2019秋·锦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
(1)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
(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零”出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
(3)我们发现,用这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能和
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19.(2019秋·本溪月考)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小慧做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可以看到
,说明筒内气体的温度
。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2)如图乙所示中,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这是
(填“水”、“水蒸气”或“玻璃瓶”)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同时会看到瓶内出现大量“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
(3)如图丙所示,小慧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立在泡沫上,用手来回的搓动温度计,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泡沫不断地摩擦,她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
(填“甲”或“乙”)相同。
20.(2019秋·涟水县校级月考)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请你根据内能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并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推理依据:
。
(2)如图所示,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内能的知识,分析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甲、乙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
答案:(1)质量
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2)质量和温度不同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2内能同步练习答案
1.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也越高
C.热量的单位与内能的单位不同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答案:D
2.(2020·开福区校级一模)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古代,人类钻木取火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
答案:D
3.下列热学现象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也可能增加
B.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的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C.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读数会升高
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得就越快,因而物体的内能越大
答案:A
4.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答案:C
5.如图所示,在平底烧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
C.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内有白雾出现,是液化现象
D.塞子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答案:B
6.在下列过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用煤气灶烧水,水温不断升高
B.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装入暖水瓶内的开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凉
D.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答案:C
7.下列增大铁丝内能的四个做法中,与另外三种方法不同的是(
)
A.摩擦铁丝,使它变热
B.把铁丝放在火上烧,使它变热
C.反复敲打铁丝,使它变热
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
答案:B
8.(2020·广安)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在相同温度下,1kg的水比1kg的冰含有的热量多
C.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增大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要吸收热量
答案:C
9.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答案:A
10.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A.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B.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C.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D.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答案:B
11.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冬天时,两手互搓变温暖
D.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答案:B
12.(2020·金昌)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少
答案:D
13.在下面的三句话中,“热”字的含义各指的是什么?(选填“温度”“热量”或“内能”)
(1)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
;
(2)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
;
(3)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
。
答案:(1)温度(2)内能(3)热量
1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入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可使棉花
,这是因为
,使
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
,使棉花燃烧。若将活塞缓慢压下去,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此现象。
答案:燃烧
活塞对空气做功
空气
燃点
不能
15.子铭同学用水壶烧水,片刻后听到“噗——噗——噗”的响声,走近一看,发现水蒸气顶起了壶盖。他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水蒸气对壶盖
,水蒸气的内能
,内能转化为壶盖的
。
答案:做功
减小
机械能
16.(2020·潮南区一模)汕头牛肉裸远近驰名,当一盘色香味俱佳的牛肉裸端到餐桌时,香飘四溢,一块热气腾腾的牛肉放入口中,舌尖上除了感觉到美味外,舌尖的温度也
了,舌尖的内能
,这是通过
改变了舌尖的内能。
答案:升高
增大
热传递
17.(2020春·丹东期中)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弯折越快、时间越长,铁丝弯折处分子运动越
,温度越高,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手摸铁丝弯折处感觉很热,这是通过
改变手的内能。
答案:快
做功
热传递
18.(2019秋·锦江区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
(1)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瓶内气体的内能。
(2)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到瓶口有“白零”出现。这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后,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的缘故。
(3)我们发现,用这种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
能和
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答案:(1)增大
做功(2)减小
降低(3)内
机械
19.(2019秋·本溪月考)研究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时,小慧做几个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可以看到
,说明筒内气体的温度
。这个实验说明:
,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2)如图乙所示中,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这是
(填“水”、“水蒸气”或“玻璃瓶”)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同时会看到瓶内出现大量“白气”,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
(3)如图丙所示,小慧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立在泡沫上,用手来回的搓动温度计,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泡沫不断地摩擦,她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这个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图
(填“甲”或“乙”)相同。
答案:(1)硝化棉燃烧起来
升高
做功(2)水蒸气
液化(3)升高
甲
20.(2019秋·涟水县校级月考)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请你根据内能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并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推理依据:
。
(2)如图所示,甲杯中水量较少,乙、丙、丁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内能的知识,分析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甲、乙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
答案:(1)质量
质量越大,分子数量越多(2)质量和温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