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印的乐趣之汉瓦当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特点,初步了解瓦当的基本知识和艺术风格。
3.操作领域:通过前期调查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课堂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主动创
造。
3.情感领域:通过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质疑能力。能欣赏感受瓦当的艺术之美,理解建筑文化历史特色形成美术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通过欣赏讨论使学生认识感受瓦当的艺术之美,并能内化,从而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养成在广义的历史中认识美术文化的习惯。
教学难点:
从古代文化到课堂作品的转移是本课难点。要使学生能结合瓦当的笔画纹样风格制作成一个精美的瓦当。
教学准备:油画棒、圆形纸张、水粉颜料、水粉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礼物吧?今天我想把神秘的礼物送给亮眼睛、会思考的小朋友。我的神秘礼物在哪儿呢?它可能藏在……也可能藏在……还可能藏在我们教室里呢。
这是什么?
师:(边说边出示几张精美的瓦当图)这是瓦当,这也是瓦当,这真的是瓦当哟!那你们知道瓦当有什么作用吗?
(我想请坐得端正的……)
(我想请听得认真的……)
二.学习新知
(一)瓦当的作用
1.师:那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呢?请看视频(播放视频)
——师:大家看视频时,都很认真,那谁来告诉我,瓦当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二)瓦当的图案
师:我发现你们的眼睛很会看,耳朵很会听,那奖励大家玩“猜一猜”的游戏吧。
(出示第一幅组图)眼睛看,脑袋想,猜猜瓦当都有那些形状?(学生……)那再猜猜瓦当上的图案都有那些纹饰呢?
师:小朋友们看,我们的瓦当上可以画各种神兽的图像、也可以画线条装饰的各种图案,比如我们的云纹……还可以用代表吉祥如意的汉字进行装饰……(古代都是用小篆的字体装饰瓦当,一会儿孩子们可以直接用我们的简体汉字进行装饰。)
(三)画瓦当
师:小朋友们跟我合作的真不错!那我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吧?想看吗?(学生说想)咱们来个小约定吧:大家在看魔术时,只能用眼睛看、脑袋想,不能用嘴巴说,能做到吗?(能)好,谁做到了我教他变魔术,那魔术表演开始啦!
师:想学吗?(……)谁能告诉我,刚才我变魔术的步骤,我就教他。
(生说)
师:你知道变魔术的步骤,那我请你来学魔术。其他小朋友可要仔细看哟,可能会有神秘的事情发生哟?
(生变魔术)
师:怎么会这样呢?(停几秒)想知道秘密吗?其实我用来变魔术的瓦当上有秘密,那就是——
师:(把刚才事先画了白色的油画棒的瓦当给那个表演的学生)来,让我们一起来协助他,让他成功!
(教师带动学生一边看,一边说步骤)
师:有了秘诀和大家的鼓励,他完成了自己的魔术。你们想试一试吗?
接下来,你们鹦鹉学舌,我说一句,你们说一句,要和我说的话一样,就可以亲自动手了。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现在我宣布集体变魔术开始。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会儿就画出了这么多漂亮的瓦当。那你最喜欢哪一个瓦当?原因是?
三、课后延伸
师:历史走过了两千多年,汉代的瓦当纹样作为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再我们现代生活的很多地方都被采用,如画展的请柬,书法用宣纸上,封面设计上,瓷器上,(边介绍边展示实物)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延伸,是一种美的延伸,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