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青岛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青岛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4 17:37:49

文档简介

《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新课程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节课的知识---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在第一学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邓,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家三口去参加采摘节的情境,包含两幅图。左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共有60只篮子,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借助问题“还剩几只篮子?”引入对含有减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右图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一辆大巴车上共有48人;两辆中巴车,每辆车有26人占借助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引入对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学习。最后,借助问题“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应先算什么?”引发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思考,总结出“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通过该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乘减计算的问题,明确包含乘法和加(法)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学情分析: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与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同学们,我们潍坊有一个地方是以种植蔬菜闻名的,大家知道是哪里吗?
寿光有很多的蔬菜种植基地,老师带来一幅图片,是小明周末和家人一起去采摘番茄时拍摄的。
课件出示情境图:图中有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任务一:探究含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几只篮子?”
解决这个问题时出现了几个量?这几个量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总只数-已分的只数=还剩的只数)
对子互说数量关系
你能帮杨阳算一算吗?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的情况。
(2)引导学生汇报,并说出每道算式的思路。
分步:18×3=54(只)
60-54=6(只)
我们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他的做法。看谁听得最认真!(引导学生或从条件、或从问题来分析问题。)
综合1:60-18×3=126(只)
综合2:60-18×3=6(只)
还有两位同学列出了同样的算式,可计算结果不同。请这位同学说一说,在这个算式里,你先算什么?
为什么先算18×3呢?(因为要先算已经分了多少只篮子。)
对比小结:同样的算式,不同的计算结果,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正确?为什么?
(3)课件展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的做法。(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这两种做法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先求一共分了多少只篮子,再求还剩下多少只篮子。不同的是,第一种是两个算式,第二种是把两个合算合并成一个算式。
(4)同学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列了两个算式,他这种方法是分步计算;这两位同学都是将其合成了一个算式,这种算式叫综合算式。谁来读一读这个综合算式?
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综合算式,里面都有什么运算?要先算什么?
(5)书写格式指导: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运算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这种叫做脱式计算。(老师板演计算过程。)
任务二: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我们顺利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坐上车,小明一家继续前下一个采摘园。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之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能列综合算式的同学可以直接列综合算式。
(2)汇报交流。
分步:26×2=52(人)
52+48=100(人)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综合1:26×2+48=100(人)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26×2?
请看大屏幕,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写得对吗?(师生共同评价。)
综合2:48+26×2=100(人)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26×2在后面也要先算26×2?
(3)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综合算式,里面又包含了什么运算?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任务三:引导归纳。
观察一下这两道综合算式,在这些算式中有哪些运算?(乘法、加法和减法。)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顺序?(都是先算乘法。)
小结: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它比加减法高级,称为高级运算。所以,在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综合算式里,一般先算乘法。
三、巩固应用新知,拓展提升能力。
说一说:下面各题应该先算什么,再计算什么。
68-12×3
26×3-47
52×2+98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集体反馈,捕捉“错误资源”。
2.火眼金睛辨对错
错误的说明原因并改正过来。
3.李老师带领5个小组的同学去摘棉花,平均每个小组摘了27千克,李老师摘了18千克,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4.一共有62只熊猫,16个山洞,每个山洞住4只熊猫,还可以住进几只熊猫?
5.游戏:算24点。你会用扑克牌算24点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出示三张牌:2、4、10。提问:你会列综合算式吗?
学生口答2×10+4和4+2×10之后,强调: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再次出示三张牌:5、7、11集体解答。
(2)比赛:同桌合作算出三组扑克牌的24点,并列出综合算式。
任务四:全课总结。《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法:激趣法
点拨
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练习
课前准备:三角形学具
情境图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老师利用学具,在黑板上展示小魔术。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说一说吧。学生交流后,回答。
2.
根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
选择问题“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4.让学生利用学具,在黑板上展示出来,理清思绪。
5.仔细动动你的脑筋,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该怎样列式
计算呢?
(二)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分步算式:????
4×3=12???
12+7=19
问:这是谁列的?
4×3+7
=12+7
=19
追问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追问2
:为什么先算4×3?说说是怎么想的。
7+4×3
=7+12
=19
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三)练习辨析,进一步巩固混合运算的顺序
7+12÷3????????
=7+4
=11
问题: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
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顺序
???
进行计算?
(二)小动物回家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问题:1.
谁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2.
你能说说错误的原因吗?
3.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四、课堂作业
五、作业:课后练习,第4题,第5题。??
六、板书设计:
分步算式:
4×3=12?(人)
12+7=19(人)
综合算式:
4×3+7
=12+7
=19(人)
7+4×3
=7+12
=19(人)
课后反思:首先导入新课时,老师利用魔术导入,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观察主题图引入新内容,学生动手列式,最后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运算规律,巩固练习阶段,我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逐步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运用。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进一步学会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现在是什么季节?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们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采摘节。这节课,我们也一起去采摘节上逛一逛。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一)、根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请看,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贴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板贴数学问题)
(1)还剩几只篮子?
、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探究含有乘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几只篮子?”,你能帮杨阳算一算吗?
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尝试列式计算的情况。?
引导学生汇报,并说出每道算式的思路。?
分步:18×3=54(只)60-54=6(只)?
师:刚才我们列出两个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能想办法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吗?试试看!?
综合1:60-18×3=6
(只)??
师:这位同学,请你讲一讲你是怎么做的?
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
综合2:60-18×3=126
(只)?
生:60-18=42(只)42×3=126(只)
师:还有一位同学列出了同样的算式,可计算结果不同。请这位同学说一说,在这个算式里,你先算什么?
生:先算18×3再算减法。
师对比小结:同样的算式,不同的计算结果,你认为哪种计算方法正确,
为什么??
生:综合1的做法对,因为18×3求的是已分的篮子数。?
课件展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的做法。这两种正确的做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这两种做法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先求一共分了多少只篮子,再求还剩下多少只篮子。不同的是,第一种是两个算式,第二种是把两个合算合并成一个算式。?
师:同学们看,刚才这位同学列了两个算式,他这种方法是分步计算;这两位同学呢,都是合成了一个算式,这种算式叫综合算式。谁来读一读这个综合算式?
学生读算式。?
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综合算式,里面都有什么运算?要先算什么??
书写格式指导: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运算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探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我们顺利地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坐上车,继续前往张庄采摘园。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请同学们独立思考之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解决。能列综合算式的同学可以直接列综合算式。?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分步:26×2=52(人)
52+48=100(人)
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综合一:26×2+48=100(人)?
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26×2???
请看大屏幕,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写得对吗?
综合二:48+26×2=100(人)?
在这个算式中,你先算什么?为什么26×2在后面也要先算26×2?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顺序??
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综合算式,里面又包含了什么运算?在含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它比加减法高级,称高级运算。所以在含有乘法、加法的运算时,要先算高级的乘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推导出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这样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劳动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巩固新知:
1、教材61页第1、2题。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结果。?
(1)小组交流:这些题分别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计算,指名板演。
(3)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2、完成教材第62页“自主练习”第3、5、6题。
(1)先审题,知道条件和问题。
(2)列出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对新知的掌握,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体验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谈收获,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成果,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