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
课题
古诗词诵读?清平乐
主备人
课时
10
辅备人
【学习目标】
1.诵读《清平乐》,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2.试着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疏通诗词大意。
【学习重难点、关键】
1.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疏通《清平乐》大意,并诵读。
2.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词意。
【课前预设】
本节课教学策略: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诵读《清平乐》。
学习流程(第十课时)
【课上生成】
【自主学习】
1.先读读文章,再仔细观察插图,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
2.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和插图展开想象,尝试背诵。
【合作探究】
1.上阕起首便把春天拟人化了,将悄悄归去的春天描摹得极为可爱、鲜活,紧接着问有没有人知道春天去了哪里,还想把春天唤回来,充满天真、浪漫的情趣,充分表达出作者留恋春天、不舍春归的深切感情。
2.下阙中,作者想到要想抓住春的行踪,那只能去问黄鹂了。其实人何尝能够向鸟提问,而鸟儿又何尝知道“春归何处”呢?可见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已经到了极致,竟还认真地想到了要找鸟儿来问一问。但即使是黄鹂不停地鸣叫,也依然没有人能够听懂,最后小鸟只好飞走了。
【展示交流】
1.诗词大意
春天将要往何处归去?她悄悄地走了,没有留下行踪。如果有人知道春去往了哪里,请把她叫回来一起居住。春天没有踪迹,谁能知晓?除非去问黄鹂。可是黄鹂那婉转动听的叫声没有人能听懂,小鸟只好借着风势飞过蔷薇花丛远去了。
2.诵读诗词
《清平乐》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词,是一首清新的惜春之作。整首词一扫惜春常见的惆怅之情你,充满了空灵动人之感。“百啭”写出了黄鹂不停鸣叫的样子,好像它真的在告诉人们春天的踪迹何在,其中流露出作者的焦急心情;而“因风飞过蔷薇”,不仅写出了黄鹂的动态,似乎也写出了作者的目光追随着鸟儿越过蔷薇远去,充满了求之不得的无奈。词到这里戛然而止,但余味悠长,绕梁不绝。作者的惜春之情、寻春之意,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出来,典雅柔美。
【达标检测】
1.诵读《清平乐》
2.背诵《清平乐》
附:板书设计
清平乐
春归同住、问取黄鹂
(惜春、寻春)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