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册八年级数学12.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件(2课时 16+1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上册八年级数学12.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件(2课时 16+1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4 15:30:53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知识回顾
2
1
B
A
C
O
在角的内部,自顶点引一条射线把
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怎样得到这个角的平分线?
用量角器度量,
也可用折纸的方法.  
探索新知
新知1:角平分线的画法
思考:下图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其中AB=AD,BC=DC,
将点A
放在角的顶点,AB
和AD
沿着角的两边放下,
沿AC
画一条射线AE,AE
就是∠DAB
的平分线.
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E
其依据是SSS,
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探索新知
新知1:角平分线的画法
如果没有此仪器,
如何利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A
O
B
M
N
C

【例1】分别画出如图中钝角和平角的平分线.
解:如图所示,射线OC即为所求.

1.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先判断得出结论:
OM平分∠BOA,然后证明你的结论.
(不要求写已知、求证)
证明:连接CM,DM,
由作图的痕迹可知,OC=OD,CM=DM.
在△COM和△DOM中,
OC=OD,
CM=DM,
OM=OM,
∴△COM≌△DOM(SSS).
∴∠COM=∠DOM.
∴OM平分∠BOA.
探索新知
新知2:角平分线的性质
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C上的任意一点
分别过点P作PD⊥OA,PE
⊥OB,点D、E为垂足,
测量PD、PE并作比较.你得到什么结论?
PD=PE
在OC上再取几个点试试。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A
B
O
P
C
D
E
探索新知
新知2: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PD⊥OA
,PE⊥OB

OP平分∠AOB

PD=PE
A
B
O
P
C
D
E
性质:
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
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

【例2】如图,△ABC的∠ABC的外角的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证明:作PF⊥AC,PG⊥BC,PH⊥AB,
垂足分别为F,G,H.

BD是△ABC中∠ABC外角的平分线,

PG=PH
同理可得PF=PG,

PF=PG=PH.
即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

2.
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
OD⊥AB于点D,OE⊥AC于点E,
则OD与OE的大小关系是(  )
A.OD>OE
B.OD=OE
C.
OD D.
不能确定

探索新知
新知3:几何命题的证明
一般情况下,我们要证明一个几何命题时,
可以按照类似的步骤进行,即
1.明确命题中的已知和求证;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要证的结论的途径,
写出证明过程.
探索新知
新知3:几何命题的证明
已知:∠AOC=∠BOC
,点P在OC上,PD⊥OA于D,PE⊥OB于E
求证:
PD=PE

PD⊥OA,PE⊥OB
证明:
∴∠PDO=∠PEO=90°
在△PDO和△PEO中 

△PDO≌△PEO(AAS) 
∠PDO=∠PEO
∠AOC=∠BOC
OP=OP

PD=PE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等”
A
B
O
P
C
D
E
课堂小结
角平分线
尺规作图
属于基本作图,必须熟练掌握
性质定理
一个点:角平分线上的点;
二距离: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两相等:两条垂线段相等
辅助线
添加
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向两边作垂线段
课堂小结
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______.
2.
如图,OP平分∠AOB,OQ平分∠POB,则∠BOQ=____∠AOQ.
3.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BC=10,BD=6,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A.4
 B.5   C.6   D.7
相等

课堂小结
4.如图,在△ABC中,∠B+∠C=100°,
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
交AC于点E,则∠ADE的度数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5.已知∠AOB,求作射线OC,使OC平分∠AOB,下面作法步骤:
①作射线OC;
②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OE,使OD=OE;
③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
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
其合理的作法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课后作业
1.暗线本A
角平分线的性质
P51
T2
2.《学导练》P33-34
3.《课堂小测本》P131(共15张PPT)
情境导入
O
D
P
P到OA的距离
P到OB的距离
角平分线上的点
几何语言:

OC平分∠AOB,
且PD⊥OA,
PE⊥OB.

PD=
PE.
A
C
B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E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呢?
探索新知
新知:角平分线的判定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PD⊥OA,PE⊥OB,PD=PE.
求证: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
证明:
作射线OP,
∴点P在∠AOB
角的平分线上.
在Rt△PDO和Rt△PEO
中,
OP=OP(公共边),
PD=
PE(已知
),
∵PD⊥OA,PE⊥OB.
∴∠PDO=∠PEO=90°,
∴Rt△PDO≌Rt△PEO(HL).
∴∠AOP=∠BOP
探索新知
新知:角平分线的判定
P
A
O
B
C
D
E

PD⊥OA,PE⊥OB,PD=PE.
∴点P
在∠AOB的平分线上.

【例】如图,BE=CF,D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
DF⊥AC于点F,且DB=DC,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
证明:∵DE⊥AB,DF⊥AC,
∴∠BED=∠CFD=90°.
∴△BDE与△CDF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DE和Rt△CDF中,
BE=CF,
   BD=CD,
∴Rt△BDE≌Rt△CDF(HL).
∴DE=DF.
∴AD是∠BAC的平分线.

如图,△ABC中∠ABC的外角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平分线CE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CAB的角平分线上.
证明:作PF⊥AB于点F,
PG⊥BC于点G,PH⊥AC于点H.
∵BD是∠ABC的外角平分线BD
CE是∠ACB的外角平分线CE
∴PF=PG,PH=PG.
∴PF=PH.
又∵PF⊥AB,PH⊥AC,
∴点P在∠CAB的角平分线上.
D
E
F

已知: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CA,
∵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PD=PE.
同理PE=PF.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点P在∠A的平分线上吗?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有什么关系?
点P在∠A的平分线上.
如图,在直角△ABC中,∠C=90°,AP平分∠BAC,
BD平分∠ABC;AP,BD交于点O,过点O作OM⊥AC,若OM=4,
(1)求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和.

M
E
N
A
B
C
P
O
D
温馨提示:构造不存在垂线段
12
(2)若△ABC的周长为32,求△ABC的面积.
探索新知
新知: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图形
已知
条件
结论
P
C
P
C
OP平分∠AOB
PD⊥OA于D
PE⊥OB于E
PD=PE
OP平分∠AOB
PD=PE
PD⊥OA于D
PE⊥OB于E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课堂小结
角平分线
判定定理
内容
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作用
判断一个点是否在角的平分线上
结论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交于内部一点
课堂小结
1.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_____.
2.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它到三边的距离_____.
3.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______________.
4.
如图,点P在∠AOB内部,
PC⊥OA于点C,PD⊥OB于点D,
PC=_____
cm,当PD=3cm时,
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
命题
相等
角的平分线上
3
?
3
课堂小结
5.如图所示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
草坪上建一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
△ABC三条中线的交点
B.
△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
△ABC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
B
课堂小结
6.如图,在△ABC中,∠A=70°,点O到AB,BC,AC的距离相等,连接BO,CO,则∠BOC=______.
课后作业
1.暗线本A
P51
T3
P55
T3
2.《学导练》P36
3.《课堂小测本》P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