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5 17:2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导入:
小小的豆子在恶劣的环境中能生根发芽,小小的我们在难关下也要有一颗坚持的心,微笑面对成长中的风风雨雨,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这粒小豌豆,感受它带来的坚韧力量吧!
学习重点:了解五粒豌豆不同的愿望与结局,感悟最后一粒豌豆的精神力量。
学习难点:学会质疑式阅读法。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
它们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成熟后的第一粒豌豆想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
第二粒想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其余的两粒认为自己能射得最远。
最后的那一粒则“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五粒豌豆的中的前三粒成了鸟的食物,那粒本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掉到了臭水沟里。唯有最后一粒落到长满青苔的裂缝里的豌豆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屋子里因为生病而一直躺着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一只小小的豌豆,救治了一位生病的小姑娘。这究竟是怎样神奇的故事?下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精读课文吧!
1. 质疑标题。
标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看到标题提问题,你会问什么?
来看看其他同学提出的疑问:
①五粒豆在一个豆荚里,这不正像一家人吗?但是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不是这五粒豆的性格也会有不同呢?
②五粒豆会有怎样不同的命运呢?
这就是对课文标题提出的疑问。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读课文时,就会有意识标注有关五粒豆的特点介绍和命运结果。
带着对题目的疑问,我们来精读课文。
2. 质疑文章内容。
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①“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的生长。”这里为什么不直接说生长或者长大,而说是“向上长”呢?
②文中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③母亲为什么把一株豌豆苗说成“一个小花园”?
④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很了不起吗?什么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
这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疑问。提出了问题,就会启发我们去思考探究答案。下面让我们开动脑筋,一起解决这些疑问。
第①个问题是对词语提出的疑问。“生长”和“长大”只是一种客观描述植物生长的事实,不带感彩;但是“向上长”,突出了“向上”,代表着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正是这种神奇的力量,给了小女孩愉快的想象,使小女孩的身体一点点好了起来。
所以,这里用“向上长”更生动。
第②个问题是对写作方法提出的疑问。
这里涉及一个写作手法——衬托。如此恶劣的生长环境,但是豌豆依然生根发芽了,是不是正好表现了豌豆生命力的顽强。这就是衬托:用豌豆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其生命力的顽强。
文中类似这样的前后对比有很多喔。比如小姑娘看到豌豆苗前后的状态的变化,比如每一粒豌豆前后不同的命运对比。你都可以标画圈点一下喔。
第③个问题是句子情感的疑惑。
了解了小女孩以前的生活状况后不难发现,小女孩一直待在屋里,就算是一株小小的豌豆苗也能有花园般的作用。这株豌豆苗是希望和期待,也给了小女孩生活的勇气。
读一读这句话:“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是不是也能读出妈妈的惊喜之情和乐观之情?

第④个问题是对文中人物特点的疑问。
这粒豌豆怕是对“了不起”有误解啊。“了不起”是极好或令人钦佩的,不平凡,优点突出的意思。而这粒豌豆在脏水里泡得发胖,涨得大大的。这种形体上的“大”和“胖”,不仅对其他人,就是对它自己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所以,这个并不是了不起的行为。而这粒豌豆竟然说自己“了不起”,可见其盲目自信的性格特点了。

小朋友们看看,通过这几个问题我们就把文章了解得更透彻,对文章主旨也一目了然。
所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以后在读书时,我们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巧学技巧·学会质疑】
现在跟老师一起总结一下,我们阅读文章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疑问吧!
1. 质疑课题。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我们可以了解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或者是主要事件。所以,我们应该优先对标题提出疑问,这样才能引发我们对课文的深入探究。
2. 质疑词句。
①词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运用得对不对?好不好?
比如“它的确在向上长”中的“向上长”有什么深刻含义。
②句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母亲为什么把一株豌豆苗说成“一个小花园”?
3. 质疑技巧手法。
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我们可以标画出来,比如比喻句,我们可以问:把什么比喻成什么了?这样比喻贴切吗?还可以把这个比喻成什么呢?
4. 质疑内容主旨。
①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一粒有价值的豌豆就行了?非要写五粒豌豆及其命运呢?
②最后一粒小豌豆和小姑娘的命运有什么关联?
③什么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这样一写出来,是不是有很多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了?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究和解答呢。
下面,请你运用你学到的方法,对下面的这段话提出你自己的疑问吧!
春天的一个早晨,当母亲准备出去工作的时候,太阳温和地从那个小窗子射进来,一直射到地上。
小女孩望着最低的那块窗玻璃说:“有个绿东西从窗玻璃旁边探出头来,它是什么呢?”(质疑:“探”是表示人的动作,这个字表现出了“绿东西”的什么特点呢?——解疑:探头,是豌豆苗的一个动态描绘,可以看出豌豆苗的调皮,展现了它的生命力)
母亲向窗边走去,把窗户打开一半。“啊!”(质疑:为什么不是“咦”呢?解疑:通过朗读发现,这个“啊”更能表现一种惊讶甚至惊叹,而“咦”更多的是疑惑。所以,这里用“啊”更好)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怎么钻进这个隙缝里去的?(质疑:“它怎么钻进这个隙缝里去的”的疑问背后有什么深意呢?解疑:妈妈不相信这样的环境豌豆苗会生根发芽,侧面反映出豌豆苗生命力的顽强。)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看看,通过刚刚的提出问题的方式深入阅读,我们是不是对课文了解得更深入了?你还有需要质疑的地方吗?快快写下来吧!
豌豆苗长(zhǎng),豌豆花开,给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难免有一些困难,我们要像这粒豌豆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我们要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的坚定信念,要有清代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的坚强意志,更要有毛泽东主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 长征》)”的自信和乐观。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正是困难与挫折的磨砺,才铸造出优秀的品格。加油吧,少年!
(答题时间:10分钟)
【基础知识达标】
一、辨字组词。
枪( ) 探( ) 绕( ) 安( )
抢( ) 深( ) 浇( ) 按(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 青苔把豌豆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用例句修辞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用带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能力提升】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他们抱在怀里,帮他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倦。
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什么,宁愿为人们做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 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句。
2. 文章是按照( )的顺序来描写小草的特点的。
A. 地点 B. 季节 C. 空间
3. 文中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哪句话说明小草生命力旺盛?
胸怀宽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力旺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手枪 探听 环绕 安全
抢手深海浇水 按时
解析:此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二、1. 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 这文具盒既美观,又实用。
解析:此题考查的句子的运用。第1小题是比喻句的运用。第2小题是考查“既……又……”的运用。日常学习需要多读多积累。
三、1.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 B 解析:从文中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可见是按季节来写的,是时间顺序。
3.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的疲倦。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时,要深入阅读理解文段,一定要学会分析文段的主旨和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