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机械与人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 机械与人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8-19 09: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机械与人 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
1.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下列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①起子 ②镊子 ⑧筷子 ④羊角锤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60kg的人站在跷跷板某一位置时,跷跷板处于如图2所示的平衡状态.由此可估测球的质量约为( )
A.20kg B.30kg C.60kg D.120kg
3.小刚在家搞卫生时,用20N的水平推力把重100N的沙发匀速推动了2m,则在此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 )
A.40J B.200J C.0J D.240J
4. 一位父亲与他5岁的儿子磊磊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爬相同的楼梯,儿子体重小做的功少
B.爬相同的楼梯,父亲体重大做的功多
C.爬相同的楼梯,儿子比父亲先到达,儿子的功率一定大
D.爬相同的楼梯, 父亲比儿子先到达,父亲的功率一定大
5.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个物体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S,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l和t2(t1A.W1=W2,Pl>P2 B.W1>W2,P1=P2
C.W1P2 D.Wl=W2,Pl6.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1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是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功是1000J B.额外功是100J
C.有用功是400J D.机械效率是62.5%
7.空降兵跳伞,在他们离开飞机、打开降落伞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其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这一过程中空降兵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8.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扶栏时,扶拦未动,而他却远离凌栏而去,运动员离开扶拦后,并没有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很远,这一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D.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二、填空题
9.为了寻找“手臂上的杠杆”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来越紧张。请你结合如图4所示,利用杠杆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10.木块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2米,拉力做功为 焦,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 牛;若木块重16牛,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焦。
11.如图5所示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的质量为4kg,滑轮摩擦不计。当向下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缓慢(匀速)提升时,脚腕对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大小 (选填“也改变”或“不变”)。若2.4s内脚腕将A物体匀速提起0.3m,则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
12.2010年潍坊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用时0.5s,轨迹如图6.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13.如图7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重400N的货物匀速提升1m,拉力F为250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m,此过程有用功为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4.小华用20N的力把重为25N的物体沿着长为20cm、高为10cm的斜面,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15.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电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当小明乘电梯匀速上升时,他的动能将 ,机械能将 (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6.汽车下坡时,小军发现司机并没有踩油门,但汽车却越来越快,告诉小军这是因为_
_ __ 。
三、作图题
17.图8中AB是用软绳悬挂的杠杆,请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18.如图9所示,小明站在地面上,欲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最合适的绕线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
19.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处于如图10所示的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移动。
(2)上面操作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实验小组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实验小组是否根据这组数据就能得出探究结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图11中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
(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次数 滑轮组 物块重G/N 物块上升的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1 A 0.50 0.2 0.10 0.20 0.4 0.08 125%
2 A 1.90 0.2 0.38 0.95 0.4 0.38 100%
3 B 0.50 0.2 0.40 0.25 0.6
4 B 1.90 0.2 0.38 0.75 0.6 0.45 84.4%
(2)实际中机械效率_______ 1(选填“>”、“=”或“<”),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00%和125%.这是什么原因 通过观察图12和图13,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12中指针在零刻线的下方.
(3)经过分析,找到了机械效率为100%和125%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___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___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
(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___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调至零刻线处。
21.如图14所示,压缩弹簧,弹簧可以将小球弹起。弹簧将小球弹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以下所有弹簧被压缩后都未超过其弹性限度)。
(1)小明利用一根弹簧、一个小球和刻度尺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出的三组不同数据如表中所示:
次 数 1 2 3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cm) △l1 △l2 △l3
小球被弹起的高度(cm) h1 h2 h3
由表中信息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小红猜想:弹簧将小球弹起的高度可能与被压缩弹簧的材料有关。她设计的探究方案如下:
①将A、B两根外形完全相同,材料不同的弹簧分别置于水平桌面上;
②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上端,按下小球,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5cm,松手后小球被弹起,记下小球弹起的高度H1;
③再将同一小球置于弹簧B的上端,按下小球,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6cm,松手后小球被弹起,记下小球弹起的高度H2;
④比较H1、H2的大小,就可初步得出弹簧将小球弹起的高度是否与被压缩弹簧的材料有关。小红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
(3)影响弹簧将小球弹起的高度的因素可能还有 (说出一个影响因素即可);弹簧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有应用,请你举出一例

五、综合题
22.如图所示15,把一根质量是2kg且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棒AOB从O点悬挂(AO=3OB),当在B端挂一个重物时,木棒恰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重物的质量是多少?
23.福州鼓山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其中全桥分为53段钢箱梁分段施工,每一段钢箱梁的质量高达1.3×105kg,其底面积约为260m2,采用号称“东南第一吊”的“天车”从江面起吊到桥墩上进行拼装。问:
(1)一段钢箱梁放在水平地面时,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 (g取10N/kg)
(2)若“天车”将一段钢箱梁从江面起吊到桥墩,匀速竖直提升了30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24.如图16所示,起重机正将一箱箱设备吊装到施工台上,其中起重臂下的钢绳是绕在一个动滑轮上的。已知每箱设备重4000N,施工台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m,当起重机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一箱设备时.
(1)若动滑轮上每段钢绳的拉力是2500N,求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和额外功是多少
(2)起重机的质量为8t,工作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支架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1.4m2.若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4Pa,计算说明地面能否安全承担起重机。
第九章 机械与人 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C 4.C 5.A 6.D 7.D 8.D
二、填空题
9.由于阻力臂越来越大,动力就越来越大。 只要能答出“阻力臂越来越大”即可。
10.20 10 0 11.不变 12 12.150 300 13.2 400J 80% 14.62.5% 15.不变 增大 16.汽车下坡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越来越快
三、作图题
17.如图所示 18.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19.右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的数据 不能 一组数据可能是偶然巧合。
20.(1)0.15 66.7% (2)< (3)小 小(或少) (4)上
21.(1)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不同,弹簧将小球弹起的高度不同;(此问答案开放,如遇其它合乎题意的答案,均可)
(2)没有控制弹簧两次被压缩的长度相等(或没有将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
(3)弹簧的粗细;弹簧秤(此问答案开放,如遇其它合乎题意的答案,均可)
五、综合题
22.解:如图,木棒重心在D点,由图可知OB=OD
G木×OD=G物×OB
∴G木=G物 ∴m物=m木=2kg
23.解:(1) 地面受到的压力F压=G=1.3×106N
地面受到的压强=5×103Pa
(2)∵钢箱梁匀速直线运动 ∴F拉=G=1.3×106N
拉力做的功W=F拉s=1.3×106N×30m=3.9×107J
24. 解:(1)W有用=Gh=4000N×3m=1.2×104J
W总=Fs=2500N×3m×2=1.5×104J
η= W有用/ W总=80%
W额外= W总-W有用=3000J
(2)p=F/S=G总/S=(8×103kg×10N/kg+4000N)/1.4m2=6×104Pa<7×104Pa
∴地面能安全承担起重机
图2
图3
图4
图5
A
图6
图7
图2
图8
图10
A B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18题图
17题图
22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