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演唱 放牛山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演唱 放牛山歌》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4 18:3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放牛山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课《放牛山歌》
课 型:唱 歌 课 课 时:一 课 时
【设计思路】 《放牛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格,在本节课我把学唱歌曲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在这首歌曲中,难点节奏较多,加大了他们学习的难度。在教学中我也没有过多的去说关于音乐的名词,如:“切分音、附点音符”,这些属于高年级的知识点。所以我主要采用的是以“听觉领先”在听中感受。在设计时,我从“听”字入手,听情绪、听风格、听歌词,再加入自制小乐器和律动表演。学生在听听、动动中对四川山歌有了完整的感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体会山歌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聆听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已逐渐提高,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受能力和鉴赏力,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发展,加强学生的表现力和感受力。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教材分析】 《放牛山歌》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歌曲,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教 具】 多媒体课件、快板、自制小乐器、钢琴
【教学过程】
一、渴求美:
1、跟随音乐伴奏做律动。
师:音乐课堂,快乐时光!欢迎孩子们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非常开心能和在座的小朋友们一起开启本节课的音乐之旅,你们开心吗?那下面就跟着老师随着音乐一起动起来吧!
2、谁来告诉老师,刚刚我们在这首歌曲律动里面都表现了哪些舞蹈动作?
生:答 。
师:这些动作都与什么有关? 生:答。
3、那么,接下来老师就带大家去山里的农村走一走,看看那里春天是怎样的?(欣赏山里农村风景图)
师:那里有山有水,盛开着美丽的花儿,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小牧童呀就会背着背兜,赶着牛儿,上山去捡柴!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着歌儿,我们听一听,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和老师一起来唱唱吧!
二、探究美:
通过用琴模唱牧童的歌声,了解山歌的特点。
3 2 1 |2 - | 1 2 1 |6 - |

哥儿 啰 喂 哥儿 啰 喂
师:小背挺直,嘴角扬起来..高兴地唱,声音再高点····原来他们唱的是山歌。山歌是人们在山野、户外、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今天呢,我们将学习一首关于小牧童上山放牛时演唱的歌曲,它是一首的四川儿歌,你们猜猜歌名儿叫什么呢? 生:《放牛山歌》
师:真聪明!我们来听听吧!感受下歌曲的情绪,并随着音乐和老师做律动。
三、感悟美:
1.聆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来告诉我,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答。
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都十分的强。这是一首山歌。也是四川小朋友最喜欢的一首儿歌。既然是四川儿歌,我们又是四川人。那么,下边我们就用四川话加上旁白感受下山歌的特点,要不要得? 生:答。师:我们分两组,这边是我们北坡的放牛娃,起立,你们来喊;这边是南坡的放牛娃,你们来答。加上动作,我们一起去感受下吧!
师:真不错!老师仿佛来到了大山里,感受到了牧童们劳动时的喜悦及山歌的高亢和嘹亮。既然是山歌,那么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太一样,在歌词上面有着很大的区别。下边儿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看看歌词有什么不同?为了给歌曲增添色彩,老师将用上我们自制的小乐器,这是沙锤,这是串铃,有这两样小乐器的同学待会儿老师出示哪个乐器时你可以跟着我一起伴奏。我们来听听吧!
2.再次聆听歌曲,找出衬词。
师:找出不同之处了吗?这首歌的歌词和以往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ppt出示衬词)这些词有个独特的名字统称为衬词。衬词是为了表现歌曲而穿插的语气词。因此,在演唱时不必唱的太重。
3.听老师用四川话演唱,找出不同并指出“岩、啥、哥、村”字的四川读音。
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也想唱一唱。请同学们认真听,你发现了什么?拍着你们的小手为老师伴奏,好吗? 生:答。 师:谢谢!你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唱的和你们之前听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
师:小耳朵真灵敏!在我们普通话中的岩用四川话读ai,啥读sei,哥读guo,村读cen (出示四川话的字音)
4、加上小乐器用四川话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师:下面,我们一起用四川话加上手中的乐器有节奏的朗读下歌词。得不得行啊? 这是一首四二拍的曲子,注意它的强弱,一二。
5.用琴哼唱旋律。第一段la ,第二段luo.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唱唱吧!请孩子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下旋律!第一段用la,第二段用luo小背挺直,准备!
6.加上歌词跟琴完整演唱。
师:我们把歌词加入旋律中试试吧!
师:同学们,这首歌你们觉得还有哪儿难唱或是唱不好的地方吗? 生:指出
(ppt:指出难点或做的不好的地方。)
X XX XX | X X. | X. X XX | X X. | |
背上(那) 背个 (哟 啥) 大 背 兜 啰
师:这句的节奏不易把握,我们单独来这句。跟着琴把用上自制的小乐器分组完整的来一遍。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老师看到的放牛娃呀,可高兴了,同学们做个高兴的表情给我看看吧,把持这个表情唱,咱们高高兴兴上山放牛去了。
7.跟着音乐伴奏加上律动有表情的完整的唱一遍。
师:跟着音乐伴奏咱们一起高兴地唱一唱,动一动吧!
四、赏析美:
1.师生用上手中的小乐器对唱。
师:太阳出来了,山坡上长满了青草,放牛娃赶着他心爱的牛儿,此时心情如何呢?
生:答。
师:那下面同学们得唱出高兴的心情,我们一起来演绎下这首歌曲,加上手中的小乐器。老师唱第一句,你们唱后一句。
2.学生分组以对山歌的形式加上动作演唱。
师: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下边儿,我们一起来对山歌。加上旁白和动作一起演绎下吧!
五、畅想美:
1.用自制的乐器以小组形式创编歌曲伴奏及律动。
师:表演的非常到位!其实我们四川还有很多特色的文化,比如盘子等等,下面请孩子们以小组的形式用自制的小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和律动。
2.抽小组展示、集体表演展示。
3.小结:这首好听的山歌让我们感受到了山里孩子对劳动的热爱,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做个热爱生活、 热爱劳动的孩子。从今天开始行动吧!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 放 牛 山 歌 》
ai 岩 sei 啥 guo 哥 cen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