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知道你的学习目标吗?】
1.同学们吃过各种各样的蘑菇吗?它们是什么生物呢?
【想一想、议一议】
2.日常生活中,饭菜、馒头、肉汤放久了,或变质的水果、花生、甘蔗、牛奶等食品在表面出现褐、黑、黄、红、绿、蓝、白等“毛毛”、“皱皱”、“薄膜状”的毛或膜,这些都是什么呢?
3.医生动手术的各种器械工具,为什么要严格消毒呢?
4.在南北极冰川、火山口、深海、盐湖、沙漠等极端环境,生物圈的动植物体表和体内、以及各种环境中无处不在的这些看不见的生物到底是什么?
“牙刷”“大头针”上的细菌和真菌
?
提示: 细菌和真菌是怎样分布的?各种环境中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真菌,经过电子显微镜放大以后是什么样?怎么才能观察到?
认
识
它
们
吗
?
现代化养鸡场里的饲养员为什么要穿白大褂?而散养的鸡喂食时就可以不穿白大褂?
空间大小?
鸡群的密度?
抵抗力强弱?
提示: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个体极小,为便于观察和检测,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判断细菌和真菌的存在?
【学一学、查一查】 菌落和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1.菌落概念:由一个 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 。
2.
菌落
大小
形态
颜色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3.判断:
( )菌落
( )菌落
1.通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是( )
A.菌落 B.细菌形态 C.细菌体积 D.细菌结构
2. 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 )
A.菌落较大,呈绒毛状
B.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C.菌落较大,呈青绿色
D.菌落较小,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3. 请判断下列关于菌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
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
C.只要条件合适,无需人工培养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形成菌落
D.细菌的菌落一般比真菌小
4. 下列材料中能作为制作培养基的凝固剂的是( )
A.琼脂 B.牛肉汁 C.蛋白胨 D.土壤浸出液
5.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是: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 ,配制好以后还需进行 。
(2)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作 。
(3)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环境或温暖的地方进行 。
6.制作泡菜时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用一圈水封口,目的是( )
A.乳酸菌怕见阳光
B.乳酸菌要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C.让泡菜颜色好看
D.减少水分蒸发
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
材料用具: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探究与展示】 探究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一、提出问题:
我们的手上有细菌或真菌吗?
二、作出假设:
探究思路
贴标签
在标签纸上标出级别 、 、 ,
将标签贴在 。
(1)在教室或 中, 等地方打开培养皿, 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
(2)用无菌棉棒蘸取 或擦试 手心等处,在 轻轻涂抹。
(3)将 放在培养基上 。
接种
培养
将两套培养皿放在 的环境条件下
观察
3. 制订和实施计划:
展示交流一:
1.没有想好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为什么?
2.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4.结论:
5、展示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对疑难问题相互评议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示交流一:
(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两套培养皿?
(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与结论有什么关系?)
(2)应该如何处理实验使用过程中的培皿?
(提示:接种前与接种后用同一方法处理吗?)
(3)灭菌后的培养皿在实验前能打开吗?(提示:灭菌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什么?)
(4)接种时为什么用无菌棉棒?
(提示:用有菌棉棒会影响实验结果吗?)
(5)实验组和对照组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探究过程中哪些是变量?)
洗手前按手印处
洗手前按手印处 洗手后按手印处
无菌操作,28°C环境中培养
甲
无对照组
无菌操作,28°C环境中培养
乙
设置对照组
你的结论是什么?
1、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
分布情况怎样?
细菌和真菌几乎无处不在,但在不同环
境中分布的多少不同,如手、硬币上附
着的细菌和真菌较多。
2、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菌?
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
经过严格的高温灭菌的环境中不可能
有细菌和真菌的存在,如对照组的一套培养皿,因为对照组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后一直处在密封状态。
1. 在“检测不同环境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套培养皿,并且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
B.在教室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这是接种.
C.采集细菌和真菌后,还要将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
D.用无菌棉棒在口腔采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2. 下列有关细菌或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
A.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牛奶与琼脂混合
C.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你清楚了吗?
3. 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必须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
A.高温是细菌和真菌生存的适宜条件之一
B.细菌和真菌在高温环境中生命力旺盛
C.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
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D.高温处理可使培养基营养丰富
4.护士在给病人注射前,总是先用酒精棉球将注射部位擦几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这个过程相当于我们培养细菌时的 过程。 情况下没有细菌和真菌。
你清楚了吗?
1、根据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
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须具有的条件是:
(1)水和营养物质
(2)适宜的温度
(3)一定的生存空间
(4)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生存
【理一理思路】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2)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3)接种
(4)提供适宜温度培养
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无处不在
【拓展视野】
1、为什么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
(1)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水、适宜的温度、有机物,但个体极其微小,说明什么?(提示:与生存条件的满足、环境、生存空间的关系?)
(2)细菌和真菌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又体现了什么?
(3)生物的形态结构、种类与环境是相适应的,环境千差万别,那么细菌和真菌的种类怎样?它们结构简单,无处不在,说明什么能力很强?
1.以下哪一项不是细菌和真菌广泛分布的原因( )
A.个体小、结构简单 B.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C.有性生殖、存活率高 D.繁殖速度快、种类多
2.霉菌(真菌)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最容易出现( )
A.潮湿的沙地上 B.潮湿的粮食 C.干燥的衣物、皮鞋 D.煮沸密封的牛肉汁
3.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重要原因是( )
A.气温低,不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 B.空气中没有漂浮着细菌
C.盐分多,不利于细菌生长和繁殖 D. 大多数细菌对人体有益,不会使肉腐烂
4.夏天,常把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里冷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你明白了吗?
2.为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某实验小组作了如下探究操作:
步骤一:按照图①的方法处理培养基,注入到同一型号的培养皿中,密封好,标上1号、2号,并按照图②的方法进行高温消毒后,置于无菌的环境中。
步骤二:1号培养皿按照图③的方法接入菌种,再盖上,封好。
步骤三:按照图④的方法将1号、2号培养皿放同一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分析:
(1)步骤一:高温消毒的目的是 。
(2)步骤二:应在 进行,以避免污染杂菌。
(3) 实验结果:可观察到1号培养皿 ,2号培养皿 。
(4) 本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3、下面是某同学做“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或真菌”探究实验的部分步骤,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三个错误。并说明理由。
A.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凝固后备用。
B.用棉签蘸取自来水、土壤或桌面等处,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
C.盖上培养皿,封好。
D.把接种好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内进行培养。
错误一?
错误二?
错误三?
1.知识总结
2.学习收获:你学到了什么?你对细菌和真菌有什么新的认识?
【总结与反思】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