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龙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龙 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05 15: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中国龙》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本课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龙的知识,了解龙的历史和文化,领悟龙的精神。本课是继第七课《偶戏》之后,又一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容的课程,这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课程标准。
二、学情分析
本课特别注重学生对龙的文化和龙的精神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可以从造型、色彩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描述与分析,初步具备了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为开展本课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简单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
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龙在造型上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悟中国龙的民族将神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身为“龙的传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教学重点:观察、欣赏龙的造型,了解并讲述中国龙的历史及其象征意义,体会中国龙的精神。
五、教学难点: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龙的精神。
六、教法
引导 讲授
七、学法
欣赏 探究式学习 小组合作
八、教具
课 件

九、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及摆放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有有关龙的图片,学生欣赏。引出课题《中国龙》
3、讲授新课
欣赏(1):龙的历史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播放课件)在 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龙的形象最初出现在新时器时代;周代开始,龙的主要部位才基本确定下来;从汉代起,龙渐渐与皇权联系在一起。
学生简单了解不同时代的龙文化 :商州—秦汉 :夔龙期 ,造型抽象简洁,多为单足。 秦汉—隋唐:应龙期,矫健,多有翼。 唐宋—明清:华丽、皇权的象征。
欣赏(2):龙的造型在不同时代的变化
欣赏(3):龙的精神 龙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寓意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号,让人激动、奋发、自豪。请学生结合“词汇贴”上的词汇和课堂答题卡,说一说中国龙带给自己的感受。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欣赏(4):模仿表情,理解性格
众多的龙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性格的龙?课件播放不同性格的龙 学生:威武、温柔、顽皮、勇猛。
小游戏:学生学一学龙的表情变化。
欣赏(5):图片欣赏 把握色彩
龙的色彩也各不相同,你知道有什么颜色的龙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生:金龙、白龙、青龙
欣赏(6):看书了解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我们中国人喜欢龙,常常把它装饰在生活中的物品上。让我们看看书上展示的物品,细细品味。 学生看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名称及精彩之处。
布置作业:完成书上思考与讨论的问题。
总结
同学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龙象征着勇敢,奋进。同学们也要做像龙一样的人。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龙的传人》,让我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板书设计:
中国龙—欣赏部分

龙的历史 龙的造型 龙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