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景,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因此,每当春回大地时,文人墨客总喜欢用生花妙笔描绘赏心悦目的春天,赞美生机勃勃的春天,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等等。
这些千古名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名篇——朱自清的《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
3、体会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效果,揣摩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4、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
秋实,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江苏
扬州人。他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
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
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作。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抗战胜
利后,朱自清参与爱国民主运动,在身患
重病时,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
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最后死于贫
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