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济南的冬天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济南的冬天 课件(32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6 16:0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济南的冬天
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上
朝来试看青枝上,
几朵寒酥未肯消。
——徐渭《梨花》
飞起玉龙三百万,
搅得周天寒彻。
——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化工何处万剪刀,
剪出玉蝶满空舞。
——赵翼《途遇大雪》
这些美丽的词语,你知道写的是什么吗?
寒酥
玉龙
玉蝶
琼妃
济南的冬天


峰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还能说出描写冬天的景物的古诗吗?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
《龙须沟》
《茶馆》《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走近老舍
抗战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赵景深编辑给老舍写了一封约稿信,老舍打开一看,只见一张信纸只写了一个大大的“赵”字,且“赵”字又被一个大圆圈圈住。老舍一看就明白了:“赵某被围,要我快发救兵。”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诗一般的答催稿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呔!马来!参见元帅,带来多少兵马?两千来个字!这还是老弱残兵!后帐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日月,杀气满山头!”
老舍的幽默
老舍的时间观念很强,准时、守时,几十年如一日。然而,他的写作模式却是“慢慢写”。他一是在落笔前经过长时间的“打腹稿”,深思熟虑构思妥当后动笔;二是落笔时斟酌再三,仔细推敲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另外,在字体上选择魏碑,字写得十分工整,很难写得快。由于这样“慢慢”地写,一天只写一两千字,抗战时期,为了慰问前方将士,社会上开展募捐拍卖,老舍的手稿还被当作艺术藏品拍卖过。
老舍的精益求精
济南(j?)
伦敦(dūn)
镶(xiāng)
水藻(z?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初读课文,关注以下字词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或围在另一物
体的边缘。
贮蓄:存放、储藏。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整体感知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1):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5):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第三部分(6):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温晴
与北平相比
无风声(暖)
与伦敦相比
无重雾(明)
与热带相比
无毒日(温)
宝地
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突出了什么样的特点?文中是如何来表现的?
对比
走进课文
作者通过这些对比,目的是为了什么?
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赏它是个“宝地”。
感受画面美,品味“温情”
有人说老舍是一位丹青高手,整篇文章无论从立意,还是从构图色彩看,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从细部看,这幅图画又是由多个画面组成,而每个画面都充满着温情和希望。
摇篮安睡图
慈善
雪后小山图
秀气
山村卧雪图
淡雅
请研读课文2—6段,老舍先生描写了哪些美丽画面?你能给每个画面起个好听的名字么?
空灵水晶图
明澈
小城:晒


小山:围
保暖
小摇篮
人们:含笑
不着急
—暖和舒适
—可爱
充满温情
阳光照下的山
—冬天慈善
冬天温晴的原因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城里
城外
由高到低
由里到外
移步换景
雪后小山图:
拟人:“睡”“醒”赋予老城以人的动作,使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力,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温暖可爱的特点,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环境,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摇篮安睡图
空灵水晶图
济南的水有怎样的特点?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绿

赏析修辞美,品味“温情”
老舍先生为我们描摹了一幅包含笑脸、蓝天、阳光、绿草等景物在内的明净的冬天图景,充满诗情画意。要想达到这种效果,离不开各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拟人:“睡”“醒”赋予老城以人的动作,使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力,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温暖可爱的特点,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环境,给人以亲切、温馨的感受,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摇篮安睡图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摇篮安睡图
拟人:“说”赋予小山人的动作,把小山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山对济南城的呵护和爱怜之情,也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山的喜爱之情。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雪后小山图
拟人:把“薄雪”人格化,有感情,会害羞,融情于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夕阳斜射下,薄雪融化,露出山色的情态美,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山村卧雪图:
拟人:“卧”字表现出“安闲、舒适”的状态,既与前面“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又传神地写出小村庄和小雪的姿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烘托出一种恬静安适的气氛。
比喻: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富有诗情画意。
感悟“温情”
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描绘了济南的山、济南的水,借山水来展现济南冬天的特点。但是在作者笔下,济南的山水已不再是带有种种表象的山水,而是作者印象和感受中的山水。换句话说,是在鲜明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这里的山水情意浓浓。作者以温情的形象来比拟温情的上水,用包含温情的语言来描绘温情的山水。
走近形象
感悟“温情”
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可是作者拿它当“人”来写。如此,景物也就有了意境,有了感情,有了情韵,有了内在美。
朗读课文,分别找出用人物形象来比拟山水的语段,体会温晴的特点,从而品味其中包含的温情。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感悟“温情”
2、细致周到的护士
1、守护摇篮的母亲
3、害羞的少女
感悟“温情”
老舍先生不愧为文学大师,他智慧的将印象中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而又都充满温情的女性。这一个个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既写出了冬天的暖,又写出了冬天的美,突出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思考:老舍先生为什么只选取女性形象来比拟描绘呢?
这些形象能体现温暖、柔美、慈爱,能与济南冬天的秀美、温晴特点相吻合。
了解背景,感受温情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于1929年离开英国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
抒写“温情”
老舍先生写北方中国的冬天不着眼于“寒”,而着眼于“暖”,不着眼于“壮”,而着眼于“秀”,集中突出了冬天里“温晴”的特点。为了展现这一特点,作者抓住了“暖、秀、绿”着墨,写出了春意,写出了生机。之所以如此,皆在于作者内心蕴含着的“温情”,是作者温情的体验有了这种种温情的意象,是作者温情的感受有了这美妙的表达。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学习小结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仔细观察
能绘形
用心揣摩
能显神
情感投入
能感人
细致观察
角度多样
情景交融
运用修辞手法
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冬天的景色,倾注你对家乡的无限热爱,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
课后练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