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3节科学观察
【知识梳理】
一、用心观察
1.科学发现往往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观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
2.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还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拓展观察力
自然界中,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其范围会有很多的局限。科学家设计并研制了许多观测仪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
1.用天文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很远的物体,如观测遥远的星体。
2.用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物体,如观察细胞。
3.用频闪照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肉眼看不清、运动极快的物体,如拍摄物体运动的照片。
三、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
科学观察不仅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和图形记录等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选择不同的记录方法。观察指纹的活动中,采用描述性记录法;在使用酒精灯的活动中,我们用的是表格记录法。
四、观察与实验
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观察和实验是密不可分的,是科学研究的最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科学研究中,人们在观察到一些现象后,往往不满足于停留在只进行观察上,而更想知道这些现象是否会反复出现,以及其中的道理。为此,人们需要进行反复观察和精确测量,并进一步设计各种实验,从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在对实验现象认真地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结论。
五、观察的步骤
观察可以分三步进行,即一看,二找,三定。
一看:就是首先要学会看现象。看又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进行,一是看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二是观察实验,看实验中呈现的现象;三是观察图像,很多规律都可以用图像呈现出来。
二找:就是在反复观察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找规律,也就是找观察到的现象的共同点(或者与其
他现象的不同点)。
三定:就是确定条件,因为任何物理规律的成立都是有条件的。总结规律时,一定要考虑它在什么条件下成立。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现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2.(2018七上·杭州月考)“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
)
A.?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B.?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
C.?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D.?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3.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B.?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
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
4.观察一般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实验进行的是定量观察的是( )
A.?在面包屑上滴碘酒??????????????????????????????????????????????B.?统计各种食物周围蚂蚁的数量
C.?血液的分层现象??????????????????????????????????????????????????D.?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5.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
A.?显微镜、放大镜?
??????
??????????B.?放大镜、放大镜??????????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6.(2018七上·宁波期中)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
)
A.?调查?????????????????????????????????????B.?观察?????????????????????????????????????C.?实验?????????????????????????????????????D.?阅读
7.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用手掂球的轻重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手表了解时间
8.读下表中的地球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水体名称
更新周期/年
大气水
0.025~0.03
河水(外流)
0.03~0.05
湖泊淡水
10~100
地下水
100~1000
冰川
约10000
则下列水体平均更新时间最短的是(????
)
A.?河流水????????????????????????????????B.?地下水????????????????????????????????C.?大气水????????????????????????????????D.?海洋水
9.(2016七上·浙江期中)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观察。观察可以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
)
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
10.(2018九下·余姚竞赛)下面三幅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潜水游泳三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则下列选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1表示的是睡眠状态,此时呼吸频率较慢,呼吸深度浅
B.?曲线2表示的是长跑状态,此时呼吸频率快,呼吸深度较深
C.?曲线3表示的是潜水状态,此时呼吸频率慢,呼吸深度很深
D.?曲线3呼吸深度最深,消耗的氧气最多
11.在做探究蚯蚓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以下哪种工具(???
)
A.????????B.????????C.????????D.?
12.(2020七上·海曙期末)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
位置
黄粉虫
光照
温度
湿度
纸盒左半侧
20只
明亮
15℃
适宜
纸盒右半侧
20只
阴暗
30℃
适宜
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
二、填空题
13.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
14.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_。
15.(2019七下·台州月考)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小刚利用一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上眼睛后,小刚用针轻轻触动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
皮肤部位
有触觉的百分率(%)
手臂
50
手掌
85
指尖
100
前臂
75
(1)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___。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有时未感觉到针触,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6.(2017·南湖模拟)科学探究是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实验活动和逻辑推理交互作用的过程。
在研究“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的问题时,因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完全不受力作用的环境,所以我们先用实验探究相同的运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
越来越小时,
它的运动变化趋势,
然后再推测出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
(1)实验时,怎么使物体的运动完全相同呢?我们的办法是________。
(2)为推测运动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减小时的运动变化趋势,我们要多次实验并记录证据,
需要记录的证据是________,
分析证据,我们就可以推断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了。
17.(2017·浙江竞赛)某科技活动小组对家鸡自然孵化进行了观察和温度测定,结果如下:
①母鸡体温42℃。
②母鸡在抱窝(孵化)时鸡蛋温度:不足40℃。
③母鸡不抱窝时鸡蛋温度:低于30℃。
④母鸡在抱窝时每隔一定时间用爪和喙翻鸡蛋一次。
⑤母鸡两天下抱(即离开需孵化的鸡蛋)一次。
⑥小鸡出壳时间:21天。
下面是该科技活动小组所进行的两组实验:
第一组实验:取1立方米容积的大纸箱,箱内以60瓦白炽灯泡加热,用手动调温器来调节温度,模拟自然状态(②③④⑤)孵化一批鸡蛋。
第二组实验:用与第一组实验一样的用具,对另一批鸡蛋进行42℃恒温条件下孵化。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组实验中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实验用具是什么?________。
(2)科技活动小组进行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预计,先孵化出小鸡的实验可能是哪一组?________。
(4)鸡蛋孵化所需要的条件,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18.(2020·温州)医学上,头发密度是指头发覆盖区域内单位面积头发的数量。某科研人员为研究头发密度,选择76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志愿者,将头发覆盖区划分为顶部、枕部和左右两侧四个等面积的区域,分别在四个区域内随机取相同面积进行测量。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表一:不同年龄头发密度
年龄段(岁)
人数(人)
头发密度(根/厘米2)
18~29
24
142~150
30~39
18
136~145
40~49
17
129~137
50~60
17
125~132
表二:不同部位头发密度
部位
头发密度(根/厘米?)
顶部
167
枕部
156
左侧
119
右侧
118
(1)测量头发密度时,把志愿者的头发剪短,然后用皮肤镜轻压测量部位,再拍照取样,并用电脑打开照片,如图所示。推测皮肤镜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表二是某位志愿者不同部位的头发密度,分析该志愿者可能处于哪个年龄段?并说明你的分析过程。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A
4.【答案】
B
5.【答案】
A
6.【答案】
B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B
12.【答案】
C
二、填空题
13.【答案】
②③;①④;①③;②④
14.【答案】
②③④
15.【答案】
(1)指尖(2)身体各部位的触觉感受器分布不同,触觉敏感性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
16.【答案】
(1)物体从同一斜面的顶端(同一高度)
由静止开始滑下到低端
(2)运动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或:
运动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
17.【答案】
(1)温度计(2)比较自然状态和42℃恒温状态下哪种条件有利于鸡蛋孵化
(3)第一组(4)自然选择
18.【答案】
(1)将测量部位放大;控制测量区域面积相同
(2)头发密度总体上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3)30~39岁;对表二中的4组数据求平均值,结果为140根/厘米?,并与表一中数据对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