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小陀螺,转呀转
课时
1课时
目标确定的依据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析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六册第 14 课《转呀转》。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
学生已有学习情况: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 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 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通过了解,学生对手工课特别感兴趣。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 ? ?
1.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学习设计制作圆片形纸陀螺及能进行简单的装饰。? ?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使用自己制作的纸陀螺的活动,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
评价任务
(作业设计,包括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
课内作业:
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回忆,对不同形态的陀螺的表现。
课堂中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经历猜一猜、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等过程,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尝试完整的制作纸陀螺,并且能够简单的进行装饰。 ?
难点: 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板书设计
174244085090小陀螺,转呀转
小陀螺,转呀转
1586865427990转面 转轴
转面 转轴
课前准备(教具、学具等)
教具学具?:纸陀螺、吸管、硬卡纸、多媒体课件。
前置性预习
课前交流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指向哪个目标,一致了吗?)
课前谈话
T:听陈老师说咱们班的小朋友动手能力特别强,胡老师带来了两件小礼物,想考考你们。
(六组学生:三组每人给一根小吸管,另外三组每人给一张纸)
导入
给同学一分钟的时间,请同学们将手中的材料立起来,但是不能将纸和吸管折叠。
学生尝试
T::老师这里有个小法宝,让它们不仅仅能够立起来,还能给大家表演个舞蹈呢?想不想看一看。
S::想,那我们就一起把它请出来吧
不想,我可想与大家分享了,要不我们一起和它打声招呼。
老师拿出纸陀螺,在学生面前展示。
T::有同学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S::陀螺/纸陀螺
今天,我们就跟着这只小陀螺一起走进他的世界,一起与他舞动吧。出示课题《小陀螺,转呀转》
了解纸陀螺的结构特点
T:观察老师的陀螺,说一说它由那几个部分组成?
S:两个部分,吸管和圆纸片(转轴和转面)板书:转轴、转面
T:他们有什么特点?
S:1.转轴与转面的位置,圆片的中心,
转面在转轴的位置(中间偏下)
2. 转面上的花纹
小结:我们可以发现纸陀螺转轴与转面的关系非常紧密,转轴需要穿在转面中心点,而且两者之间需要非常紧密的配合才会舞动起来。
动态与静态时的转面
T:瞧!这只陀螺有什么不一样
S:它在转动/在旋转
T:你们能想象的出它静止的时候的花纹吗?
请学生来说
小结:画着简单色块的小陀螺,在转动的时候变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转面与转轴的关系
T:老师这里还带来了几个不一样的纸陀螺,你们先来预测一下,这三个纸陀螺那个最厉害?为什么?
三个纸陀螺:1.转面不是对称的
2.转面在陀螺中间偏上位置,(重心较高)
3.能够很好的旋转的纸陀螺。
学生讨论。
请学生尝试转陀螺。
小结:发现1、2两只陀螺都是不成功的,只有第三只成功。说明转面与转轴的位置要在中心偏下,重心会比较稳,转面的相互要对称,转面不能太大。
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呢?先别着急,我们一起来看看制作的过程中有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教师示范制作陀螺
用拼贴法制作陀螺。
示范注意点:1.涂胶水,与纸面的贴合;
2.以纸片为基准,添画部分要对称、均衡;
3.剪的注意点;
4.装饰;
4转轴与转面的贴合。
五、学生作品
T: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其他小朋友的小陀螺。
作业建议:设计并制作一个漂亮的纸陀螺。(要求:转面均衡、装饰巧妙、色彩亮丽)
六、展示评价
以小组竞赛方式,学生分组展示,并说说你喜欢谁的陀螺?为什么?(从陀螺的型、色、)
比一比,谁的陀螺最厉害,转得又好又稳。
七、拓展
中国古代上的陀螺与现代陀螺,各种材质的陀螺。
T:老师还带来一个压轴的客人,我请同学们来揭开他的如山真面目吧。
(将陀螺放在桌子上,用布覆盖住)
这是一只传统的陀螺,你们知道陀螺的老家在哪里吗?(中国)
出示中国画,陀螺是我们汉族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
你们还想见见比老师手中的陀螺年纪更大的陀螺吗?
在中国山西夏县出土的石制陀螺,它距今已有四五千年了。在这慢慢的历史长河中陀螺并没有被我们遗忘,咱们伟大的科学家利用陀螺的力学性质将其制成的各种功能的陀螺装置称为陀螺仪(gyroscope),它在科学、技术、军事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回转罗盘、定向指示仪、炮弹的翻转、陀螺的章动等。
咱们的小朋友们也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你们看,他们用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小陀螺,老师相信,通过这堂课对纸陀螺的学习和制作,你们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出更加出色的陀螺,在这里老师也希望小朋友能够和我们的陀螺一样,小小的身躯,展现大大的智慧。
通过玩游戏激发学生对制作陀螺的兴趣。
经过观察、小组交流等过程,让学生发现陀螺作品中的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指向哪个目标,一致了吗?)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所设计的环节有助于达成所想达成的目标吗?
◎评价是否指向于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如果是,且评价表明目标没有达成,可能的问题在哪里?目标设定不当,还是教学活动设计问题?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教为主”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作品出现一致性,示范环节美能让学生摆脱老师的示范画,学生作品样式不够多。
将实物陀螺放在拓展部分让学生最后了解陀螺的历史,让他们对陀螺的制作更有历史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