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物理《声现象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8-17 22:2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花沟中学初三物理复习课导学案
课题:声现象 执笔人:石庆兵 审核人: 时间2007-10-12
学习目标: 1、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3、掌握骨传导、双耳效应的应用
重点难点:乐音的特性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
①声音的特性:
1.如图1所示,“狼外婆”叫门时,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 振幅  D.音色
a b c d e
2.如图a所示,小明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d、e是他研究获得的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3.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4.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5.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②声的利用:
1、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 ,采用 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 ,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2、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1m/s,从船底发声装置向下发出的声音,经1.2s后,船底声音的接收装置收到回声,那么海底深度是( )
A、1832.2m B、3674.4m C、918.6m D、1531m
3、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 )
A、发出声波探测大钢板内有无裂痕 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肺的工作情况
C、发出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 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
4、医院里用超声波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这是利用超声波的( )
A、定向性好B、穿透能力强C、传播距离远D、对物体的“破碎”能力强
③骨传导、双耳效应:
1、下列是通过骨传导感知声音的是( )
A、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朵附近,听音叉的声音B、用手指堵住耳朵,再听音叉的声音
C、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声音D、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手指轻轻敲打桌子的声音
2、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是(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生体的方位C、大象判断声源的位置比人判断更准确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4、人能够听见双声道立体声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 )
A、声音是立体的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C、有两个扬声器D、一只耳朵也可听见立体声。
二、展示、交流:
三、自我小结:
四、自我测试:
1、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 是不同的。
2、下列事例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
A、发出声波探测鱼群的位置B、发出声波探测冰山与船的位置
C、发出声波将病人体内的结石击碎D、发出声波测量海底的深度
3、助听器是利用了 的原理使部分因耳聋障碍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
4. 如图1-1所示,将电铃放到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空气,接通电铃,使电铃工作,这时几乎______铃声,慢慢地放入空气,铃声会_________。(说明声音大小如何变化)
5.在喇叭的纸盆上放一些小的泡沫塑料颗粒再用该喇叭播音,如图1-2所示,想一想,你能得到哪些与声音有关的物理结论,试举两例。
五、达标测试:
1、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2、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3、老鼠的叫声与狮子的吼声相比,除了音色不同外,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4.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400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 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有关专家指出: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5、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创作的,在这一声音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琴声通过空气进入耳朵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琴声通过木棒经过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琴声通过木棒,通过头骨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经过听小骨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上面说法都是错误的
6.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加粗倾斜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7.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出2条。
几种物质的声速v/(m.s-1)
空气(2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蒸馏水(25℃) 1497 铁(棒) 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