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4 09: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做课堂笔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感悟中国的国粹。
3.能独立阅读说明书,会按照说明书制作小台灯。
4.积累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
过程与方法:
自学、交流、汇报、动手操作、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京剧,热爱艺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课堂笔记都记什么。
难点:跟戏曲有关的词语,学生比较陌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已经上六年级了,在上课时应该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帮我们抓住学习重点,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2.读读交流平台,看如何做课堂笔记。
3.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1:
①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②把需要查找资料或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记下来;
③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4.以后同学们就应该准备笔记本,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了解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出示课件2—8: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解释。
学生读这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教师帮助正音。
2.同学之间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师点拨难理解的词语。
①跑龙套:原指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龙套”是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
②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一个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另一个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③花架子:传统戏曲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花架子,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 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的东西,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④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演出相同剧目的戏。 后多以“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
⑤粉墨登场:粉和墨是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指登上政治舞台,含有讥讽意。
⑥有板有眼:板和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叫眼。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
⑦科班出身:科班是旧时招收儿童,培养成为戏曲演员的教学组织,现也泛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科班出身比喻受过正规教育和训练。
3.小组同学选一两个说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这些戏曲中的词语,进一步了解京剧。
(二)改改说明书。
出示课件9: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1.观察图片,对照“做法”中的几个步骤,说说图中的小台灯哪儿做错了,是哪一步导致的呢?把说明书中错误的步骤找出来。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随即将“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这句话画上红线。
3.为什么出错了呢?对,这和说明写得不够清楚有关系。你能把这部分的文字说明修改得清楚、明白吗?
4.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随即将句子改为“把铅丝的另一端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
设计意图:
改说明书,让学生感悟准确用词的重要性。
三、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10:与艺术有关的四字成语。
1.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与艺术有关系。)
2.学生再读,教师正音。
3.学生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师点拨难理解的词语。
①黄钟大吕:黄钟是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是六种阴律的第四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②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美的舞蹈。
③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④巧夺天工:夺,胜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5.学生自己再说说词语意思。
6.再读、背诵。
设计意图:
让学生积累关于艺术的成语,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
①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②把需要查找资料或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记下来
③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二)词句段运用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三)日积月累
与艺术有关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