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月球与月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3 月球与月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04 16: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月球与月相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月相的概念及月相的成因;
(2)知道月相的名称及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月相简化实验,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根据所学描述,具体农历日期对应的月相。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形成能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想象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探究和理解月相变化的原理
3.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所学,对于月球,你了解了多少?
学生根据上节课月球的概貌及月球的运动的相关学习进行回答。
【活动】但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月球又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在纸上画下你所见到过的月亮。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画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
【月相的概念】(选择几位同学画的进行展示)我们看到的月亮有时候弯,有时候圆,我们把月球相貌的变化叫月相。
【提出问题】来看一幅月球相貌变化的图片,根据观察,你想提出哪些科学问题?
学生根据观察进行回答:月相为什么是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没有什么规律?等等。
【作出假设】我们提出问题,根据问题为什么月相是变化的,你会做出哪些假设?
【过渡】在假设之前,先来回答两个问题。
(1)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能看到月亮?
(2)月球在运动吗?是怎么围绕地球运动的?
学生根据已知进行回答,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光,是反射太阳光,月相是我们看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学生边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上日月地及运动的方向、太阳光照过来的方向,并在四个位置处标上1、2、3、4。
【提问】现在你能来作出假设了吗?
学生根据两个问题的铺垫进行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的公转,也就是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在发生改变,那么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改变是否会造成月相的变化?如果会,在1、2、3、4位置时的月相分别又是怎样的?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地球仪、手电筒、一个贴有反光材料的乒乓球设计模拟月相简化实验。
讨论结束后请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认真听并作补充。乒乓球模拟月球,手电筒的光模拟太阳光从一侧照过来,乒乓球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当在这四个位置处,从地球上去看此时看到的乒乓球被照亮的部分。
【追问】怎么记录月相?从地球昼夜表示的方法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如何来表示照亮的和看不见的部分?
【分组活动1】每组确定组长、记录员;一人代表太阳(手电筒不要照射眼睛);一人手持地球仪代表地球;一人手持乒乓球自西向东绕地球仪慢慢旋转;其余同学为观察者仔细观察并记录对应月相。可以互换位置重复实验。
强调:(1)月相指的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
(2)记录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进行指导。
活动结束,每个小组拍一个代表,第一组画1位置的月相,第二组画2位置的月相,以此类推。展示从太空中看的情境,月球被照亮的一面始终是对着太阳光照过来的方向,月相指的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分别校对4个位置的月相情况。
【分组活动2】添加5、6、7、8四个位置,继续探究对应的月相。
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得出5、6、7、8四个位置对应的月相,第一组画5位置的月相,第二组画6位置的月相,以此类推。
【归纳】展示提前做的实验照片,巩固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结合学生得出的月相变化规律图,介绍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下弦月、残月。强调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亮面情况,及分别对应的农历日期:农历初一、农历初七初八、农历十五十六、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的成因】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得出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造成月相的变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如果月球本身发光,那么我们看到的月相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圆的,并且始终是圆的。
得出月相的成因: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亮;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应用1】展示两幅拍的月相图片,你能来说说月相的名称以及大概拍摄的日期吗?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回答。
【与我国节日的关系】请说出我国下列节日的农历日期和月相:春节、中秋节、重阳节。
你还能说清楚其他的节日吗?
【应用2】这是今天的日历,根据这节课所学来画一画今晚的月亮?
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并画月相。
今天晚饭后,你去观察一下今晚的月亮,如果看到了月亮,那么你画对了吗?如果说当时看不到月亮,思考这又是为什么?
4.板书设计
7.3月球与月相(第二课时)
1.月相
2.月相变化的规律
3.月相成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靠反射太阳光才能亮;
(2)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