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结构的强度与连接

文档属性

名称 2.1.3结构的强度与连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08-18 20:3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结构与强度
一、怎样理解 “结实”
1、问题: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情况是
什么原因造成的?
2、技术试验(纤维板和桐木板承重对比)
外力使构件发生变形的同时,构件内部分子之间随之产生一种抵抗变形的抵抗力,称为内力。
1、内力
二、应力与强度
外力
内力
P
N
内力与外力的关系
外力
内力
N
P
内力与外力的关系
2、应力:
作用在单位截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应力计算公式:
σ=N / S
单位 :
内力N ( N )
横截面积S(mm2 或cm2 )
应力σ( N/ mm2或N/ cm2)
分析: σ的大小与N、S有关,
S不变时, N 越大,σ越大,构件变形越大,
可见:σ可以表示构件形变的大小。
N不变时,S越大,σ越小,构件的形变就越小,构件就越结实。
试解释:运用应力,解释粗绳比细绳
“结实”的问题。
应用公式计算:
P26图1-43中花杆支柱最粗处的直径为3cm,最细处的直径为最粗处的一半,外力冲击所产生的内力为30N,试计算支柱上的最大应力为多少?
解:最大应力发生在最细处,最大应力为内力和最细处的横截面积之比:
σ=N/S
= 30/π(3/2/2)2N/cm2
=16.98N/cm2
⑴ 定义:物体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叫
强度。
⑵ 表示:用应力来衡量、表示强度, 即科学又确切。
3、强度:
三、影响强度的因素
试验一:
将同样的纸张折叠成可伸缩的形状和卷成管状
结论:
形状——结构的形状略有改变,强度就会改变。包括结构外部形状与结构的构件截面形状。
试验二:
用手捏下列杯子,谁容易变形?
结论:
材料——形状相同,
材料不同,
强度就不同。
试验三:
比较一下榫接和钉接的木椅,哪个比较稳固
结论:
材料的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受力传递方式和效果不一样,结构的强度也不同。
结构的连接通常有以下两类:
铰连接 刚连接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以相对转动,具体有松螺栓、松铆等。
轮子
轴承
合页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
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
榫接、胶接、焊接等。
胶接
榫接
榫接
钉接
连接方式
螺栓连接
胶粘
连接方式
小结
一、应力与强度
σ=N / S
二、影响结构强度的三因素:
结构的形状、结构的材料与连接方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