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5 22:0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
1.光使世界绚丽奇妙,以下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小孔成像
B.海市蜃楼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2.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3.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0°,反射角为
A.30°
B.40°
C.50°
D.60°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规律
4.如图甲所示,若角EON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乙图中将光屏沿ON向后弯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
5.小敏同学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在她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C.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D.反射光线、法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6.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反射角
B.让光贴着纸板入射,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C.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不会有反射光线
D.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F面向后偏折,这时在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B,这是因为没有发生反射现象
知识点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7.黑板用久后变光滑的部分容易发生镜面反射,使部分位置看不清字。当太阳光如图中情形射入,最有可能看不清字的位置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
B.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9.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发生了______,黑板反光是由于发生了______(均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漫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巩固练习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资治通鉴》古语说“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与唐太宗著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均体现了“以史为鉴”的思想。这里体现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河水中的倒影
B.木桩的阴影
C.水中游动的鱼
D.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3.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
4.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5.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潭清疑水浅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楼台倒影入池塘
D.云生结海楼
6.用久了的黑板会“反光”,这是光的_________现象。从不同方向,我们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7.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
8.小海同学用硬纸板、激光笔和平面镜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图乙所示,把硬纸板沿ON轴向里折进一定角度,在纸板的
ONF
半面内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时反射光_____(选填“存在”或“消失”)。
9.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入射时,在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3)他让一束光线沿着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的;
(4)对于每一条确定的人射光线而言,______光线是唯一的.
1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分E、F两个面)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如图甲,让光贴着纸板入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纸板上标有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小;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实验时,每次用铅笔描下光的传播路径很不方便,思考后发现,只要在光的传播路径上标记一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应用到的光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试题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故选B
3.B
【详解】
由题意知,入射角为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为40°。
故B符合题意。
4.40°
同一平面内
【详解】
由图知:角EON为入射角,根据反射定律的内容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将光屏沿ON向后弯折,观察纸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5.D
【详解】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中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故AB正确,D错误;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故C正确。
6.B
【详解】
A.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错误;
B.光线贴着纸板入射,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故正确;
C.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0°,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反射光线垂直镜面射出,故错误;
D.因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B面向后旋转,这时在B面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不是没有发生反射现象,故错误.
7.A
【分析】
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黑板“反光”就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的缘故。为了保护学生的眼睛,需要通过黑板发生漫反射,或者减弱镜面反射。
【详解】
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根据图像可知,当光线射入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会向甲的方向射出,所以甲处看到的是明亮的光线,所以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乙、丙、丁看不到光滑处发生镜面反射时的光线,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
A.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故A错误;
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正确;
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C。
9.漫反射
镜面反射
遵循
【详解】
[1]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光在粗糙的粉笔字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镜面反射,是是投射在光滑表面上的光向某个方向反射的现象。黑板反光是某个位置的同学看不到粉笔字,看到的光特别亮,进入眼睛的光线特别多,说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使光线全部进入眼睛。
[3]漫反射是反射的一种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巩固练习
1.B
【详解】
铜镜对光线具有全反射的能力,所以人可以在镜中像的参考下正衣冠;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河水中的倒影是光经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木桩的阴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我们看到的水中游动的鱼是鱼的光经水面发生折射进入我们眼睛,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虚像,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缝隙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当用力压桌面时,平面镜向中间倾斜(如下图所示),造成入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光线远离法线,导致了标尺上的光斑右移.
4.D
【详解】
A.当光线照射到硬纸板上时,为了能看清光路,需要硬纸板发生漫反射,所以硬纸板的表面要粗糙一些,故A错误;
B.根据入射角的定义知道,图甲中∠EON是入射角,∠EOM是入射光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故B错误;
C.纸板的右半部分向后折,此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但反射光线是存在的,故C错误;
D.由图知道,当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入时,会逆着入射光线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镜面反射
漫反射
【详解】
[1]黑板永久了会越来越来光滑,出现“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从不同方向,我们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因为银幕是凹凸不平,平行光照射到上面,反射光不在平行,发生了漫反射。
7.OD
【详解】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图中入射角∠AON等于60°,故反射角也等于60°,而∠NOD等于60°,故OD
为反射光线,故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OD方向射出.
8.减小
不能
存在
【详解】
[1]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可以发现这时∠r跟着减小,且∠r总是等于∠i。
[2][3]如图乙,把半面纸板ON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ON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发生反射,但反射光仍然存在。
9.不能
把纸板(沿)向前(后)弯折(转动)
可逆
反射
【详解】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镜面的法线不在纸板上,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2]以法线为轴线,把纸板缓慢旋转,在纸板上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只有、板在同一平面上时,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证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为验证光路可逆,可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原反射光线射到点,反射光线将沿图中的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4]由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因此可得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一对应,每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有唯一的反射光线.
10.显示光路
反射角和入射角

光的直线传播
【详解】
[1][2]实验时如果不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则无法看见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以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为了方便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在纸板上标有刻度。
[3]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4]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因此沿光路用铅笔相隔一定距离时在纸板上各打两个点,再过两点用直尺、铅笔将光的路径画在纸板上(两点确定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