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统计表初步)沪教版 (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统计(统计表初步)沪教版 (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05 22:08:36

文档简介

统计表初步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三单元《统计表初步》P39-40
教材分析:
《统计表初步》是上海市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统计”的内容。概率与统计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统计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统计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涉及有关概率与统计方面的内容。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取材来学习统计概念,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不仅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还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是初次接触有关统计的知识,但是在日常的学习中已经
接触过数据记录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是对他们已有经验的一次规范化的梳理,使他们在头脑中正式形成有关统计的概念。让他们能够自己动手整理数据并填写出统计表。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收集数据,经历记录符号的优化过程,会用划“正”字等方法进行记录,经历分类计数的过程。
2.初步学会整理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4.经历具体情境,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统计的作用与价值。
教学重点:
会用划“正”字等方法进行记录,整理数据并填写统计表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统计和描述,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播放三个活动的掠影照片。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都是班级学生前段时间经历过的一些活动的照片,这样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兴趣点。)
(二)过程体验,收集数据
1、初步尝试,用喜欢的符号记录
师:刚才欣赏到的是我们过去一个半月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掠影。原来我们已经参加过运动会、服饰礼仪节和周周演这三个活动了。瞧!这是组织这些活动的政教处王岩老师,王老师想了解这三个活动中,哪个最受欢迎。于是王老师从我们2年级的学生中随机选了12个小朋友做了个小调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选择情况。
第一次播放视频1
师:你们记住了吗。那么光听光看就够了吗?
(预设学生想到用○、△、□、|、—、★等符号记录)
师:请你们用喜欢的符号记录小朋友们的选择,记录完以后数一数这三个活动各有几个小朋友选择,将人数填在横线后面的方框中。
第二次播放视频1。
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用来记录的各种符号,并核对学生是否正确记录人数。(请学生书空每一种符号)
小结:像刚才那样边听边记,用符号记录小朋友的个数,就是在收集数据。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自己的想法,引出用符号来记录数据的概念,一方面能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
2、讨论交流,优化方法
师:我们书空了很多种符号,请你回忆一下刚才的感受,你认为用哪种符号记录简单,哪种复杂,为什么?
学生交流反馈
师:其实古人也会用符号记录人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介绍“||||”和
“正”字表示法)
民国时期,旧上海盛行看戏,初期,进戏园看戏的人并不多,所以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戏园的服务人员领坐,因此,卖座的情况有专门负责计数的服务人员,称为写“大水牌”,楼上楼下各有一人负责,备一块大水牌,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合计总数,所以领一个看客就划上一笔,可是这样到最后统计时眼睛都花了,因此聪明的服务员就想出每个人写一竖,当写到第五个的时候就横过来划一笔,最后统计起来也方便多了。再后来,这样四竖一横渐渐的被一个“正”字取代,这样更方便于检查和统计。随着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座位数目增多,用水牌记票方法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记票方法被商家和选举记票借鉴,便被广泛应用起来,当今大型选举,已用电子记票,但在小范围的选举中,记票人仍以书写若干“正”字用来统计当选人的票数。
(2)对比“正”和“||||”法的共同点。
小结:记录起来都很方便,来一个人划一笔,而且是五个五个一数的,有利于核算人数。
(3)我们学会了这两种更简单的方法,请你选这两种方法里的一种,再来记录一次小朋友最喜欢活动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做的又快又好?
第3次播放视频。(汇报检查)
(设计说明:由复杂到简单,让孩子们能体会写正字的方法的好处。)
(三)整理数据,汇总成表
师:在我们的帮助下,王老师拿到了这样一张记录表。但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哪个活动最受欢迎呢?我们可以把记录的数据整理到这张表格中。
师:喜欢运动会人数是?喜欢礼仪节人数是?喜欢周周演人数是?(让学生说完整)
师:像这样的一张表格我们把它叫做统计表。
小结:像刚才那样把记录的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就是在整理数据。
师: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统计表初步》。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新知识迎接下面的挑战!
(设计说明:始终围绕着三个活动的统计,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贯穿性。)
(四)完成练习,巩固新知
1.小胖记录了放学后在社区儿童游乐场所活动的小朋友人数。根据小胖的记录填写统计表。
社区儿童游乐场小朋友人数
2.小巧记录了体育课上参加各种运动的人数,请根据小巧的记录填写统计表。
体育课上参加各自运动的人数
(五)分工合作,深入统计
师:王老师想为在这三个活动中得奖的小朋友准备一些奖品,但她不知道哪个项目最受欢迎,你们能运用刚才学习的统计知识来解决王老师的疑问吗?
师:我们统计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记录数据)
师:当一个人来不及记录时,我们可以分工合作。请小组长把学习单拿出来,给你的组员安排一下任务。
老师播放视频2
核对答案
师:顺利完成了第一步,统计的第二个步骤是什么?
学生将记录的数据整理到统计表中。
(六)联系生活,体会作用
师:生活中用到统计的地方有很多,也有很多其他收集数据的方法,比如说投票、签到,刚才让做对的小朋友举手,老师数人数,都是收集数据的方法。
(七)回顾新知,同桌互评
填写数学日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用“||||”或者“正”字来记录数据,当我一个人来不及记录时,同伴之间可以相互帮助。我还学会了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师:最后,请你你的同桌为你今天的学习状态为打个分,完成评价表。课后练习: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统计呢?
板书:
统计表初步
收集数据
||||

整理数据
统计表课题
统计表初步
教时
1课时
日期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根据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
2、初步学会收集数据,会用划正字、画竖杠等方法进行数据的记录。
3、初步学会数据的整理,能独立完成统计表。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分类计数等统计过程。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统计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二、制定依据
内容分析
《统计表初步》属于“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板块,是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内容。本教学内容的前继知识是计数和分一分,通过生活中的分类计数引入统计,让学生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并根据统计结果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其后继内容是条形统计图(一)(二)、折线统计图等与统计表内容相匹配的,更为形象呈现数据的“数据描述”部分的教学内容。此外,《统计表初步》这一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教学载体,能让学生在情境中联系生活实际,从相关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过程中体验数学化繁为简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并提升统计分析能力。
2、学生实际
学生虽然第一次在数学课堂上接触统计的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有统计的感知,这节课上学生把本课所学的统计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新发现,同时为下节条形统计图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5分钟
创设情境
1、情境:这是青青草场的15只小动物,这是慢羊羊村长,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慢羊羊村长说了什么吧?
(播放PPT)
(1)提出疑问
小动物们喜欢的有哪些水果呢?每种水果,慢羊羊村长应该准备多少呢?请拿出课堂学习单,在1号表格上来记一记。
(2)投影反馈,进行比较
2、再次体验
(1)尝试记录
刚刚记录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记录得比较凌乱,那么接下来请在2号表格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来记录一下。
(课件播放)
(2)投影反馈,全班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记录方法,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记录,可以用数字来记录,还可以画“正”字。
集体观看
交流记录方法:
用符号记录:划小竖杠、打勾、画☆、画爱心
集体记录
个别交流
预设:
画“√”的记录
画圈来记录
画杠法来记
写数
划“正”字等等。
创设动画情景,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激发学习兴趣,也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数据的收集,让学生能初步感知统计的用处。
18分钟
探究新知
(一)数据收集、记录
1、学习统计方法
(1)划“正”字法
接下来,小巧要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记录方法,大家看一看,是什么方法?与某某小朋友一样,小巧也要向我们展示“正”字记录的好方法。
①首先我们来书空一下这个“正”字。谁来帮她介绍一下正字法?
②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PPT呈现题目)
(2)画竖杠法
小丁丁也想向我们介绍一种方法,叫做“竖杠”法。
①谁能看懂它表示的意思?
②这种方法,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PPT呈现题目)
揭示课题
我们可以用小丁丁和小巧画竖杠和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统计。
3、再次体验
请把课堂学习单拿出来,看3号表格,我们大家选择画正字或画竖杠的方法,再次为慢羊羊做记录,这次为了使我们的记录比较顺利,你们可以不要抬头看,只用耳朵听,小手记,准备好了吗?
(课件播放)
(1)集体校对
(2)有15个小动物,你看看你统计得对吗?有没有多数或漏数?
(3)小结:记录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用划正字和画竖杠的方法进行记录,不但方便,而且我们算起来会更快更准确。
(二)数据整理
1、认识统计表
刚才我们把这些数据都收集记录好了,那我们怎么样清晰地把这些数据呈现给慢羊羊村长呢?现在我们就要把这些数据整理成一张表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统计表里都有些什么呢?
小动物最喜欢的水果情况
种类香蕉苹果草莓只数(只)735
这是统计表的标题
这一行是它的种类
这一行是它的数据
像这样就成了一张简单的统计表。你们发现把它做成一张统计表之后,有什么好处吗?统计表里统计的对吗?有没有多或漏?
2、再次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小朋友啊,先确定了一下水果的种类,然后在用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把这些数据进行了记录和整理,最后形成了这样的一张统计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和统计有关的知识,来读一下课题——统计表初步。(齐读课题)
个别回答
集体判断
个别回答
集体判断
集体记录
集体校对
通过小巧和小丁丁的介绍,集体学习“正”字法和画竖杠图法,让小朋友学会正确的数据收集和记录的方法。
再次通过动画情景,让小朋友用所学的新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加深学生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通过动手做并交流使学生体验用“正”字、画竖杠统计的方法。
介绍统计表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标题、项目、人数)
此活动让小朋友感受到数据的完整性,感受到部分数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会用总数建议记录的正确性与否。
10分钟
巩固新知
1、填写统计表
打开数学书,翻到第40页,完成第二大题练习。
2、数据收集,完成统计表
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统计中的一些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我们学过的本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体育陈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统计一下,这四项运动(拍皮球、跳绳、踢毽子、丢沙包)中,体育课上我们应该开展哪项运动呢?请小朋友们先收集记录数据,再完成统计表。
独立完成
说一说
通过两道练习,巩固对统计表的认识,能将记录方式与统计表的数量对应起来。
通过让小朋友完整地自己经历数据收集、记录,与整理的过程,知道在生活中应用统计表。
2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什么?
板书设计:
统计表初步
作业设计:
反思重建:统计表初步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P39-40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知道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随机出现的数据;了解统计表的构成要素;会简单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呈现和解释过程,体验统计的意义,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和数学表达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树立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科学性。
评价目标:
1.
会用划“正”字的方法收集随机出现的数据。
2.
会将收集和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呈现。
3.
仔细倾听,积极发言,声音响亮,回答完整。
(教师发送倾听星、表达星和智慧星。)
教学重点:会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会将数据用统计表呈现。
教学难点: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随机出现的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统计需求
森林运动会即将召开,动物们都来报名了。
出示:(全体动物出现)你看到了几种动物?
这么多动物来报名,组委会的三位组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碰到什么难题了呢?
出示问题:
服装组说:给每一类动物准备不同的参赛服,分别要准备多少件服装?
裁判组说:每一个项目的参赛动物各有多少只?
午餐组说:不同的午餐分别要准备多少份?
小朋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二、收集数据,优化记录方法
1.
尝试记录数据
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在表格内记录,每看到一个小动物记录一次。




2.
有的来得及,有的来不及,产生冲突。比一比谁的记录方法好?
3.
介绍竖杠和划“正”字的方法。
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5个一组进行记录,方便数数。)
4.
用划“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要求:用划“正”字的方法在表格内记录,每看到一个小动物划一笔。
5.
反馈: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
6.
比一比哪种记录方法好?
小结:用划“正”字记录数据比较方便,而且有利于数数。
三、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
1.
了解统计表的结构
(1)认识统计表
我们还可以将记录表中的数据用统计表表示。
(揭示课题: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参加运动会的各种动物只数统计
动物




只数(只)
7
8
4
6
统计什么?——标题:参加运动会的各种动物只数统计
分几类统计?——项目:虎



各有多少只?——数量:
7,8,4,6
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标题、项目、数量组成。
2.
知道统计表的作用
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小结:统计表比记录表更简单,可以一下子就知道动物的只数。
3.
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并提出问题。
(1)出示:裁判组的记录表

正正—


投掷

要求:把统计表填完整。
(2)请学生介绍统计表
(3)比较2张统计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参加运动会的各种动物只数统计
动物




只数(只)
7
8
4
6
运动会上参加每个项目的动物只数统计
项目
只数(只)
跑步
11
跳远
9
投掷
5
为什么2张表中的总只数一样?
小结:每一张统计表都有标题、项目和数量,项目和数量在统计表内可以横排,也可以竖排。
四、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午餐组问题。
1.
提出问题。
午餐组要准备多少份肉?多少份草?(这些动物一般吃什么呢?)
2.
设计统计表。
根据刚才得到的信息,设计统计表。
运动会午餐准备情况统计
种类
份数(份)


五、总结评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你收获了几颗星?你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上表现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