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利利、恰利
花城粤教课标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课教学以“唱”为本,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贯穿始终”。本课教学突出“趣味性”,环节设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视觉、听觉、体验、模仿、创造、表演、展示等层层渗透,通过节奏游戏、回音模仿游戏、互学评价、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学习歌曲中的“xxx”节奏、衬词、力度、二声部演唱的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和巩固音乐知识的观念,使重难点得到解决。
教材分析:《恰利利、恰利》是花城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四课认知音乐节奏的教学内容。《恰利利、恰利》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C大调,2/4拍。歌曲风格较为风趣活泼,音域较窄,结构短小,整首歌曲前8个乐句只用了1、2、3、4、5、6,6个音符, “xxx?xx?? xx?x”一个节奏型就构成了歌曲主体。尾声部分用“啦”做衬词, 二部轮唱形式,表现了人们劳动后的愉悦心情。
学情分析:
二年级在小学属于低年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着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因此在二年级的音乐课堂中应采用有趣、直观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恰利利、恰利》,感受印度尼西亚的音乐作品,通过多元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对音乐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节奏游戏和学唱歌曲,掌握 “xxx”节奏的拍、读与奏法,同时巩固学生对音乐力度的掌握,并能通过两个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用轻快的歌声正确的演唱《恰利利、恰利》,运用音乐力度增强音乐表现力,学会合作表现二声部。
教学重难点:
(一)掌握
“xxx”节奏的拍、读与奏法,用轻快的歌声正确的完整演唱歌曲,并合作表现歌曲。
(二)巩固音乐力度,增强音乐表现力,演唱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双响筒、沙锤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音乐游戏暖场(回声模仿秀)
让学生想象自己到了空旷的山谷里,这时有人大声喊(老师用la唱)32?1,请学生模仿回声,引导学生用P力度回应。师生配合,以两座山对唱形式,引导学生练唱歌曲中二部合唱部分,分组合作。
二、节奏游戏导入????
师:(出示双响筒)大家认识它吗?生:双响筒
师:对的,我们刚刚做了一个回声模仿的小游戏,现在请你们 仔细听老师敲打的节奏并把它模仿拍出来(慢速敲打,由易到难)XX?X|XX?X? 师:请听第二条xxx?xx?xx?x,?(“xxx”单独练习)
同学们的耳朵真灵,节奏感很不错,(节奏图示,用柯达伊口读手拍的方法加强练习)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以这一固定节奏为主体所构成的一首歌曲,名字叫做“恰利利、恰利”(板书)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初次完整聆听歌曲,提问:歌曲表达了 怎样的情绪?歌词表现什么样的场景?
歌曲情绪风趣、活泼、愉悦等,表现勤劳的庄稼人在劳动的场景,老师总结,介绍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岛屿众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之国,所以被称为“千岛之国”。
2、再听歌曲,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
引导学生感受2/4拍的强弱规律,拍节拍聆听歌曲,师生互动。
3、学习歌词
引导学生有节奏朗读歌词,找出歌词规律,衬词出现2次。
衬词:由语气词、形声词等构成的衬托性词语,是语气、情感的辅助手段,可以起到渲染歌曲气氛,活跃歌者情绪,烘托歌声旋律等作用,一般出现在民歌里,在这里用这句衬词表现了人们劳动时的高兴、开心的情感。
衬词放慢熟读(节奏游戏中固定节奏做引导)衬词教唱
4、学唱曲谱
(1)请学生跟钢琴视唱乐谱,柯达伊手势辅助,唱准旋律
(2)二声部合唱
5、接龙演唱乐曲
播放伴奏,师生合作,学生唱衬词,二部合唱由学生分两组唱。
6、师生评价,歌曲处理
难点乐句进行调整,歌曲处理
(速度、声音、强弱)全曲完整演唱。
7、表现与创造
(1)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沙锤、双响筒)
(2)用音条为合唱部分伴奏
8、展示部分,完整表演唱
表演组、沙锤伴奏、歌唱律动组
(注意学生声音美感和合奏,合唱中的合作)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来自印度尼西亚一首非常有趣的歌曲《恰利利、恰利》,重点学习了前八后十六xxx节奏,还练习了合唱的演唱形式,。歌曲之所以美妙,就在于它的形式方法多样,而且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也是独具特色的。课后你们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演唱,演奏这首歌曲,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音乐声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