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将相和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剥削(xuē) 削弱(xuē) 削皮(xiāo)
B.勉强(qiáng) 强烈(qiáng) 倔强(jiàng)
C.划算(huá) 谋划(huá) 计划(huà)
D.冠军(guàn) 弱冠(guān) 怒发冲冠(guàn)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诏集 商议 抄小路 改为 .
2.许诺 进献 距绝 改为 .
3.典礼 胆劫 得罪 改为 .
4.职位 示弱 负刑请罪 改为 .
三、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无( )之宝 ( )口不提
完( )归赵 同心( )力
19世纪中后期,圆明园中的兽首铜像等大批( )流失海外,后来海内外爱国人士( )开展流失文物追索工作,经过长期努力,一些文物才( )。
四、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2.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3.读句子,描摩人物形象特点。
(1)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 ( )
(2)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 )
(3)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
A.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B.知错就改 C.以国为重
五、结合课文内容,用四字词语为下面的图片命名,并完成练习。
( ) ( ) ( )
我发现三个故事相对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
是 发生的原因。我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故事复述出来。
起因:
故事: 经过:
结果:
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壁交给相如。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壁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
的日期。
1.快速阅读,把握关键信息。下面对文段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摔和氏璧
B.相如据理力争,保护和氏璧
C.相如与秦王约定献璧时间
2.“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从这情形可以看出秦王 。
3.边读边思考,及时概括句子意思能提高阅读速度,加深内容理解。
画“ ”句子是对相如的 描写,其意思是 。
4.结合全文可以知道,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
A.展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
B.赢得送和氏璧回国的时间。
D.祝贺秦国取得和氏璧。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地位,秦国理屈被动。
5.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中国的“和”文化。
“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自古以来,“和”的思想都指导着人们的言行。
1.下面是“和”的意思及举例,请你据此为下面词语中的“和”选出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和谐( ) 将相和( )
2.请你查阅资料,把下面关于“和”的名言补充完整,试着理解它们的意思,并积累下来。
(1)礼之用, 。
(2)天时不如地利, 。
(3) ,小人同而不和。
3.“和”不仅是古人信奉的原则,在今天,亦被人们重视,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内容。请结合自身生活,说说你对“和谐”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A
解析:B项,勉强(qiǎng);C项,谋划(huà);D项,弱冠(guàn),怒发冲冠(guān)。
二、1.诏 召 2.距 拒 3.劫 怯 4.刑 荆
三、价 绝 璧 协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完壁归赵
四、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不得不敲了一下缶。
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他指给秦王看。
3.(1)A (2)C (3)B
五、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示例:负荆请罪 廉颇不服蔺相如 蔺相如顾全大局,回避廉颇 廉颇负荆请罪,与蔺相如和好
六、1.B
2.画出: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很喜欢和氏壁,但是贪婪不信守承诺
3.语言 蔺相如恐吓秦王,如果秦王只想抢璧而不给城池,他就和璧同归于尽
4.B
5.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勇于牺牲、英勇无畏的人
七、1.① ②
(1)和为贵 (2)地利不如人和 (3)君子和而不同
示例:和谐就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友好相处,只有做到了和谐,其他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