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 ]知道加速度的大小与力和质量有关.了解气垫导轨减小摩擦的原理及控制变量法. 2.[科学思维]掌握用气垫导轨及打点计时器完成实验,并会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3.[科学探究]学会利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与力的定量关系,通过与他人交流合作,提高实验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在实验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严谨活学、科学探究能力与责任.
一、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1.加速度的测量
(1)在实验中加速度不能直接测量,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时间和位移间接地测量加速度.
(2)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s=at2,测出位移s和时间t,则它的加速度a=.
2.加速度与物体的受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1)在确定加速度与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一般采用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一个量不变,测量另外两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而改变物体的质量.
①设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为θ,小车的质量为M,把小车放在斜面上,忽略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则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为Mgsin θ,增大小车的质量而保持合外力不变,需要减小夹角θ.
②结论,相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小 ,加速度越小,受到相同外力时,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说明: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气垫导轨:减少轨道摩擦.
光电门:光电门对时间的记录是非常准确的,如果能测得挡光片的宽度ΔL和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就可以求得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如果挡光片很窄,可以认为这个速度就是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2.实验原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
(1)保持研究对象即滑块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即改变拉力,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2)保持滑块的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3.实验数据的图像表示
通过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得到a?F、a?的图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F、a?图线都是倾斜的直线,说明了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意:作a?M图像不易发现规律,而a?图像很直观.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是通过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及受到的拉力F的研究,归纳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
(2)探究a、F、m的关系的实验,是通过先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小车受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a、F、m三者之间的关系. (√)
(3)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
(4)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越大,质量越小,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替代法 D.类比法
B [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故选项B正确.]
3.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时测出物体的质量、加速度和力,能容易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
B.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一定要测出加速度的数值,才能找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C.可以利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D.如果加速度与力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加速度与力成正比
D [判断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应保持一个量不变,来探究另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即采取控制变量法,A错;本实验只是探究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到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可,不一定要测出加速度的具体数值,B错;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恒为g,不随质量而变化,C错.]
影响加速度的因素
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而电动汽车的启动加速始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请探究:
(1)甲同学说可以减小汽车的质量,能使加速度更大些,你认为对吗?
(2)乙同学说可以使电动汽车的动力更强些,也能使加速度更大些,你认为对吗?
提示:(1)对.
(2)对.
1.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关系
(1)探究目的
验证猜想: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时,小车所受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反之合外力越小,加速度越小.
(2)探究实验设计
①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
②记下小车的运动时间t;
③从斜面上读出小车的位移s;
④由a=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⑤改变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改变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重做上面的实验.
(3)探究结论
当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增大,其加速度将逐渐增大;反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逐渐减小,其加速度也逐渐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探究目的
验证猜想: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变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小;反之,质量越小,加速度就越大.
(2)探究实验设计
①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小车,使小车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将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用秒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并读出小车的位移.由a=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③在小车上增加砝码,重复①②实验.
(3)探究结论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保持不变时,小车的质量越大,其加速度越小,反之则越大.
【例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活动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制装置使两小车同时开始运动,然后同时停止.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应使细线平行于水平轨道,以减小误差;使砝码盘和砝码总质量比小车质量小很多,才能近似认为拉力与重力相等.
[解析] (1)拉小车的水平细线要与轨道平行.只有在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才能认为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等于细线拉小车的力.
(2)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相同时,根据s=at2,得=.
[答案] (1)细线与轨道平行(或水平) 远小于
(2)两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控制变量法
加速度的大小既与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研究a与F及物体的质量m间的关系时,质量m与力F不能同时改变,应控制物体的质量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控制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即采用控制变量法.
在上题中,若小车质量相等,经计算得出aⅠ∶aⅡ=1∶2,这能比较拉力大小吗?请解释.
[解析] 能.小车质量相等,aⅠ∶aⅡ=1∶2,说明小车Ⅱ受到拉力大,FⅠ∶FⅡ=1∶2.
[答案] FⅠ∶FⅡ=1∶2
[跟进训练]
1.甲、乙两个实验小车,在同样的合外力作用下,甲车产生的加速度是1.5 m/s2,乙车产生的加速度是4.5 m/s2,甲车的质量m甲和乙车的质量m乙之比为( )
A.1∶3 B.3∶1
C.1∶1 D.无法确定
B [在同样的合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3,故B项正确.]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1.实验原理
(1)控制变量法
①保持滑块的质量不变,改变其所受合外力探究a与F的关系.
②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外力不变,改变其质量探究a与M的关系.
(2)三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①滑块质量的测量
利用天平测出,在滑块上增减橡皮泥可改变滑块的质量.
②拉力的测量
在砝码的质量远小于滑块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砝码的重力近似等于滑块受到的拉力,即F≈mg.
③加速度的测量
在气垫导轨中间选一段距离s,在s两端设置两个光电门,分别测出滑块通过s两端的始、末速度v1和v2,则滑块的加速度为a=.
2.实验器材
气垫导轨、滑块(包括挡光片)、橡皮泥、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砝码、天平.
3.实验与探究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滑块在砝码拉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记录下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砝码的质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2)保持滑块质量不变,通过增加(或减少)砝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实验3次.
(3)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一,并计算每一次滑块的加速度a.
表一
滑块质量M=________kg
砝码的质量m/kg 滑块所受拉力大小的近似值F/N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m·s-1)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m·s-1)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s/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
a/(m·s-2)
(4)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作用力,根据实验结果画出滑块运动的a?F图像,从而得出a与F的关系.
(5)保持砝码的质量不变,即滑块所受的拉力不变,记下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v2.
在滑块上增加(或减少)橡皮泥来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复进行几次实验,记下实验数据,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二.
表二
拉力F=________N
滑块(含橡 皮泥)的质
量M/kg 滑块(含橡皮泥)质量的倒数/(kg-1) 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v1/(m·s-1) 滑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m·s-1) 两光电门间的距离s/m 滑块加速度的计算值a/(m·s-2)
(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画出滑块运动的a?图像,得出a与的关系,从而得出a与M的关系.
(7)实验结论:当M一定时,a与F成正比;当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4.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像法、“化曲为直”法
(1)研究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以力F为横坐标,根据测量数据描点,然后作出图像,如图所示,若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倾斜的直线,就能说明a与F成正比.
(2)研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因为a?M图像是曲线,检查a?M图像是不是双曲线,就能判断它们之间是不是反比例关系,但检查这条曲线是不是双曲线,相当困难.若a和M成反比,则a与必成正比.我们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以a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出a?图像,若a?图像是一条过原点倾斜的直线,说明a与成正比,即a与M成反比.
5.实验注意事项
(1)气垫导轨是较精密仪器,实验中必须避免导轨受碰撞、摩擦而变形、损伤,没有给气垫导轨通气时,不准在导轨上强行推动滑块.
(2)实验时滑块的速度不能太大,以免在与导轨两端缓冲弹簧碰撞后跌落而使滑块受损.
(3)实验中滑块由静止释放,应防止砝码盘摆动且滑块最好在同一位置处释放,这样便于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4)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作图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分布在所作直线的两侧,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舍弃掉.
【例2】 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某同学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但尚未完成图像(如图所示).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系中的图像.
[解析] (1)AC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AC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故vB== m/s≈1.6 m/s.由逐差法求解小车的加速度a== m/s2≈3.2 m/s2.
(2)将坐标系中各点连成一条直线,连接时应使直线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地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予考虑,连线如图所示.
[答案] (1)1.6 3.2 (2)见解析图
(1)小车质量改变后,无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2)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一般方法是先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连接起来,连线时不要连成折线.本实验连线时要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中的偶然误差,类似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一样.
[跟进训练]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和它所受拉力F的关系.
(1)除备有4个50 g钩码外,另有下列实验器材备选:
A.质量为300 g的小车
B.质量为2 kg的小车
C.输出电压为4~6 V的直流电源
D.输出电压为4~6 V的交流电源
为保证实验成功,选用的实验小车应为____________,电源应为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2)某同学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后,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像,造成图线未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当m?M时,即钩码的总质量m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时,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钩码的总重力,由题意可知,选用的实验小车应为质量为2 kg的小车,即选B;电源应为输出电压4~6 V的交流电源,即选D.(2)由图乙可知,a?F图像不过原点,在a轴上有截距,即F=0时有加速度,这是由于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被垫得太高,木板倾角过大,平衡摩擦力过大造成的.
[答案] (1)B D (2)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过大
1.物理观念: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3.科学方法:实验法、图像法、控制变量法、“化曲为直”法等.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B [根据本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分析可知B项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AD [甲图,当F=0时,小车就有了加速度,可见是长木板倾角过大;乙图,当→0时,小车质量很大,这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零,说明小车下滑的力已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也是长木板倾角过大;同理,丙、丁图都是因为长木板倾角过小,选项A、D正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C.牛顿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该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法
D.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故A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作“微元法”,故B正确;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牛顿,故C错误;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C.]
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所安装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在图示状态下开始做实验,该同学的装置和操作中的主要错误是(至少写出三个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可知,本实验存在以下错误:
①长木板右端未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或没有平衡摩擦力);
②错用了直流电源(或应该用交流电);
③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板不平行;
④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滑轮太近(或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牵引小车的细线太短);
⑤钩码不能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应换用砂桶(只说换用桶不给分,必须说明原因才行)
[答案] 见解析
5.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G1、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G1、G2两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Δt1、Δ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滑行器连同上面固定的一条形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为x,砝码的质量为m.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如何判定调节是否到位?
(2)若取M=0.4 kg,改变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不符合条件的是________.
A.m1=5 g B.m2=15 g
C.m3=40 g D.m4=400 g
(3)在此实验中,需要测得每一个牵引力对应的加速度,则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Δt1、Δt2、D、x表示).
[解析] (1)如果气垫导轨水平,则不挂砝码时,M应能在任意位置静止不动,或推动M后能使M匀速运动,或数字计时器记录每一个光电门的光束被挡的时间Δt都相等.
(2)应满足M?m,故m4=400 g不合适.
(3)由于v1=,v2=,v-v=2ax,故a=-\b\lc\(\rc\)(\a\vs4\al\co1(\f(D,Δt1))),2x).
[答案] (1)见解析 (2)D (3)a=-\b\lc\(\rc\)(\a\vs4\al\co1(\f(D,Δt1))),2x)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