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4 14: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太阳出来喜洋洋》音乐教案
核心内容: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相关领域:
1.表现领域:识读乐谱
2.感受与欣赏领域:音乐表现要素
音乐情绪与情感
教材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花城版出版社??广东省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6月第15印刷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培养音乐能力,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贯穿本课的教学活动。基于对流行在四川省东部的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歌曲风格的把握、延音线跨小节切分节奏、上波音、衬词的演唱以及三年级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用歌声表现情境、传递情感,把音乐能力真正内化,并落实在学生的表现之中。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重庆(四川)的山民们砍柴时唱的山歌,形式朴实简洁,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音乐清新质朴,旋律比较自由,全曲音调高亢,音域只有六度。全曲10小节,以二二三三分逗。节奏明快,大多一字一音;句中与结尾用自由延长音抒发情感,使音乐悠扬舒展。跨小节的切分与颤音的结合别具特色。衬词“啰儿”“郎郎扯光扯”等,来自对唤牛的吆喝声和锣鼓声的模仿,流露出歌者悠然自得的心情,使这首山歌更加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教材中相关歌曲
花城版小学教材中多彩的乡音这是第一次归类出现,但是同单元里面就有《捕鱼歌》《桔梗谣》。这两歌曲分别是我国台湾、朝鲜的当地民歌,歌曲里面都出现了地方特色浓厚的衬词和倚音,所以在学习这个单元时,我们学好《太阳出来喜洋洋》这首歌曲是基础、是关键,可以在风格、情绪、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学习。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班级为我校三年级2班的学生,由教师一年级开始教学,学生的音乐能力(节奏、音乐反应等)比较扎实。
(四)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在感受歌曲内容的音乐中运用想象、模仿、体验、聆听等方法。
2.歌唱学习中采用了听唱、视唱相结合的方式唱准旋律,衬词、延音线跨小节切节奏、波音等。
3.情感表现中采用了聆听范唱、欣赏管弦乐合奏等来拓展。
(五)技术准备
1.配套课件下载歌曲范唱的音响资料;下载管弦乐合奏《太阳出来喜洋洋》视频片段。
2.制作PPT课件。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用清晰明亮高亢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 歌曲,感受四川东部山歌的独特魅力,并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模仿中自主学唱歌曲;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衬词、波音的演唱并能尝试用二声部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的风格。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并用饱满的情绪、富有激情的声音表现歌曲风格及情感。
2.?能够唱准波音、衬词还有延音线跨小节切分节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在聆听、模仿中自主学唱歌曲;通过乐句连接的练习,让学生体验衬 词、波音的演唱并能尝试用二声部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能够唱准波音、衬词还有夸小节切分节奏,尝试二声部演唱,加深体验山歌的独特风格。
五.教学策略
(一)在感受音乐中运用想象、模仿、体验、聆听等方法。
(二)歌唱学习中采用了听唱、视唱相结合的方式唱准夸小节切分节奏、旋律以及歌词中波音、衬词、二声部合作演唱等。
(三)情感表现中采用了聆听范唱、激发学生演唱出对劳动的热爱、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过程
(一)节奏、演唱热身,感受歌曲节奏特点与音调。
【阶段目标】节奏、声音的热身活动,能够跟随教师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的两句旋律;
【设计意图】以闯关的形式把歌曲最有特点的乐句抽出来,师生互动进行拍打、模唱、视唱一步步感受歌曲节奏特点,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1.导言: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动一动。
谁能听出强弱关系,说出节拍是什么?2/4,它在强弱关系什么呢?
2.学习延音线跨小节切分节奏
导言:同学们拍的不错,其实我们刚才拍打的节奏就是以下这两条,我们一起来学学。它们有区别吗?谁来尝试一下?加上音符唱一唱。(讲述延音线的乐理知识
??(生跟老师拍打身体热身)
3.加上音符进行模唱。导言:如果相连的两个音符是一样的,那么直唱一个音,但时值却是两个音符的相加
(二)情境导入:
【阶段目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热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音乐各个要数中分析歌曲、欣赏歌曲,培养学生模仿、聆听的能力,从而总结出山歌的风格与特征。
导言: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四川东部的山歌就是有这种延音线节奏特点的,大家认真听听。待会一起找一找延音节奏,并且回答老师,这首歌是人们在什么时候演唱的?表达了人民的心情是什么?
?1.听范唱,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各种要素,并以选择的方式进行总结山歌的特点。
(三)识读乐谱,学唱歌曲旋律
【阶段目标】用清晰明亮高亢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感受四川东部山歌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在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对旋律进行分析,进而在旋律演唱中直接注入艺术情感。
1.找出延音线节奏出现的地方。
导言:大家找一找延音节奏出来,在第几行哪一个小节?谁来说一说,并唱一唱。
2.?用lu哼唱歌曲旋律。
导言:用什么样音色演唱——高亢。不如我们尝试用这句“lu”来练一练这种高昂的声音。
3.讲述歌曲结构(以二二三三分逗),并展示每一句旋律。
4.师生接龙演唱歌曲旋律。
5.再次听音乐,注意旋律,学习波音、老师解释“波音”:从本音出发向上
波动一个相邻的音再回到本音。
(四)完整演唱,艺术表现歌曲
【阶段目标】饱满的情绪、理解歌词内容准确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演唱中不断的调整学生的声音、理解歌词内容层层深入激发情感,有表现力的完整表现歌曲。
(一)初步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二)衬词的演唱
导言:大家跟琴轻声演唱歌词,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歌词的特点是什么?
注意:衬词的演唱。
(三)让学生尝试敲打锣鼓,理解歌词,感受山歌的特点。
导言:歌曲大量使用这种语言,正是山歌的特点,他们是模仿放牧时呼唤吆喝声和当地喜庆的锣鼓声。
(四)分组合作演唱歌曲。
歌词组、衬词组(师生接龙、生生接龙,注意衬词、波音、跨小节延音——尽量唱的准确。)
五)加上动作边演唱边表演,再在歌曲前加上引子:“2 3 2 1 2 —” 太阳 出来 罗。学生自己进行排练,并进行表演。
衬词组:(打鼓动作、放羊动作) 歌词组(挑扁担动作,砍柴动作)
七.拓展
【阶段目标】学生演唱教师创编的衬词二声部,进一步感受山歌的风格。
【设计意图】欣赏管弦乐合奏《太阳出来喜洋洋》感受用其他形式来表现的山歌的差异与相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一)加入自编二声部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山歌风格。
导言: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山歌,砍柴时候唱的,那我们干活时候有时一边砍一边发出用力的声音,通常是怎样?现在,不如我们在歌曲旋律的下方加入这种声音,那有什么效果。
(二)欣赏拓展
导言:这首歌曲有音乐家们改编成管弦乐,不如我们从另一种形式来感受一下我们民族特色的山歌。
八.小结
师生总结本节课内容,我们民族的音乐是那么的多彩,那么绚丽,为我们民族音乐点赞。我希望孩子们在以后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多点接触,把我们民族音乐传承下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