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伟大的悲剧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伟大的悲剧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4 15:3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伟大的悲剧
1.概括课文内容,领会“悲剧”的“伟大”之处。
2.探索悲剧发生的根源,提高科学意识。
3.感受悲剧的力量,接受心灵的洗礼。
1.能以“悲”为学习线索,感受悲,分析悲,评价悲,认识悲,较深入理解斯科特等人的悲剧意义,形成对悲剧事件的系统思考和认识。(重点)
2.感受、体验本文南探险悲剧所折射出来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难点)
这样让人感动的一篇传记,在教学中,却经常出现一些学生读不进去,觉得难以理解,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孩子年龄较小,没有死亡的概念,以及文章篇幅较长都有关系。学生还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他们人生体验少,因而在教学伊始就从用我亲人的经历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融入课文,品味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悲剧人物的震撼力。
1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健儿王福洲、屈银华、贡布登顶珠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壮举!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一女教师)全部遇难......
人类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是探索星球奥秘的情结。在神奇的自然面前,探险者品尝过成功,也啜饮过失败,但仍前赴后继,永不停歇。
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齐读一遍。
一、悲情重现
1.请同学们回顾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斯科特一行五人历尽艰辛到达南极点却发现阿蒙森已经早一个多月到达,只好踏上归程,在途中与暴风雪搏斗2个多月后,全部壮烈牺牲。
2.请你将课文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
文章记叙了斯科特一行5人到达南极点后,在返回途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悲惨历程。
3.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1)失败之悲:斯科特比阿蒙森迟1个多月到达南极点。
(第2自然段)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
(2)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
(第2自然段)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3)死亡之悲:归途中5个队员全部牺牲。
首先是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然后是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最后,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4)世人之悲:
(15自然段)在英国国家教堂里,国王跪下悼念这几位英雄。
教师补充:2002年,安妮公主登上南极,悼念斯科特他们南极探险90周年。
4.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
(1)斯科特一行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先行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这说明斯科特公正无私,恪守信用,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说明他把事业看得重于生命。
(3)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雪。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表现了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斯科特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表现他的坚毅、执着,无私的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教师补充:
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5.小结
本文最打动你的情节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学习,结合课文内容,用“悲”在________
,而________
“伟大”的句式表述。
例:“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实守信的绅士风度
)“伟大”。
悲在失去了生命,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伟大;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教师补充:
斯科特等历经艰险终于到达南极点,实现了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成功的,但悲哀的是他们不是第一个,也就失去了行动原本所追求的意义;特别是在沮丧心情下不断走向归途时,绝望心理笼罩着整个集体,实为一起悲剧。但是,斯科特等人顽强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的,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这是事件的伟大之处。
二、悲情探源
请同学们参考课外所搜集的资料,小组一起分析讨论:
1.你认为导致斯科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准备:阿蒙森属于临时转向,但在之前为登上北极已经做了四年的准备。斯科特知道阿蒙森的目的后,匆忙出发,准备不足。
心情:出发前急于求成,失败后灰心沮丧
任务:阿蒙森以探险为主,斯科特一行承担了太多的科研任务。
如果以科学成果来看,斯科特这次的探险是成功的。
装备:阿蒙森是经专家挑选的爱摩斯基狗,并且训练有素。斯科特的矮种马不能适应南极的寒冷。
天气:阿蒙森所选路线虽为位置路线,但一路比较平静,未遇较大的风雪寒冷侵袭。斯科特所选路线虽为已知路线,但不幸一路遭狂风暴雪侵袭,过早的耗掉了大量的人力、畜力、物力、财力。如果天候状况对调,那么这场竞争胜负还难说。
还有一项差异值得一提。虽然两队人马对拉橇的动物(狗与马)都不太熟悉,但阿蒙森一行人登船后就将狗群分成十狗一组,分别由一至二人照管,阿蒙森也负责照顾绑在舰桥的十四只狗,所以还没到南极大家就已经熟悉将来的交通工具,并建立威信,登陆后没多久都成为驾狗橇老手。狗可以睡在雪地而怡然自得,马匹就必须躲进马厩,在野地过夜时还必须兴建挡风墙,所以为了照顾马匹,斯科特的队员花掉许多精力与休息时间,甚至半夜还得爬出睡袋跑去照顾出状况的马。
参考资料:研究南极探险史的科学家指出,阿蒙森的胜利和斯科特的失败,并非在于两者的计划周密与否,而在于前者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制订计划,后者则凭推理设想来制订计划。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矮种马都无法抗御南极的严寒,唯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着雪橇前进,于是他用了20条膘肥体壮的狗胜利完成了去南极点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则主要用西伯利亚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掉了,矮种马冻死,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前进的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
2.斯科特一行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同桌交流)
为了让英国的国旗插上极点,这是一种民族荣誉!
因为他们接受了这个任务,怀着绝望的心情,却没有半途而废,明知结局是失败,但还是走完全程,体现出了他们的人格和绅士风度。
教师补充:
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们认为这里也体现斯科特科学精神的缺乏——这也是传记中有意回避的方面——他们已较强烈预感到会发生悲剧,却不能清醒地制止走向悲剧的行动。明知阿蒙森已经到达南极,补给不足,自己步后尘已意义不大,却仍旧心怀侥幸,在盲目的倔强意志力下,冒险前进,以致于使探险充满了冒险的意味,最终酿成悲剧。他们此时追求的东西也许早已经超出了探险本身,探险的象征意义和心理失衡下寻求心理的补偿已成了他们当时真正追求的目标了。如果斯科特此时能够以一种理性的态度面对现实,也许事情的结局不会如此凄惨。
3.斯科特没能实现“第一”的目标,也没能成功地返回祖国,可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但他却赢得了胜利者都没有的尊重和赞誉。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事情,我们该如何对待成败呢?
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知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我们要有科学的精神和意识。
⑶任何事业都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对于我们所热爱的事业,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都应该做到无怨无悔。
⑷做什么事,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的心灵都应该在经历中变得更加高尚。
三、悲情同构
1.此次南极探险,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的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还有许多历史事件或人物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他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们更长久的思考与鼓舞。
虽然阿蒙森取得了成功,但斯科特在南极归途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坚毅,深深地打动了作者,所以作者为斯科特立传。
这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两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绝不主要是事业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记会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2.你知道的探险英雄有哪些?
小结:让我们向所有探险英雄致敬!是他们以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显示了人类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魄力。
3.你知道的关于失败的、英雄的、悲剧的名言有哪些?
下面老师给大家补充几部关于南极探险的书籍,同学们下去以后可以进行课外阅读。
【资料平台】
《世界最险恶之旅》
《意志极境-徒步横越南极大陆》
《冰海历劫700天》
《选择卓越》
吉姆·柯林斯
《夺取南极的斗争》
茨威格
见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南极历险》高登义
4.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象而写成的。
2002年2月7日,英国的安妮公主到达南极大陆,开始她为期三天的南极探险之旅。安妮此行旨在纪念英国人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登上南极90周年。
假设你是安妮公主,以《安妮的日记》为题目,发挥想象,记录安妮登上南极三天的所见所感。
提示:⑴可以运用日记的形式;
⑵引用本课中收集的名言片段,
⑶查找资料,发挥想象。
结束语:
人类历史上有许多这样虽在未成功的事业中悲壮地毁灭了生命,但他们在奋斗中对事业的追求,对自我的挑战的精神去激励着后人。同样,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我们也应肩负时代的使命,秉承英雄们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精神,去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去打开宇宙的一扇扇神秘之门,去实现我们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板书设计】
悲剧
     伟大
失败之悲——冒险精神
作证之悲——诚信
死亡之悲——团结
无私
世人之悲——敬仰永远悼念,
从中获得精神鼓舞
可取之处: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映照作者的内心世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足之处: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有些问题挖掘不深,结论下得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