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3310010807700绵竹中学高2020届高一新生入学测试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人身上的汗水比较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空中的石块加速落向地面的过程中,地球对石块的引力一定大于石块对地球的引力
C.空中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石块具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如图所示,物体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物体乙上再放一物体甲,当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甲物体时,甲、乙两物体均保持静止,那么乙物体受到的力的个数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用弹簧秤测定一个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false(即同一接触面上的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比值),有图示的两种装置,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经过交流与讨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为了能够用弹簧秤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图示装置的两种情况中,木块A都一定要作匀速直线运动
B.若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图中A、B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a的大小
C.利用甲图装置,当用120N拉力拉动物体A后,弹簧秤读数为30N,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实验若采用乙图装置比图甲装置更加方便、精确
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54km/h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2km/h,则v等于( )
A.22.5km/h B.81km/h C.80km/h D.90km/h
6.如图所示电路图中,R1=R2=R3=6欧,R4=3欧。安培表的电阻不计.将A、B两端加上10伏的稳恒电压.当K接通时,安培表的示数为( )
A.A/3 B.2A/3 C.1A D.2A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1N,0 B.0,1N C.1 N,1N D.2N,1N
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8.已知相距较近的两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现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金属小球A、B分别固定于较远的两处,并使它们分别带上电(QA=+3q,QB=-q)后测得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再用一个与它们完全相同的不带电小球C与它们分别接触一次后移走C至无穷远,则此时A、B间的静电作用力大小可能为( )
A.F/9 B.F/3 C.4F/27 D.5F/24
9.如图所示,木块A漂在水面上时,量筒内水面对应刻度为V1;当木块上放一金属块B时,A刚好浸没,水面对应刻度为V2,若将小金属块取下,使其慢慢地沉入量筒底时,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的重为false B.金属块重为false
C.木块的密度为false D.金属块的密度为false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到一个竖直的弹簧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和弹簧的质量,关于小球碰到弹簧后到弹簧压缩至最短时的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弹簧向上的作用力,做减速运动
B.小球先作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小球刚碰到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D.小球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24分。
11.(共6分)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A、B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OA、AB绳倾斜,OB绳竖直,请分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出A、B两球的受力示意图。
此处请作A球的受力示意图
此处请作B球的受力示意图
12.(共6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表中数据是该同学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记录的实验数据。(g=10N/kg)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8
10.8
12.0
(1)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拉力F跟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弹簧的伸长量等于总长减去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
(2)当弹簧长度为8cm时,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13.(共12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x的阻值,他设计了如下的电路图。
(1)右上图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
(2)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已知电压表的量程是3V,电流表的量程是0.6A。则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际上电表都是有一定的电阻的,所以该同学设计的电路测出的阻值__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假如电流表的内阻为0.125欧姆,电压表的内阻为3000欧姆,则Rx的真实值为________欧姆。
三、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24欧,灯泡L上标有“1W”字样,额定电压已经看不清,L的电阻为RL,且RL>R1.
(1)当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求R1的阻值.
(2)当S1和S2均断开、S3闭合时,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通过RL的电流.
15.(14分)利用轮船上的电动机和缆绳从水库底竖直打捞出一长方体物体如图1,如图2的的P-t图像表示了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与物体上升时间t的关系.已知0~80s时间内,物体始终以v=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t=80s时,物体底部恰好平稳的放在轮船的水平甲板上,若不计物体上升过程中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体的质量m;
(2)物体的体积V;
(3)第56s时水对物体底部的压强.
绵竹中学高2020届高一新生入学测试物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B 2.D 3.D 4.C 5.B 6.A 7.C 8.D 9.D 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24分。
11.(共6分)答案略
12.(共6分)
……3分(作出图像不是直线不得分)
(2)50g……(3分)
13.(共12分)
答案:(1)电路图略(2)5.2欧姆(3)大于、5.075欧姆
三、计算题。本大题2小题,共2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解:(1)当S1和S2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电源的电压U=6V,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R2的电流:
I2=U/R2=6V/24Ω=0.25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1的电流:
false,
则R1的阻值:
false;
(2)当S1和S2均断开、S3闭合时,R1与L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false
因灯泡L正常发光,
所以,灯泡的电功率:
false,
整理可得:false,
解得:RL=16Ω,RL=4Ω,
因false,所以,RL=16Ω,
通过RL的电流:
false.
答:(1)R1的阻值为8Ω;
(2)当S1和S2均断开、S3闭合时,通过RL的电流为0.25A.
15.(14分)解答解:(1)由P=Fv可得:
F1=P1/v,F2=P2/v,
由图象可知,falseW,falseW,
则F1=P1/v=1×104N;,F2=P2/v=2×104N,
false,F2=G=mg,
falsekg;
(2)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
falseN,
由false得:
物体体积:
false;
(3)由图象可知,从50秒到60秒为物体刚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的时间,即为t3=10s,
由v=s/t得物体长度:
false,
物体从50秒到56s内移动的时间t4=56s-50s=6s,
这段时间内物体露出水面的高度:
false,
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
false,
水对物体底部的压强:
p=false=1×103kg/m3×10N/kg×0.4m=4000Pa.
答:(1)物体的质量为falsekg;
(2)物体的体积为1m3;
(3)第56s时水对物体底部的压强为40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