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__________,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______,氧气________、稀有气体________、二氧化碳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_________。
课本P6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
加热时铜丝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加热生成氧化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注射器内空气的体积减少了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
3. 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_______不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你知道它们在生产、生活各有什么用途?
4. 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__不断增加,造成了空气污染。
【随堂作业】
1.某公园的一个水上运动项目,封闭塑料球内充有3立方米左右的空气,小朋友可以漂浮在水中玩耍,但在球内时间不能太长。下列选项中,影响小朋友呆在球内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 ( )
A 人体的含水量 B 球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C球内氧气的含量 D球内的温度
2.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用线段分别将氮气和稀有气体与它们的性质、组成、用途连接起来。
化学性质不活泼 氮气 用作保护气
无色无味气体 稀有气体 合成氮肥
由氮元素组成 制各种颜色的霓虹灯
4. 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B 建筑工地产生的大量沙尘
C 工厂排放的废气D 大量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5.目前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报告的主要污染物是 ( )
①二氧化碳 ②氮的氧化物 ③二氧化硫 ④一氧化碳 ⑤可吸入颗粒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6.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①汽车尾气
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气体
③动物呼出的气体
④化工厂排放的废气
⑤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⑥沙尘暴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 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发生如下反应: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 有 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太阳光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
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图2
2.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1)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Ⅰ 轻度污染Ⅱ 中度污染Ⅰ 中度污染Ⅱ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Ⅰ Ⅱ Ⅲ Ⅲ Ⅳ Ⅳ Ⅴ
2005年5月10日我省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2)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南昌 可吸入颗粒物 115 Ⅲ轻度污染
宜春 可吸入颗粒物 75 Ⅱ良
景德镇 二氧化硫 63 Ⅱ良
庐山 / 25
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为 。
请你根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庐山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内。
对景德镇污染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 。
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一课时 元素 元素符号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1 元素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的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目前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组成了世界上三千多万种物质,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2 元素符号的含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 O 表示(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单质: 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化合物: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按质量计算,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作业】
1.为防止甲状腺疾病,人们需食用加碘盐,这里的“碘”指(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2.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 中子数不同 D. 电子数不同
3.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
A.氢、氧、汞 B. 铜、氯、碳 C.镁、银、汞 D.镁、锰、钠
4.为防止甲状腺疾病,人们需食用加碘盐,这里的“碘”指(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5.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氧化镁 B.水 C.高锰酸钾 D.氧气
6.填写下列空白
(1)二氧化碳是由碳 和氧 组成的
(2)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 和氧 构成的
(3)氧化镁、二氧化碳、氧化汞都含有 元素,它们都属于 。
7.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氧 C. 钙 D.铝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二氧化碳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隐形眼睛洗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
的( )
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二个氧元素构成
3.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4. 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单质
5.元素符号H可表示的意义为:① ②
6.试着写出你已掌握的元素符号。
第二课时 化学式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1.用 和 的组合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称为该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式是
对 的真实反映。
2.下列符号中既表示某种元素,又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某种单质的是( )
A.H B.O2 C.Cu D.NaCl
3.填表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
物质名称 所含原子或离子的个数比 化学式
水 H:O=2:1 H2O
二氧化碳
氯化钠
碳酸钙
4.水的化学式“H2O”表示(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的化学式H2O中2代表的意义是( )
A.2个氢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 B.2个氢原子
C.2个氢元素 D. 每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6.下列符号中,能代表某物质的化学式的是( )
A.2O B.O2- C.O D.O2
【随堂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B.化学式只能代表宏观物质的组成
C.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化合价
D.单质的化学式都可以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
2.在水(H2O)和硫酸(H2SO4)中,含有相同的( )
A.氢分子数 B. 氢元素数 C.氢原子数 D.氢元素
3.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的化学式为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是一种单质
B.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水果等物质里
C.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维生素C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0
4.下列化学符号中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
A.2CO2 B.2H C.3Na+ D.O2
5.关于2H3P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代表有2个氢原子
B.3代表H3PO4分子中有3个氢元素
C.4代表H3PO4分子中有4个氢原子
D.H3P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6.指出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代表的意义:
(1)
(2)
(3)
(4)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 近来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强。对此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 B、除去氧气后的水不再含有氧元素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 D、氮气和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2.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水分子的模型可表示为
A.● B.○ C. D.
3.相同数目的磷酸(H3PO4)分子和硫酸(H2SO4)分子中,具有相同的( )
A.氢原子数 B.原子种类 C.原子总数 D.氧原子个数
4.指出下列式子中数值“2”表示的意义:
⑴2O ⑵O2
⑶O2-
(4)2N2 、
第三课时 化合价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
2.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通常写在 边,负价元素通常写在 边。分子中各原子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写在元素符号的 。
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一定错误的是( )
A.CO B.FeO C.SO3 D. AlO
4.加碘盐中的碘是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的,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1 C. +3 D. +5
5.写出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
⑴二氧化碳 、⑵氧化镁 、⑶四氧化三铁 、⑷双氧水 、
⑸五氧化二磷 、⑹氧化铜 、⑺一氧化碳 、⑻水 。
【随堂作业】
1.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化学式
H+ NH4+ Na+ Ca2+ Cu2+ Fe3+
OH- NH3·H2O
Cl-
NO3-
SO42-
CO32-
2.判断下列化学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加以改正
⑴氧化镁MgO2 ⑵ 氧化铝AlO
⑶氢氧化钠Na(OH) ⑷硫酸HSO4
⑸硫化钠NaS2 ⑹ 四氧化三铁O4Fe3
3.将下列物质与对应的化学式之间用线段连起来
氯化镁 Na2SO4
二氧化硫 H2CO3
氢氧化钙 CuS
硫酸钠 Ca(OH)2
碳酸 SO2
硫化铜 MgCl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总是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B.一种元素只能表现一种化合价
C.在NH3和CH4中H的化合价为+1价
D.O2中O的化合价为-2价
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的是( )
A.氧化镁(OMg) B.氧气(O)
C.氯化钙(CaCl) D.硝酸银(AgNO3)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其名称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含磷洗涤剂因含Na5P3OX,大量使用会造成水的污染。已知该化合物中磷元素为+5价,则X的值为( )
A. 10 B9 C. 7 D. 5
2.下列化合物中,锰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MnO2 B.MnCl2 C.KMnO4 D.K2 MnO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B.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C.在化合物里,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D.在H2中,H的化合价为+1价
4下列几种物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则空格内的物质应是( )
KClO4 KClO3 HClO ( ) HCl
A.NaCl B.Cl2 C.Cl2O3 D.NaClO
5.相同数目的磷酸(H3PO4)分子和硫酸(H2SO4)分子中,具有相同的( )
A.氢原子数 B.原子种类 C.原子总数 D.氧原子个数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零
B.一些元素有可变价
C.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D.非金属元素总是显负价
7.在酸根离子SO42-中S的化合价是( )
A.+4 B.+6 C.+2 D. -2
8.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氢分子 (2)镁离子 (3)碘原子
9.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值“2”所代表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 Mg2+ b. H2O c .2CO d . e .2H+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表示离子的个数的是
(3)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4)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5)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个数的是
10.铜元素的硫化物的化学式为CuS,则铜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 ,它与氯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与硫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第四课时 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1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例如:CO2 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
(1)Fe3O4
(2)Fe(OH)3
(3)NH4HCO3
2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的比。
例如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下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NH4)2SO4
(2) NH4NO3
(3) Fe2O3
3 化学式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该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之和与_________________之比。
例如 NH4NO3
中N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随堂作业】
1.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⑴氯气(Cl2)
⑵氯酸钾(KClO3)
⑶二氧化锰(MnO2)
⑷硫酸铵〔(NH4)2SO4〕
⑸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⑹蔗糖(C6H12O6)
⑺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2.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会导致水面藻类疯狂繁殖,引起“水华”现象。某种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其分子中C、N原子的个数比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
3.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7H6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每个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C.它由三种元素组成
C.C、H、O的质量比为7:6:3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4.二氧化碳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g二氧化碳中含有 g碳元素, g二氧化碳里含有6g碳元素.
5.硝酸铵(NH4NO3) 和碳酸氢铵(NH4HCO3)这两种化肥中哪一种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大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据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月11日发布的信息,目前济南市除商河、济阳两县外,其他8个县(市、区)均为缺碘地区。专家提醒,成人每天吃6g加碘盐就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生产加碘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试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是由 种元素组成。
(2)在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3)碘酸钾中碘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下列含铁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Fe(OH)3 B.Fe2O3 C.FeO D.Fe3O4
3.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一种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它是下列气体中的( )
A.CO2 B.NO2 C.CO D.SO2
4.分子数相同的H2O和H2SO4之间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1:4 D.1:2
5. 2002年12月30日凌晨1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神州四号”航天飞船,表明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技术有了更大突破。运送“神州四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
(化学式为C2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是C、H、N三种元素组成的
B.偏二甲肼中含有氮气
C.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
D.偏二甲肼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6.血红蛋白是个大分子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已知其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0.33%,则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约为( )
A.5 B.4 C.3 D.2
7.某氮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5 D.+6
8.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O B.NO2 C.N2O5 D.N2O3
9.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5,若R与O元素的质量比为7:20,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10.(3分)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约39.3kJ的能量,如果油脂的化学式为C57H110O6,则:
(1)该油脂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正常人一般每天消耗9432kJ能量,如果能量的25%由油脂提供,那么我们每天大约需 要摄入_______g油脂,才能维持机体能量平衡。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一课时 氧气的制取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要获得氧气,你知道有什么方法?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你能用什么方法将氧气装入集气瓶?
3.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上述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它具有“一变两不变”的特点,“一变”是指_______________: “两不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
4. 收集氧气可用 ( )
A.排水法和向上排气法 B.排水法和向下排气法
C.向下排气法 D.都可以
【随堂作业】
1 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把 和 ,转变成淀粉和 。
2下列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是 ( )
A.空气 B.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C.水 D过氧化氢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 ( )
A.看石灰水是否浑浊 B.测密度是否比空气大
C.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D.放入铁丝看是否燃烧
4. 以下是三种气体的密度(O℃、101 kPa)和溶解度(20℃、lOl kPa)。
气体 H2 CO2 S02
密度/g/L 0.0899 1.977 2.716
溶解度/g 0.0001603 O.1688 11.28
实验室收集S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
5. 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6 下表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 制取150ml O2 所需的时间(秒)
反应条件/浓度 30% H2O2 15%H2O2 10%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请你分析回答:
(1) 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因素的影响。
(2) 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⑴ 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 小强想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和_____ (填字母)进行组装。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
(3)小陈想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和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其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 和 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他应如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 。
为控制反应的剧烈程度,他应将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改为 (填仪器名称)。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⑴要在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可加热固体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要用上述方法制氧气能否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 选择制取某气体的装置要考虑哪些问题?
⑵实验室里的硫化氢(H2S)气体,一般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得,制取硫化氢的装置可选用(下图的编号) 硫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 法收集。
⑶实验室里的甲烷(CH4)气体是用乙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得,制取甲烷的装置可选用(上图的编号) 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 法
和 法收集。
2.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 小森同学在滴加FeCI3 溶液时,不小心把滴加FeCI3 溶液的滴管放入到盛“双氧水”(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小森联想到用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FeCI3 溶液能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 于是他做了以下探究。
(2)[猜想与假设] FeCI3 溶液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 15%的H2O2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I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向上述试管中滴入适量的FeCI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
【自主先学 探究释疑】
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有哪些?产生氧气的途径有哪些?
自然界中如果没有了氧气,人类的生命活动将受到什么影响?
3. 物质的性质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随堂作业】
1.通常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液态氧和固态氧呈 色。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碳酸氢铵—→水+二氧化碳+氨气
二氧化碳+石灰水—→碳酸钙+水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4.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5.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铺少量沙子或加少量水?
6 观察教材p78 下面一幅图, 说说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的原因?
7.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燃烧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8.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 。C操作,为了使 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
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 ,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一、判断题
. (1)氧气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 )
(2)水中溶有水生生物生存必需的氧气,所以氧气易溶于水。 ( )
(3)液态氧可以做火箭的燃料 ( )
(4)某些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 )
(5)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气体。 ( )
二、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
A.铁生锈 B.镁带燃烧 C过氧化氢制氧气 D.食物腐烂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氧化镁 B.氧气 C.红磷 D.液态空气
3. 下列图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说明:A为镁带燃烧的实验 B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C为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为用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4.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
5.有四个集气瓶,分别充满空气、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试用简单方法加以鉴别。
三、简答题
1.(1)写出镁带燃烧,氢气燃烧,木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分析上述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2、蜡、煤、纸、木材等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灯中的酒精燃烧后也生成二氧化碳。
第三单元 我们身边的物质(答案)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随堂作业】
C 2 B 3 略 4 D 5 B 6 D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气密性不好 红磷的量不足等(3)可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
2 (1)南昌 (2) 优 二氧化硫
3 将装有冰水的瓶子放在空气中,一会发现瓶子外壁有水珠
物质组成的表示(答案)
第一课时 元素 元素符号
【随堂作业】
1 D 2 B 3 B 4 D 5D 6略7C 8 D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 A 2 B3 C4 A5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第二课时 化学式
【随堂作业】
1A 2 D3 A4 D 5C6略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B 2D 3D 4(1)两个氢原子 (2)每个氧分子含两个氧原子(3)每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4)两个氮分子 每个氮分子含两个氮原子
第三课时 化合价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 A 2 C 3 A 4B 5D 6D 7B 8略 9(1)c (2)e (3)a (4)d (5)b 10Cu2+ CuCl2 CuSO4
第四课时 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随堂作业】
1. (1)71 (2)122.5 (3)87 (4) 132 (5)221 (6)180 (7) 88
2. 53:8 3550
3. C
4. 27.3% 3 22
5. 硝酸铵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 3 +5 59.3%
2 C 3 D 4 C 5 A 6 . 4
7 C 8 B 9. 14 10. (1) 3 890 (2)60
第三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答案)
第一课时 氧气的制取
【随堂作业】
水 二氧化碳 氧气
B 3 C 4 A 5 D
6 (1) 温度 催化剂 (2)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加热或加催化剂)分解速率越大
7 (1)略 (2)A D 移出导气管 停止加热
(3) B C或D 略 质量 化学性质 略 分液漏斗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1)略 (2) B 向上排空气法 (3) A 排水 向下排空气
木条未复燃 木条复燃
第二课时 氧气的性质
【随堂作业】
1 略 2 C 3 D 4 C
5 防止高温迸溅物炸裂瓶底
6 在纯氧中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剧烈
7 略
8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 将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内 澄清石灰水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课后拓展 巩固提高】
一:(1)√ (2)× (3) × (4) √ (5) ×
二:1 C 2 D 3 C 4 A
三:略
水
········
········
红磷
○
●
●
●
●
止水夹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