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陶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的:了解陶罐造型的对称特征以及陶罐纹样的美观、对称、重复的特点。
(二)能力目的:掌握对折、画、剪的制作方法表现对称的陶罐外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方法绘制新颖漂亮的纹样装饰陶罐。
情感目的:感受陶罐的实用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受陶罐的艺术魅力,用对称的方法画出陶罐,用纹样装饰陶罐。
教学难点:陶罐纹样的设计装饰。
课前准备:陶罐课件、毛笔、水粉颜料、调色碟、油画棒、剪刀、彩色纸。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观看陶罐课件片段,欣赏各式各样的陶罐,激发学习兴趣,并对陶罐的种类、造型、颜色有初步的认识。
2.初步了解陶罐的历史文化及其发明的划时代意义。
我们的祖先早在亿万年前就发明了陶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说,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标志。陶器由黏土做成造型,再干燥烧制而成,可以上釉,也可不上釉。因为黏土的成分不同,烧制的温度不同,陶器呈灰、褐、棕等颜色。
3.出示2个陶罐实物(形状不同,一个上釉,一个不上釉),学生观察分析陶罐外形和颜色的不同。
(二)观察分析,师生互动。
1.陶罐有哪些组成部分?
引导学生分析,小结:罐口-罐颈-罐身-罐耳-罐底,左边跟右边的形状和颜色都相同,他们是对称的。
2. 陶罐的罐身有哪些形状?
师:观察课件上的这些陶罐,你能用什么形状来概括它身子?(逐一分析)
小结:陶罐的罐身有椭圆形、圆形、三角形、菱形等。
3.陶罐常见的纹样有哪些?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课本范图,了解漩涡纹、云纹、菱形纹、绳索纹的样子。
闯关练习一:抢答检测,是否已经理解各种花纹。(课件出示与课本不一样的漩涡纹、云纹、菱形纹、绳索纹图案,让学生抢答是什么图案,回答正确小组加分。)
闯关练习二:你想设计怎样的花纹来装饰陶罐?
鼓励学生用一个简单形,或者几个形状组合,大胆设计新颖的花纹。
4.各种纹样可以怎样排列?
引导学习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二方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独的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方向重复排列构成。
四方连续纹样是以一个或两个单独纹样为单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排列而成。
观看课件,直观演示用一个或两个单独纹样,排列成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
(三)感知体验,动手创作。
1.学生尝试画陶罐的形状。
不用工具徒手画,很难画得陶罐两边对称,怎样才能更好地画对称的物体呢?
2.分析对称的物体的简便画法:
(1)对折纸张。(2)以折线为中点画半边陶罐。 (3)反过来对印。(4)可以剪下来。(5)装饰纹样。可以用简单的图形装饰、也可以直接画一幅画上去
3.教师用录像片段示范剪制陶罐步骤:
(1)对折纸张。(2)以折线为中点画半边陶罐。(3)剪出陶罐外形(4)设计一个纹样。(5)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方法排列。(6)用水粉颜料涂色。
4.观看同龄学生作品,激发创作欲望。
(四)大胆创作,探索创新。
学生大胆表现,自主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展示交流,自评互评。
逛陶艺展厅,评选最美陶器。
(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粘贴到陶艺展厅的展板上。
(2)进行开放试的交流、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对作品欣赏、评价,多发现别人作品的优点,评选自己心目中最美陶器。
(3)教师表扬大胆创新的同学,让最美陶器的设计者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小结收获,提出希望。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陶器的历史文化及其发明的划时代意义。也知道了陶器的制作方法,并且用剪制绘画的方法表现了陶罐,学会了用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来装饰陶罐,看到自己创作的精美陶罐,同学们高兴吗?希望今后同学们也能用自己学会的这些知识,来装点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九、陶罐
陶罐的组成:罐口-罐颈-罐身-罐耳-罐底
罐身有哪些形状:
常见的纹样:漩涡纹、云纹、菱形纹、绳索纹
纹样排列方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