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的取用》教学反思
烟台五中
于梅
本节课是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学生第一次练习化学基本操作,好奇心强。
通过片头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加强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好化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科素养训练以生活小实验锻炼观察能力,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因初三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还不会规范操作,由教师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怎样做的?并动脑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对后面的实验有什么启发?从而引入新课,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放热,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
本节课分4个活动,每个活动采取先让学生体验再给规范操作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及便于形成动作定向,每个活动在体验之前先设计问题,再让学生师友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如活动1设计的题目是“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固体粉末不洒不沾试管壁?”,活动2的题目“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块状固体不掉不破试管底?”,活动3设计的题目是“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洒不流不腐蚀标签?”,“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浪费药品,瓶塞不沾染脏物?”活动4“滴管的正确拿法?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洒不漏不污染脏物?如何操作药液不滴在试管内壁上?如何取液滴瓶中没有气泡?怎样拿滴管不腐蚀胶头?”,操作完成后师友进行反思评价,“操作不成功,教训是什么?“你的实验很成功,窍门是什么?”让学生表达并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纠错、矫正,使操作较规范、准确。最后由“师傅”或小组长总结出每一环节的操作要领。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播放“微课”,规范操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又模拟练习,进行了第5个环节实战演练。
正确规范的示范,用简单扼要的操作要领指导,使学生整体感知操作全过程,由此形成动态动作表象,这些动作表象越鲜明、完整,就越能使操作更规范、更准确。
除此之外,每一环节我是从生活中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后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生活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化学理念。
本节课教师语言简练、明了,将体验权、思考权、提问权、表达权、评价权下放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模拟练习、实战演练等,利用师友互助模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手段,提高练习效率,从而达到技能目标即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课堂中每一环节提醒学生做到“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达成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即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的环保理念。
课堂总结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巩固知识,使之系统化并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在本节课的应用:在素养训练中,利用爱学派直播功能实时直播教师操作,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明白;在前4个学生活动中,老师利用爱学派录像功能给学生的操作录视频,以便让学生从中找错误,纠错;通过爱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反馈选取易错点当堂点评;利用互联网+播放“微课”,规范操作;在活动5中推送白板任务,让学生拍照上传实验现象,在屏幕上观察现象更鲜明直观;在当堂测验中推送白板任务,让学生把答案拍照上传,以便大家纠错,改错。
本节课不足之处,因内容较多,没有充分利用师友互助,把基本操作在规范操作以后重新让师友互考互评互纠一次,让学生巩固下来。
作为老教师,第一次用爱学平台,感受到爱学平台、爱学派、爱学助手在实验教学中用处很大,今后还要不断学习应用各种软件、熟悉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到实验室去(实验一----药品的取用)
【片头】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科宣言】勇于探索物质奥秘尝试体验实验魅力
【学科素养训练】生活小实验:食用碱和白醋反应
目的:锻炼观察能力,准确描述现象
要求:仔细观察,准确描述
【活动过程1】固体粉末药品的取用
自主探究
用药匙向试管中加入1药匙的食盐
要求:认真审题
师傅做学友评价;
评价标准:
项目
瓶
塞倒
放
试
管持
拿
一
平
二送
三直立
药匙擦拭
试剂瓶归位
标签向外
√或×
反思与评价:
操作很成功,窍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有不成功之处,教训
我来总结
操作要领:
。
送入底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2】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自主探究
用镊子向试管中加入2-3颗块状石灰石;
要求:认真审题
师傅做学友评价;
反思与评价:
操作很成功,窍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有不成功之处,教训
我来总结
操作要领:
。
慢慢将试管竖起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标准:
项目
瓶
塞倒
放
试
管持
拿
一
平
二放
三慢竖
药匙擦拭
试剂瓶归位
标签向外
√或×
【活动过程3】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自主探究
向活动1中盛食盐的试管中倾倒约2ml的蒸馏水,并振荡。
要求:认真审题
师傅做学友评价
评价标准:
项目
瓶塞倒放
试管持拿
标
签向手心
口对口
缓倒
轻刮
振荡
整理用品
√或×
反思与评价:
操作很成功,窍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有不成功之处,教训
我来总结
操作要领:
。
【活动过程4】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自主探究
向活动3中的试管中滴加10滴蒸馏水;
要求:认真审题
师傅做学友评价
评价标准:
项目
瓶塞倒放
试
管持
拿
滴管持拿
挤
压胶
头
取液
垂悬滴加
滴管不平倒放
整理用品
√或×
反思与评价:
操作很成功,窍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有不成功之处,教训
我来总结
操作要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活动】药品的取用实战演练
要求:
分工合作,记录现象,交流讨论
实验操作
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组合
友.向试管中倒入1ml(约1指节)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3~5滴硫酸铜溶液,振荡试管。师.在1
ml(约1指节)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振荡试管。
?
第二组合
友.在1
ml(约1指节)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振荡试管。师.向活动2中盛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1块石灰石,然后向试管中倒入2
ml(约2指节)稀盐酸。
??
【课堂评价】
学科代表:1.
总结收获
2.评出优秀小组、组合和个人
【作业设置】
必做:《伴》29页
反馈练习;
选做:[课外尝试]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放等。
《走进化学实验室2》当堂测验
一:
1.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通常保存在
里
较多量时:取出试剂瓶,把瓶塞____放在桌面上,标签_____手心,试剂瓶口_________试管口,使液体______流入试管中。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上?_____________
标签为什么要____手心?_____________
较少量时:用胶头滴管,吸取药品后,悬空放置在试管的_____,逐滴加入,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
粉末状;
用____,先将试管____放,用____将药品送入试管_______,然后慢慢的______起来。
块状或金属颗粒:取用该类药品用药匙或______,先将试管___放,用药匙或_______将药品放在试管_____,然后慢慢的竖立起来,让药品滑落到试管底部。
三、达标测试:
1下列试剂中:①氯化钠粉末
②大理石快
③氢氧化钠溶液
④锌粒
,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
2.下列试剂中①氧化铜粉末②石灰石块③锌粒④试剂瓶中的盐酸。可以用药匙取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镊子取用的是______________,可以用滴管取用的是_________
3.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4.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取细口瓶中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块状固体直接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到实验室去
固体的取用》教学设计
烟台五中
于梅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会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坚实基础。而且,新课程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赋予化学更多的内涵和教学功能。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技能训练,初步学习固体、液体的取用等基本操作,所以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将为其终身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材主要内容
①固体取用
②液体取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小学和初中其它学科的课程中,学生曾做过不少实验,实验中见过和使用过一些仪器,他们在实验室里喜欢动手动脑,自己探索,这给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也因为教学要求的不同,使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所以,本节课应着眼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特殊性和目的性的认识,更应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化的要求。在技能训练中,应将语言指导、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这几方面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本节课教师语言简练、明了,将体验权、思考权、提问权、表达权、评价权下放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模拟练习、实战训练等,利用师友互助模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手段,提高练习效率,从而达到技能目标即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课堂中每一环节提醒学生做到“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达成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即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的环保理念。
2.本节课从生活中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后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化学知识对生活有什么启示?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化学理念。
3.依据新课程教学理念,在师友互助中讨论、活动与探究中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探究过程,在体验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常见的两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②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镊子和药匙在取用药品时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事实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明确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②培养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向试管中加各种药品的操作要领
2.教学难点:胶头滴管与镊子的操作要求。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片头
播放《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思考:看了片头,你们有什么感受?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学科,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手段,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有效途径,让我们以科学家为榜样:
集中会神地听课;学生交流感想;
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好化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创设情景,引出寄语;
ppt
课前
寄语
让我们大声朗读:
学生齐声朗读:勇于探索物质奥秘尝试体验实验魅力
渗透德育;调节学生情绪。
ppt
1分钟
学科素养训练
生活小实验:食用碱和白醋反应;教师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怎样做的?提醒学生用多种感官观察提出问题:我为什么这样做?并动脑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对后面的实验有什么启发?
仔细观察,准确描述;学生触摸塑料瓶外壁感觉发烫;提出问题:为什么发烫?小苏打和白醋反应放热吗?还是小苏打溶于水放热
锻炼观察能力,准确描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会提出质疑。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PPT;采用爱学派直播功能,让学生直观看到老师示范的的实验过程。
5分钟
活动1:粉末状固体的取用
自主探究
用药匙向试管中加入1药匙的食盐;三思而后行:操作前先思考: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固体粉末不洒不沾试管壁?反思与评价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请师友先交流失败的原因?还有吗?老师播放爱学派录像功能录制的视频我来总结要想成功,正确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其他学友有没有要质疑的问题?规范操作播放微课:粉末状固体的取用
认真审题,设计实验方案;
师傅做学友评价;在学案中按步骤相互评价打分
师友合作,表达交流;“操作不成功,教训是什么?“你的实验很成功,窍门是什么?(略)让学生继续纠错,矫正师友总结要领:一横
二送(底)
三直立仔细观察;规范操作
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讨论,针对性更强,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效果更好,便于形成动作定向。让学生先自己摸索做实验,体验更深,更全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PPT;利用爱学派录像功能
在巡堂过程中选拍学生实验过程,展示,便于学生纠错。
5分钟
活动2;块状固体的取用
生活经验告诉我:生活中取泡芙这样的块状固体用什么物品?自主探究
用镊子向试管中加入2-3颗块状石灰石三思而后行:操作前先思考: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固体不洒试管底不破?反思与评价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请师友先交流失败的原因?还有吗?老师播放爱学派录像功能录制的视频我来总结要想成功,正确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其他学友有没有要质疑的问题?规范操作播放微课:块状固体的取用
认真审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
师傅做学友评价;在学案中按步骤相互评价打分
师友合作,表达交流;“操作不成功,教训是什么?“你的实验很成功,窍门是什么?(略)学生继续纠错,矫正师友总结要领:一横
二放
三慢竖四缓滑仔细观察;规范操作
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讨论,针对性更强,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效果更好,便于形成动作定向。让学生先自己摸索做实验,体验更深,更全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PPT;利用爱学派录像功能
在巡堂过程中选拍学生实验过程,展示,便于学生纠错。
5分钟
活动过程3;多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生活经验告诉我:生活中如何倒酱油等液体?自主探究
向活动1中盛食盐的试管中倾倒约2ml的蒸馏水,并振荡。三思而后行:操作前先思考:“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洒不流不腐蚀标签?”,“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浪费药品,瓶塞不沾染脏物?反思与评价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请师友先交流失败的原因?还有吗?老师播放爱学派录像功能录制的视频我来总结要想成功,正确的操作要领是什么?火眼金睛找错误其他学友有没有要质疑的问题?规范操作播放微课:液体的倾倒生活中如何倒茶,茶盖如何放?
认真审题,设计实验方案;
师傅做学友评价;在学案中按步骤相互评价打分
师友合作,表达交流;“操作不成功,教训是什么?“你的实验很成功,窍门是什么?(略)让学生继续纠错,矫正师友总结要领:较多量液体:倾倒法操作要领:
“瓶塞倒放”、
“标签向着手心”
“口挨口”
“缓倒”
“刮”仔细观察,规范操作
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讨论,针对性更强,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效果更好,便于形成动作定向。让学生先自己摸索做实验,体验更深,更全面;不断纠错、反馈练习,建立手脑联系,形成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服务于生活
PPT;利用爱学派录像功能
在巡堂过程中选拍学生实验过程,展示,便于学生纠错。通过爱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反馈选取易错点当堂点评
6分钟
活动过程4: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自主探究
向活动3中的试管中滴加10滴蒸馏水;三思而后行,操作前先思考:滴管的正确拿法?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洒不漏不污染脏物?如何操作药液不滴在试管内壁上?如何取液滴瓶中没有气泡?怎样拿滴管不腐蚀胶头?反思与评价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请师友先交流失败的原因?还有吗?老师播放爱学派录像功能录制的视频我来总结要想成功,正确的操作要领是什么?其他学友有没有要质疑的问题?规范操作播放微课:液体的滴加仔细观察的同时认真思考:1.液体取用后为什么要及时盖上瓶塞?标签为什么向外?滴瓶的滴管用后用不用水冲?试管的拿法?
认真审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实验;
师傅做学友评价;在学案中按步骤相互评价打分
师友合作,表达交流;“操作不成功,教训是什么?“你的实验很成功,窍门是什么?(略)让学生继续纠错,矫正师友总结要领:“胶头滴管竖直、悬垂于容器口正上方”“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先挤捏胶头排出空气,再松开取液仔细观察;规范操作,带着问题思考。
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交流讨论,针对性更强,设计的方案更合理,效果更好,便于形成动作定向。把体验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先自己摸索做实验,体验更深,更全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PPT;利用爱学派录像功能
在巡堂过程中选拍学生实验过程,展示,便于学生纠错。
6分钟
小组活动;药品的取用实战演练
练习了这些基本操作,下面我们学以致用进行:实战演练要求:
分工合作,记录现象,交流讨论;小组长把4个反应的现象按顺序排好拍照上传。还有没有要质疑的问题?
第一组合:友.向试管中倒入1ml(约1指节)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3~5滴硫酸铜溶液,振荡试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师.在1
ml(约1指节)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振荡试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友.在1
ml(约1指节)硫酸铜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振荡试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师.向活动2中盛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1块石灰石,然后向试管中倒入2
ml(约2指节)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师友交流展示。
巩固练习基本操作。提供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模拟练习、实战训练、从而达到技能目标即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PPT;推送白板把实验现象拍照上传,实验现象非常清楚明显。
6分钟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内容和过程方法总结提升: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手段,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成功的关键:①严谨的态度②正确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学科代表总结:总结收获
优秀小组、优秀组合
及时总结理清思路巩固所学
PPT
3分钟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见学案)推送任务
认真做题;拍照上传。
验收学习成果
推送白板把答案拍照上传,便于纠正错误。
7分钟
作业
必做:《伴》29页
反馈练习;选做:[课外尝试]家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放等。
1分钟
板书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学生第一次练习化学基本操作,好奇心强。
通过片头中国化学史上的成就,加强德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好化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科素养训练以生活小实验锻炼观察能力,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因初三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还不会规范操作,由教师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怎样做的?并动脑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对后面的实验有什么启发?从而引入新课,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同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放热,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
本节课分4个活动,每个活动采取先让学生体验再给规范操作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及便于形成动作定向,每个活动在体验之前先设计问题,再让学生师友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如活动1设计的题目是“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固体粉末不洒不沾试管壁?”,活动2的题目“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块状固体不掉不破试管底?”,活动3设计的题目是“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洒不流不腐蚀标签?”,“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浪费药品,瓶塞不沾染脏物?”活动4“滴管的正确拿法?如何操作能保证不洒不漏不污染脏物?如何操作药液不滴在试管内壁上?如何取液滴瓶中没有气泡?怎样拿滴管不腐蚀胶头?”,操作完成后师友进行反思评价,“操作不成功,教训是什么?“你的实验很成功,窍门是什么?”让学生表达并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纠错、矫正,使操作较规范、准确。最后由“师傅”或小组长总结出每一环节的操作要领。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播放“微课”,规范操作。在此基础上学生又模拟练习,进行了第5个环节实战演练。
正确规范的示范,用简单扼要的操作要领指导,使学生整体感知操作全过程,由此形成动态动作表象,这些动作表象越鲜明、完整,就越能使操作更规范、更准确。
除此之外,每一环节我是从生活中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后又引导学生思考对于生活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有服务于生活的化学理念。
本节课教师语言简练、明了,将体验权、思考权、提问权、表达权、评价权下放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如:模拟练习、实战演练等,利用师友互助模式,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手段,提高练习效率,从而达到技能目标即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课堂中每一环节提醒学生做到“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细记录”,达成本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即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的环保理念。
课堂总结中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巩固知识,使之系统化并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互联网+在本节课的应用:在素养训练中,利用爱学派直播功能实时直播教师操作,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明白;在前4个学生活动中,老师利用爱学派录像功能给学生的操作录视频,以便让学生从中找错误,纠错;通过爱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反馈选取易错点当堂点评;利用互联网+播放“微课”,规范操作;在活动5中推送白板任务,让学生拍照上传实验现象,在屏幕上观察现象更鲜明直观;在当堂测验中推送白板任务,让学生把答案拍照上传,以便大家纠错,改错。
本节课不足之处,因内容较多,没有充分利用师友互助,把基本操作在规范操作以后重新让师友互考互评互纠一次,让学生巩固下来。
作为老教师,第一次用爱学平台,感受到爱学平台、爱学派、爱学助手在实验教学中用处很大,今后还要不断学习应用各种软件、熟悉多媒体,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