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升华和凝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升华和凝华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05 22:1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重点:认识升华、凝华现象;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26-27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结合身边的实例,说说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它们有何规律?
2、根据本章知识,完成下图:
二、小组讨论
1、
组内交流《自学导航》中的问题,将疑问与收获记录在学习单上。
2、组间互动,交流并解决新发现的问题。
3、师生互动
教师预设问题(或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及处理方法
1、云、雾、雪、雹是如何形成的?
处理方法:
1)学生阅读资料,自己去进行分析
2)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并公示答案,老师适当点拨
3)师生共同归纳
云:天空中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
雨:小水滴,小冰晶下落,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下落
雪:云中水蒸气遇冷直接在小冰晶上凝华成雪花
雹: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冰雹
2、升华凝华的实验探究
处理方法:老师进行实验展示,碘升华以及碘蒸气凝固现象
3、如何解释人工降雨?
处理方法:
1)学生阅读《水循环》资料,自己进行分析
2)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3)师生共同归纳。
达标检测:
1、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C.“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2、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例子是(
)
A、积雪融化
B、雾、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3、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煮熟;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两次比较发现?
[???
]
A.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第一种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C.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省燃料,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相近
4、冬天早晨看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
B.凝华而成的
C.液化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5、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水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水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6、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8、在我们北方地区往往会看到如图的情景。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千里冰封、白雪皑皑,有时会看到“雾凇”的绝妙佳境,这主要是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
B.冰雹,俗称雹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这主要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深秋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下雪以后,屋檐底下经常会挂着一溜小冰柱,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固态
液态
气态



)热



)热



)热



)热



)热



)热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