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教学理念
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即将推开之际,我们须抛弃故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顽疾——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疏于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这是历史的教学和学习,甚或是考试,都始终未能摆脱死记硬背的关键所在。这或许正是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和价值所在。因此,一种以学科素养的养成为鹄的的历史课堂,应该是理性的而非背诵的,应该是实证的而非结论的,应该是实事求是的而非想当然的,应该是人文的而非说教的。倘能如此,历史学科方能凸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为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
一般认为,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乃是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使摆脱奴隶制时代的群体劳动成为可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冶金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从春秋末期开始直至战国,各诸侯国统治者都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权;而作为奴隶制经济基础的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的终结和封建时代的开始。
三、学情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一所浙江省一级重点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20世纪初清末新政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名校。本校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课程资源丰富,倡导教学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本设计针对我校新高一学生,这些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较丰富,认知水平较高。善于思考,长于表达,勇于展现。爱好广泛,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关心国家大事,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冶铸业和其他手工业部门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私田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商鞅变法。从而为学生将史事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奠定基础。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土地关系演变原因的分析,让学生明白社会经济的发展乃是生产关系演变的原动力;通过对各国改革的分析使学生懂得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运用和分析历史资料,养成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并尝试对历史进行解释。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主要成就的分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对各国变法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五、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手工业发展情况;商业繁荣及其原因;土地关系变化;各国改革情况。
(2)难点: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关系演变及其深刻根源。
六、教学过程概述
用井田制的诸多观点导入本课。
通过对井田制的回顾,加深学生对井田制这一概念的理解。首先,井田制是一种耕作制度:井田制下的土地被划分为井字形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奴隶们在土地上集体耕作;其次,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名义上国家的一切土地都属于周天子所有,周天子将土地分赐与诸侯臣下,后者可世代享用但不可转让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其三,井田制是一种奴隶制的剥削关系。
井田制是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比如铁制工具代替木石工具、牛耕代替耦耕、井田沟洫制度为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所取代,建立在“耦耕共耘”基础上的井田制也必将走向瓦解。那么,井田制究竟是怎样瓦解的呢?谁是促成井田制瓦解的主导力量呢?
师生共同探讨春秋战国土地制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参见左图)
教师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着手,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绘制出关于“京畿”、诸侯国、“采”、“野”、“公田”、“私田”相互关系的简单示意图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其他同学可以对之修改或补充。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两个问题:
(1)谁把“野”开垦为私田?谁有能力并吞公田变为私田?
(2)私田的主人们是如何经营他们的土地的?(建议学生将私田主人分成两类来分析)
通过这一阶段的分析,学生明确了奴隶制时代的商人、贵族奴隶主、平民和逃亡奴隶变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地主)和小土地所有者(自耕农);而前者采用租佃的方式经营其土地,从而使奴隶制下的奴隶转变成封建佃农。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同步,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使封建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和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着手,设计如下一组问题:
(1)为什么说“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实质上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2)该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总结提高:指导学生绘制整节内容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七、教学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图片、影像、文本等信息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合理的选择一定的历史材料——文字的或是其他形式的——解决问题。但是,一节课解决许多问题是不可能和不必要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的时候往往设计一个大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的可能的解决过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通过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采集,最终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完成对一个历史问题的论证,从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乃是社会生产力的突破性发展。这一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使摆脱奴隶制时代的群体劳动成为可能;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冶金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和作为商业中心的城市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全面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这种转型首先自发的在土地关系的变化中体现出来。有实力的贵族奴隶主、富裕的商人(工商奴隶主)、平民乃至逃亡的奴隶通过大面积垦荒或并吞公田,最终使私田面积在整个已垦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到战国晚期,公田绝大部分不复存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封建地主、封建佃农和封建自耕农。从春秋末期开始直至战国,各诸侯国统治者都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最终在上层建筑层面完成了社会的转型。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到,这节内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能实现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个人私有制的转变?这一问题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和难点。一般认为,推动重大社会变革——比如土地制度转变——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经济的重大进步。因此,第二个问题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我们可以从手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问题在于,我们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中的哪一部门作为重点?毫无疑问,三者都是重要的,但就课堂教学设计而言,我们不能不有所侧重。毋庸讳言,标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当时的生产工具水平,而制造生产工具的部门又是手工业部门;因此,我们将手工业作为重点。更何况,中国的铁器制造业本身遵循着手工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正是因为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青铜冶炼传统,为铸铁乃至可锻铸铁的产生奠定了诸如选矿、筑炉、范铸、鼓风、炉温等技术基础,这就是我国比西方早2000多年出现铸铁柔化技术这一重大技术突破的主要原因。可以想见,后者的出现大大加速了铁制工具应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进程,从而推动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
在突出了手工业领域尤其是铁器制造业的重大发展之后,农业领域的重大变革——亦或称之为革命——的结论也就脱颖而出了。所谓革命,就结果而言乃是某种事物的质变。作为农业生产的三个重要内容:铁农具代替了木石青铜工具、牛耕代替了耦耕、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替代了井田制下的沟洫制度等,充分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
从市场、城市、商人和货币四个方面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是非常繁荣的。其原因是什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相应的结论。
该如何准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的变化呢?学生通过阅读材料,绘制出关于“京畿”、诸侯国、“采”、“野”、“公田”、“私田”相互关系的简单示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动手建立对有关概念相互间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土地制度变化过程的分析,让学生领会奴隶制度下的贵族奴隶主、商人(工商奴隶主)、平民和逃亡的奴隶一方面将“野”垦为私田;另一方面,贵族奴隶主和商人又逐步并吞公田成为私田。这一方面造成了土地制度的转变——从公田到私田;另一方面,也就产生了封建社会的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而后者分为佃农阶级和自耕农阶级,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转变。
与此同时,从春秋到战国,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运动,从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到商鞅变法,逐步确立了土地私有权的合法性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新的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