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5.2 观察物体(2)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5.2 观察物体(2)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3 22:3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观察物体(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三个面的形状判断出是哪类立体图形。
2.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通过学习活动,树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形状。
难点:根据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9页例2、例3和第70、71页“练习十六”的第2、3、5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玩具小汽车
2.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老师展示一个玩具小汽车,并让学生上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大家已经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同,这节课我们来观察几个我们常见的立体图形,看看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什么形状。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4分钟) 1.课件出示例2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以小组为单位,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小组观察后交流汇报看到的形状,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提问:教材例2中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全班订正,师归纳:
小刚在长方体的正面,也就是从前面观察长方体,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长方形是横着的;小强从上面看长方体,看到的也是长方形,但是小强站的位置是在长方体的右边,所以看到的长方形是竖着的;小英是从左边看长方体,看到的是侧面的小长方形。他们三人看到的图形如图:

(3)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来观察正方体,圆柱和球。每个小组观察一个物体,画出看到的图形形状,并在组内交流。
组织学生交流、总结:长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可能不相同;正方体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正方形;圆柱从上、下两个面看到的是圆形,从侧面看到的是长方形;球无论从哪个面看到的都是圆形。
2.课件出示例3,引导学生根据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1)学生读题,明确题意,独立思考。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①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②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就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③还有可能是高和底面直径相等的圆柱。
(3)师归纳:这一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小结: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猜测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8分钟)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2题。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3题。
3.完成教材第71页“练习十六”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在观察立体图形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体会自己是课堂的主体,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