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1分子热运动
同步训练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荷花飘香
B.柳絮飘舞
C.雪花飞扬
D.落叶纷飞
2.
关于物质的构成,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C.物质由分子构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可再分
D.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3.
关于分子、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B.原子就是分子
C.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D.分子的直径约1
mm
4.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很小的
C.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其中气体扩散最显著
D.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
5.
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6.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 )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
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但只有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
7.
下列生活常见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扫地时尘土飞扬
B.泡在盐水中的白菜变咸了
C.晌午炊烟袅袅升起
D.秋冬季节雾霾频发
8.
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9.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10.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
A.橡皮绳要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11.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
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扩散现象主要原因是分子引力
B.如图乙,
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一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主要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C.如图丙,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
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4分)
13.
“夜宿雾山雾,晨茹芝山芝。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雾粒”直径约120
μm,“雾粒”__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
14.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中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15.
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气锅鸡是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盛有小鸡块和佐料的气锅(如图)放在盛有清水的汤锅之上,再放到火上蒸。为了保持鸡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气通过气锅中间的气嘴将鸡蒸熟。汤汁是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蒸熟后,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
17.
运用分子动理论,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做____________,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蒸发越快。
18.
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__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
19.
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一颗更大的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
20.
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地做________运动。
217.
当液体温度升高时,其分子____________加剧,以至于表层中有更多的分子脱离液体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去。气体分子间距很大,相互作用力很小,表现为气体没有固定的________和体积。
22.
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________现象;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会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
23.
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________。
24.
热熔胶是一种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加热,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
25.
将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如图甲所示。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动玻璃板,玻璃板并未与水面分离,却发现其边缘处的水面稍微向上弯曲,如图乙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玻璃板自身重力。
26.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人们通常以________为单位来量度分子。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来观察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的分子。
27.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___。如果分子相距____________,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
ADACCC
7-12
BBDBDD
二、填空题
13.
不是
14.
扩散
15.
熔化
16.
液化;扩散
17.
无规则运动;无规则运动(或热运动)越剧烈
18.
变大;引力
19.
扩散;引力
20.
液体;固体;不停;无规则
21.
无规则运动;形状
22.
扩散;引力
23.
硫酸铜溶液;快
24.
扩散;引力
25.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大于
26.
分子;原子;10-10
m;电子显微镜
27.
引力;斥力;斥力;引力;很远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