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歌曲《捕鱼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歌曲《捕鱼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4 14:1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曲《捕鱼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唱台湾歌曲《捕鱼歌》了解旋律进行中的“大跳”,能借助手号或搭桥的方法唱准中音dO到高音dO。通过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轮唱
二、教材分析
《捕鱼歌》是一首二拍子的台湾山地民歌,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由4个相同节奏的乐句组成。歌曲表现了台湾渔民不怕艰险和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乐观主义精神。通过这首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人文知识,并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教学过程:
(一)节奏导入
1、播海浪视频,请同学观察,提问看到什么?(海浪)
2、师说: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出海捕鱼,那出海得先学划船,跟老师一起学一学。
3、请同学模仿划船动作,注意节奏的重拍位置。
4、听范唱,生做划船动作为歌曲伴奏
导入语:一天早晨,天气晴朗,海面上风平浪静,正是出海打渔的好时机。有一群渔民要出海捕鱼,可是遇到了一个问题,没有人为他们划船,怎么办呢?渔民们想邀请在坐的同学们一起划船呢。
5、播第一段歌词,生做画船动作伴奏,口念节奏:嗨
哟|依哟依哟|? 提问:划船最重要的是什么?(力量统一,保持平衡,才能划得又快又稳)
强调突出重拍
6、渔民们很感谢同学们的帮忙,在刚才划船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留心听,渔民们唱了什么歌?
7、让我们再听一遍歌曲,渔民们捕到鱼了吗?他们的心情如何?(捕到了,渔民很高兴)
介绍台湾和歌曲背景
导入语:满载而归的渔民们要回家了,你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吗?他们的家在一个叫台湾岛的地方。台湾是中国的一个岛屿,它四面环海,美丽富饶,同时,台湾也是政治、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生活在海边的居民以捕鱼为生,刚才我们听到的捕鱼歌就是来自台湾的山地名谣,这首歌曲在台湾可算是老幼皆知,因为歌曲亲切、真实的再现了渔民们的日常生活和捕鱼的经历。(幻灯台湾有关知识)
8、为了感谢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渔民们要把这首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捕鱼歌》完整的演唱一遍给大家,请同学边听边想,歌词有几段,每一段歌曲唱了什么内容
(生答)?
(二)学唱第三段歌曲
1、学唱第三段(即歌谱)
导入语:出海捕鱼的人们,最担心什么?(海上风浪太大)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条海浪,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一条海浪起伏最大?
师出示海浪(即歌曲旋律),同学听音乐画旋律线。
2、边听边画旋律线,找出那一句旋律起伏最大?(第三句)
3、重点练唱第三句,八度音程和附点音符。
4、师生交替唱歌谱。
5、生完整练唱歌谱。
6、大海上的波浪随着天气的变化总是时高时低,来看看这四条波浪的走向如何?
师生再次唱谱,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四句旋律上行、下行、高低起伏、下行的旋律走向。
(三)为第三段歌曲结尾加变化音
导入语:再大的风浪也下不到渔民,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去到深海,因为有什么吸引着他们呢?(有鱼)
这时,有几条活泼、顽皮的小鱼不时的跳出海面,你能听到他们吗?
1、播音乐,师范唱加花。在每一句的结尾加花模仿小鱼。
2、生练唱加花的旋律。要求,跳跃有弹性。
3、分组练唱加花的旋律。
(四)学唱第二段歌词
导入语:捕鱼归来的渔民要回家了,这时海面上响起了渔民们划船的歌声。(播第二段范唱)
1、渔民邀请我们一起演唱划船的歌词。练唱第二段歌词。
(五)第二段歌词轮唱练习。
导入语:你们知道吗,通常渔民出海捕鱼不是一艘船单独行动,而是两三艘船一起,结伴出发的,这是因为在大海上,如果遇到天气变化,起了风浪或遇到危险时,渔民们可以互相照顾。于是,当几艘船结伴出海时,海面上就响起了此起彼伏,好听的划船的歌声。(播轮唱范唱)
这样一前一后的歌唱方式,在音乐演唱中,称为轮唱,就是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人轮流演唱相同的内容。
1、听老师和范唱示范一次轮唱。
2、师生轮唱,要求轻声歌唱,注意重拍,才能唱好轮唱
3、重点练唱难点,第三句轮唱
4、个别同学与师轮唱
5、师生轮唱,强调轻声,突出重拍。
6、生生轮唱
7、生生加动作轮唱。
(六)学唱第一段歌词
1、朗读歌词,学唱歌词
(七)完整演唱三段歌词(不加变化)
(八)完整演唱三段歌词
要求:一段唱好歌词
???二段分组加轮唱
???三段分组加花演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