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射线、线段和直线
教学内容:冀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6、37页。
一、教材分析: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理解起来又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因此要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学习,通过看图、画图来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特点,区分不同点,还要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强化对于知识的认识。在画线段的环节中,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画时要注意是否规范,标好端点,长度要准确,掌握好线段的表示方法。在练习中可增加一些看图数线段和射线的练习,进一步对其加以区分。
二、学生分析:线段的长度有限,可以直观显示,学生易理解,但对于直线的认识,很难找到生活中的事例,由手电筒的光,射灯的光抽象认识射线,学生也难以想象。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经历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照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对生活中可以看作线段、射线的事物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中线的几何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和表示方法。
五、教学难点:找出并理解生活中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的事物和现象。
六、课前准备:一个自制的弓和箭。
七、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认识线段 1、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字和用途。然后提出:怎样射的远?学生讨论、并实际操作。
教师介绍绷紧的弓弦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并画出一条线段,强调线段有两个端点。
3、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人行横道”图,说一说哪些可以看作近似的线段。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
4、提出选择图中的两个事物画出一条线段表示的要求,并自己测量的要求,让学生自己画线段。
5、交流学生画的线段,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做法的机会,说一说画的什么,画出的两条线段有什么不同。
由直观的,学生比较熟悉的弓的用途和怎样射的远的讨论和操作,使学生感受线段是直直的一段线。
结合具体事物和实际体验,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素材,丰富对线段的认识。
用线段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考查了解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水平和空间观念。
交流展示学生不同的做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了解线段的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老师手里拿的这个工具吗?
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
师:这个工具叫弓。(板书)
你们知道弓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射箭。
师:对!怎样射?怎么样射的远?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教师故意把线放松。让学生表演时,提出这样必须不行,要拉直、拉紧。
师:我们以前初步认识过线段,这段直直的绷紧的弦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我们把它画出来。教师画出一条线段,并强调用点表示弓上固定弓弦的钉子。
师: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表示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现实生活中,许多事物都可以看作线段。请看一幅城市马路和楼房的情境图:说一说哪些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
学生可能说出很多:
人行横道的斑马线,可以看作近似线段;
过马路的指示牌的柱子可以看作近似线段。
楼顶的线可以看作近似的线段。……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图中可以看做线段的两个事物,画出线段表示出来。
学生画,教师巡视。关注学生表示的事物以及是否画出两个端点。
师:把你画的线段给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你画的什么,画出的线段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做法。如:
我画出一条斑马线和过马路指示牌的柱子,这两条线段一条是横的、一条是竖的。
我画的指示牌的柱子和楼房的角线,这两条线段都是竖着的,但是一条长,一条短。
……
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第(2)种做法学生出现不了,教师参与交流。
6、分别提出:画线段需要注意什么?为什么? 学生回答。
二、认识直线
1、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会怎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明。然后教师画出延伸的直线并介绍直线名称。
2、教师画出一条直线,强调两端不加端点。然后让学生观察直线和线段,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3、先让学生观由线段向两端延伸的直线图,说一说线段和直线的关系。然后教师在直线上点出A、B、C三个点,让学生说出直线上有几条线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三、认识射线。
1、教师指出:想象一下,如果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会怎样?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说明。
在学生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线段两个端点的意义,为认识直线做铺垫。
学生通过想象并用不同方式说明“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初步体会直线的特征。
借助直观图,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解总结直线和线段区别的过程。
了解线段和直线的关系,既是关于直线和线段的进一步认识,也是扩展应用的基本练习。
通过用不同的方式说明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初步认识射线和线段的关系。 师:同学们用线段表示出不同的事物,谁来说一说,画一条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
师:在线段的两端点上两个点。
师:为什么要在线段的两端点上点呢?
生:表示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同学们认识了线段,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地延长,结果会是什么样呢?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说明一下。
口头回答:特别特别长。
用手比划:张开自己的双臂表示特别长。
用画说明:在纸上画不下。
如果学生说出“画图时不画线段两端的两个点”,给予表扬,否则提示。
师: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教师将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
师:我们还可以用直尺画出一条直线,线的两端不加端点,表示直线向两端无限延长。
教师画出一条直线。
师:观察老师画出的图,你发现直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如: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的,直线的长度是无法测量的。
第(3)种说法教师给予表扬,如学生说不出,教师进行启发。
师: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也就是说线段的长度是可以测量出来的。那么直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为什么?
生:直线的长度不能测量,因为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
师:再来观察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的图,你还能想到线段和直线的关系?
学生肯能会说: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直线上的一段就是线段。
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肯定。然后,教师在直线上点出三个点,用A、B、C表示。
师:观察老师在直线点出的A、B、C三个点,你能说出这条直线上有几条线段,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生:这条直线上有3条线段,分别是AB、BC、AC。
教师在直线上画图表示。如下:
师:我们通过想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认识了直线,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伸会怎样呢?用自己的方式说明一下。
学生可能用以下方式说明:
(1)口头表示:一端不动,另一端无限延伸。
(2)动作表示:一只手下垂,另一只手伸开。
(3)画图表示:一端画上端点,另一端不画。
2、教师画一条射线,并强调画射线时,只把一端点上一个点,使学生了解射线有一个端点。然后讨论:射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
四、总结应用:
1、提出,议一议。线段、直线、射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2、交流各组讨论的结果,教师板书三种线的特点。
3、教师提出:生活中哪些可以近似地看作射线或线段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
五、画线段。
1、提出自己确定线段的长度,并画一条线段的要求,让学生试画。
2、交流学生画线段的过程和结果,教师重点关注并提示画图方法。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特点。
通过小组讨论,给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互相补充,形成全面认识。
把学到的知识与原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给学生提供自己决定线段长度,并动手画线段的空间,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交流展示学生画的成果,既可以了解学生的画图技能,又是互相学习、掌握技能的过程。
师: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只把线的一端点上点就可以了。教师画图,边画边问,一条射线有几个端点?
生:只有一个端点。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射线的长度可以测量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射线向一端无限延长,也是无法测量的。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相同点:都是直的;不同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不同点是: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是可以测量的。射线和直线的长度是无限的、无法测量的。
师:我们认识了3种直的线,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做直线的事物很难找到,但是有不少的事物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或射线。你能举出可以看做线段和射线的事物吗?
学生举例,教师给予评价。
师:我们知道线段的特点了,现在请你自己确定一条线段的长度,并试着画出来。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画的线段展示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画出的线段有多长?
学生说画的方法和过程。教师重点关注画的方法步骤:1、先点一个点;(2)把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用笔从0开始画。(3)画到指定线段长度的数点一个端点。(4)在线段下面写出线段长度。
3、教师介绍用字母表示线段长度的方法,并用例子示范。然后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自己画的线段。
4、课堂练习
(1)练一练1题,让学生说出图的名称和怎样判断的。第3条是弧线学生说不出时,教师可告知。
2、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画线段,教师要关注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
3、练一练,第3题,先找出图中所有的线段,再自己测量。
4、练一练,第4题,读题后学生独立完成。 利用课堂生成的素材介绍新的方法,并进行练习,丰富课程资源,提高学习兴趣。
考察学生能否区分直线、射线和直线。
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通过指找线段,测量线段的长度,加深理解线段的含义。
通过变式练习,巩固线段的知识,感受点线段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师:同学们画出了不同长度的线段,并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标出了线段的长度,今天老师介绍一种新的方法:在两个端点分别写上A和B,那么画出的这条线段就可以记作AB等于多少。
教师示范写出一个同学画的线段。如AB=4厘米,AB=4cm
然后,让学生用字母表示自己画的线段。
师: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你能说出下面各条线的名称吗?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生:1是射线,因为只有一个端点; 2是直线,因为没有端点;4是线段,因为有两个端点; 3不是直线,也不是线段和射线,因为它是弯的线。
师:3叫弧线或曲线。
师:接下来自己画出一条线段,并标出线段的长度。
学生自己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同学交流。
师:下面图中有几条线段?自己找一找。
学生指找,然后汇报。
师:大家共找出了6条线段,请同学们自测量出这6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测量后交流结果。
师:谁看懂了题目要求?
学生叙述。
师:自己试着画一画,看你画出的是什么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