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法治和礼教》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中的第1课(本教材中第7课)。“法律与教化”是古今中外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本单元三节课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阐述了中国古代、近代西方和当代中国法律与教化的大致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建设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刻的历史感。
《中国古代的法治和礼教》是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以时间为顺序,以法治和礼教两种社会治理手段的选择为线索,阐述了从先秦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基本发展历程,课程内容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密切关联,选用了图片、文字等原始史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法治和礼治发展过程、主要特点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涉及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史内容,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一阶段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为本课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孝道、德治,现代政治中平等、法治的理念等都可以成为本课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本课涉及思想史内容多,较抽象,相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联系具体事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三、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史料,引导学生知道中国最早的成文法产生过程及意义,了解百家争鸣中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基本内容。
2.设置情景,依据史料分阶段阐述秦汉到隋唐时期,以及宋元至明清时期法律与礼教从争论到并用再到融合的发展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的基本分歧。
2.本课难点:对秦汉及此后以礼入法、礼法融合的准确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框架
1.先 秦 时期:儒法之争?????德治 法治?对立????????
①成文法出现
②儒家与法家
2.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德治 法治?并用?????????
①改法为律 律令格式
②以礼入法 礼法并用
3.宋元至明清:礼法融合?????德治 法治?融合
①唐律为本 律例合编
②理学兴起 礼法融合
(二):过程展示
<导入新课>?
师:人类社会自产生之初,就存在如何进行社会治理的问题,在中国古代社会早期阶段,关于如何进行社会治理争论最激烈的时期是哪一个时期?为什么?
生: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大国争霸,天下大乱,人们希望建立稳定的有秩序的社会。诸侯国君们纷纷寻找治国的新思想,于是出现了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其中,儒家的德治思想和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最大。
由此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
1.学习任务一:先秦时期——儒法之争
(1)成文法的出现
情境呈现:成文法的出现——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史料1
鲁昭公六年(编者注: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将刑罚条文铸于鼎上公布了刑书。对这一惊动朝野之举,在洞悉世事变迁、原本与子产非常友好的晋国叔向看来,无异于末世来临,引起了他的极大不安与愤怒,于是……专门去信予以激烈反对。
——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史料2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编者注:三代时犯罪)之刑(编者注:刑法),皆叔世(乱世)也?。
?——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史料3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编者注:成文刑法),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国将亡,必多制’。
——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材料1指出晋国叔向对好友郑国子产“铸刑书”的态度是什么?
问题2.根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叔向这种态度的理由有哪些?
问题3.你认为子产和叔向分别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你如何看待这一辩论?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史料,可以得出晋国贵族叔向对郑国子产“铸刑书”的强烈反对态度。同时根据材料2和3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原因:如刑法之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进而威胁原有的礼制,道德,最终使得社会犯罪横行,国家败亡;
设计意图:通过对原始史料的解读,了解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形成过程,以及早期成文法公布后原有的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子产“铸刑书”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维护自身利益和改革社会政治的强烈要求,标志着中国古代成文法的产生。这一辩论后不久,公元前513年,晋国也“铸刑鼎”,其他诸侯国也先后公布了自己的成文法,如齐国“七经”,楚国“宪令”,韩国“韩符”,赵国“国律”,魏国“魏宪”等等。这就突出反映了当时法律的成文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从子产“铸刑书”的时间,联系到孔子(前551—前479)生活的时代,探讨孔子可能持何种态度,可出示史料,通过让学生合理推测,推导出孔子的反对态度。以此反映早期的儒法之争)
(2)儒家与法家
情境呈现:儒家与法家的争论
史料1
儒家和法家都以维持社会秩序为目的,其分别只在于他们对于社会秩序的看法和达到这种理想的方法。????——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12月第一版,第309页
史料2?(教材“史料阅读”)
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治理纷乱,判断谬误,削减多余,纠正错误)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史料3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权制独断与君则威”??——《商君书》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材料1指出儒家和法家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
问题2.根据材料2和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背景
???
儒法
德治(礼治)
法治
主张
人性
遭遇
问题3.根据所填表格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儒法关于社会治理的争论?
学生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进行总结和归纳
??????社会????礼:??上下等级
思想??秩序:??仁:??亲亲为大??家庭本位
主张??军民????德政:君臣父子?
关系:??仁政:民贵君轻??有限君权
??????社会????法:??法不阿贵
思想??秩序:????????绳不绕曲??国家本位
主张??军民????法:??法 术 势?
关系????刑:??严刑峻法??无限君权
设计意图:通过对必修部分思想史的回忆以及对材料解读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儒法关于社会秩序的主张得到较好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儒法关于社会治理的一般看法,并结合史料分析,儒法之争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后世思想史以及社会治理更是影响深远。可以说形成了历代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基本脉络。
以上意图都可从教师引导学生填写表格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这也体现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而不是脱离教学过程强制灌输给学生的。
背景
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儒法
德治(礼治)
法治
主张
孔:礼治德政?孟:仁政,宽刑
严刑峻法;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术势
人性
人性善
人性恶
遭遇
焚书坑儒
各国变法?原因:富国强兵,加强君主权威
2.学习任务二: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
(1)改法为律??律令格式
情境呈现:法律本身的发展
史料1
春秋时期的法律形式主要有誓 、诰、命 、令、盟 、典 、常、制 、则 、法 、礼 、刑等 12种 。
其中并没有律这种形式。史载商鞅变法时,挟《法经》入秦 ,而改法为律。
?——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北方法学》2016年第3期
史料2
唐代还进一步建立了由律、令、格、式四种法律形式组成的完整体系。“令者 ,尊贵卑贱之等数 ,国家之制度也 ;格者 ,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
——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北方法学》2016年第3期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材料1、2,结合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法律形式在秦汉时期的发展?
问题2.根据材料2,指出唐代在法律的形式上有哪些发展?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史料和教材分析秦汉到隋唐时期,可以回答中国古代法律形式上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和教材,帮助同学梳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分析在不同时期法律形式上的发展,体现出法律本身有一个不断完善,发展和成熟的历史进程,并为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法律在内容上以礼入法、礼法并用的讲解打下基础。
小结:法——秦汉:律令——唐朝:格式
(2)以礼入法??礼法并用
情境呈现:以礼入法 礼法并用
史料1
“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贾曰:“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汉书》
史料2?????????
西汉以后,儒学进居统治地位并发挥了实际作用,……儒生不断涌入官吏队伍……他们逐渐熟悉政事与法律,自然以儒学精神来改造现行法律。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首先是经义决狱,由于多援引春秋之义,故称“春秋决狱”——武树臣《“春秋决狱”新论—一种法文化的视角》摘自《人大法律评论》2018年卷第1辑总第26辑专题研讨一
史料3?
《拾道旁弃养以为子》
案情:甲没有儿子,在路边捡到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乙,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乙长大后,犯了杀人罪,把杀人的事情告诉了甲,甲把乙藏起来不告诉别人下落。甲应该怎么判?
判决:根据《诗经》:“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证明养父子关系等同于生父子关系。又根据《春秋》: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证明藏匿罪犯不适用于父子之间。
该案例先用《诗经》来证明父子之间的关系是合法的,再用《春秋》来证明父子之间不适用藏匿罪。因此甲被判无罪。——据史料整理:赵复强,杨金元著《古代判案评析》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的治国思想有什么变化?
问题2.根据材料2,春秋决狱的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问题3.根据材料3,你认为这一判决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一判决?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史料和教材回答问题1和2,问题3对学生有较大难度,教师要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史料分析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了解秦汉以后,法律从指导思想和内容上都有一个以经注律或以礼入法的过程。儒家作为汉代以后历代治国的指导思想,逐渐渗透到法律实践中来,其目的就是要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唐代统治者特别重视礼和法的结合,其中最典型的史实就是《唐律疏议》的编撰完成,它不仅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都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典范。
小结:汉代:以经注律→唐代:礼法结合(典范:《唐律疏议》)
3.学习任务三:宋元至明清:礼法融合
(1)唐律为本?律例合编
情境呈现:宋元到明清法律形式的发展
史料1
史料2
律为正文,例为附注,开创律例合编的体例——引自教材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材料1、2,结合教材,分析中国古代法形式在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史料和教材分析从宋元到明清时期,可以回答中国古代法律形式上的发展历程。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和教材,帮助学生梳理法律形式上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律例合编的体例。
小结:法律形式:明清:律例合编
(2)理学兴起??礼法融合
情境呈现:宋元到明清儒法融合趋势
史料1
朱熹可能是最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世俗化、生活化,进而形成实际制度的一个学者。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曾经相当细致地对《吕氏乡约》进行修订,……朱熹最重要的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的著作就是《家礼》。……正是这种将儒学原则世俗化、生活化的努力保证了理学所应确定的原则真正深入了社会。????——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第二卷 第232—234页
史料2?(教材中“学思之窗”)????????
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明太祖 “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诚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
????????????????????????????????????????——康熙帝“圣谕十六条”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材料1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理学和儒学的关系是什么?理学有什么突出特点?
问题2.根据材料2,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和形式上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如问题2,从形式上由理学—乡约—六谕—圣谕;从内容上由理学—教化乡里的规范—具有强制性皇帝颁发的禁约—进一步与国家律令相结合,体现了儒法融合的趋势。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史料分析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中儒法融合的趋势。体现中国古代在社会治理中既重视儒家的教化功能又强调法律的强制约束,到封建社会晚期,通过乡约和圣谕等各种形式进一步将儒家的教化功能与法律的强制约束融合起来。
小结:宋朝:理学—乡约;明清:六谕—圣谕
4.学习任务四:课堂拓展延伸——历史的价值在于反思。
情境呈现:历史的价值——总结与反思
史料1: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如果政府官员受儒家道德思想熏陶,尊奉儒家思想,就会贤明有德,就奉公守法。然而,当政府以道德的名义滥施暴政,人民是很难判定什么是真正道德的。
——《潘维:什么是法治?—区分法治与法律,<宪法>与宪政》
史料2:
由于礼的侵入,法律思想的德化,法律制度的儒化,使道德高于一切,法律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在人们的意识中道德的标准高于一切,道德意识较强,法律意识是服从于道德意识的。另外,由于德礼为先,属主导,将法的作用限制到一个极小的范围即罚以内,人们对于法的认识仅在于是镇压、惩罚,这样一来,人们避犹不及,更谈不上运用和掌握。
???????——郑永流 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摘自《法学季刊》1987年第二期
问题设计:
问题1.?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治理”和“国家统治”过程中“礼法结合,儒法并用”这一特点有什么局限性?
问题2.结合所学,你觉得这一特点有哪些积极性?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进行思考。使学生在评价历史事件时有辩证思维,进一步认识历史的复杂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消极性:(1)礼法结合,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模糊化,使判案有相当主观性及随意性。(2)不利于人民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意识淡薄。积极性:(1)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2)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课堂小结>:今天的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那是否还需要“德治”呢?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设计意图:一方面通过史料和课堂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史料解析和课堂教学中学会如何进行历史解释。另一方面也是对本节课堂的总结,凸显历史学科的价值,涵养家国情怀。
(三):评价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第一层次,能够知道中国古代成文法出现的标志,掌握不同时期中国(时空素养)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了解基本历史概念:儒家、法家、律令格式、中华法系及其形成标志、理学、律例合编、乡约等。
????第二层次,能够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手段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当中(时空素养),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治理都要结合当时历史背景特别是思想发展状况来准确把握。能较熟练运用史料分析把握不同时期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较准确理解基本历史概念。能宏观把握中国古代儒法相争——儒法结合——儒法融合的基本过程。
????第三层次,能深刻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社会治理手段的内涵,能准确把握时空观念,特别是对西方的社会治理有一定的涉猎,从而在对比中理解中国社会治理的突出特点。能对不同时期社会治理手段进行较准确的评价,如成文法的出现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维护自身利益和改革社会政治的基本主张。而此后从秦朝到明清时期社会治理的不断发展,本质上都是封建统治者强化统治的措施。能辩证分析这些治理手段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认识它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第四层次,能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把握社会治理的内涵,深刻理解从西周开始中国就是礼治社会,当时礼法不分,法还没有真正独立出来,法只是为礼服务,是礼的补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新兴地主阶级出于社会改革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颁布成文法,引发了旧贵族的反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礼法相争的主要内容和争论焦点。能娴熟运用史料分析实证法治和礼治的发展状况,准确把握基本历史概念。能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准确把握从秦朝到明清时期礼法结合到礼法融合的基本内容和实质。能辩证分析中国古代儒法融合带来的消极和积极影响,认识它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五、推荐阅读资料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刘松柏 何成刚 主编《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张晋藩,陈煜著《辉煌的中华法制文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赵复强,杨金元著《古代判案评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陈顾远著《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陈顾远法律法律史论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张晋藩著《中国法制史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刘笃才《古代法制的生成及其演进逻辑—以事制为中心》[J].《北方法学》,2016年(3).
武树臣《“春秋决狱”新论—一种法文化的视角》[J].《人大法律评论》,2018年卷.
潘维《什么是法治?—区分法治与法律,<宪法>与宪政》,引自“爱思想”网站.
郑永流 萧伯符《再议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J].《法学季刊》,1987..
六、教学反思
1.本设计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礼法的对立—并用—融合”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以先秦——秦汉到隋唐——宋元到明清的时间为线索,将先秦时期,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儒法之争;秦汉到隋唐时期的律令格式以及礼法并用,中华法系的形成;宋元到明清时期,律例合编,理学渗透到民间形成族规乡约再到律法和礼制的融合等重要的史实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宏观印象,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2.本案例因涉及大量思想史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有难度,教师可在教学中穿插一些较为生动的历史故事。如直躬救父体现儒家重视家庭重于重视国家等;以帮助学生更生动的理解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七、学业资源与学业评价(以下题目均为原创)
第一层次:
1.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子产“铸刑书”②《吕氏乡约》③《永徽律疏》④《圣谕广训》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说明:识记:答案是C,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法治礼教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时序有清晰的认知。
2.中国古代一部法律中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部书最有可能是
A.《韩非子》???????B. 《唐律疏议》??C. 《大清律例》????D. 《大明律》
说明:识记:答案是B,主要考察对《唐律疏议》特点的记忆理解,即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继承了汉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第二层次:
3. 法律和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中国古代法律和教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是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
B. 孟子曾经主张奖励耕战,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C. 商鞅在魏国李悝《法经》基础上“改法为律”
D. 《大明律》在重修过程中,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说明:答案是B,能够较为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法律教化的基本历程,并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和儒家的基本主张及其分歧,而且要把握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B错误,孟子是儒家,代表的旧贵族的利益,其思想不合时宜。
4.江陵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中规定:“子告父母,妇女告威公,奴婢告主,主父母妻子,勿听而弃告者市。(杀头)”下面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二年律令》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B.反映了汉代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
C.材料说明了汉代女子地位低下
D.体现了汉代法律非常残酷
说明:答案是B,根据所学,《二年律令》并不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律才是礼、法结合的典范。而且仅从一则材料,没有对比难以得出它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所以A错误。C\D都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该题考察了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对汉代儒法开始结合的时代特征的理解。
第三层次:
5.春秋时期郑国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法家思想形成的推动???????????B.社会变革的客观要求
C.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D.青铜鼎的广泛使用
说明:答案是C,?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它引发的争论表明,子产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社会的要求,而新兴地主阶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从而引起生产关系变革,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从而推动最早成文法的出现。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6.《大唐开元礼》分吉(祭祀)、宾(迎宾)、军(军礼)、嘉(冠婚)、凶(丧葬)等五礼,下列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错误的是
A.反映《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
B.《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C.材料反映了唐代提倡礼治
D.材料反映了唐代礼治发达,法制薄弱的社会现状
说明:答案是D,考查学生对唐代中国法治和礼教发展的史实,并能准确理解唐代中国法治和礼教的结合,仅从一则史料当然不能得出唐代法制薄弱的社会现状。
第四层次:
7.朱元璋《大诰·民不知报第三十一》“君之养民,五教五刑焉。去五教五刑而民生者,未之有也……养民之道,斯矣。”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A.用礼和法强化封建统治??????????B.用礼和法保障民生
C.君舟民水??????????????????????D.礼法结合的典范
说明:答案是A,?实质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历史现象看到历史本质,礼和法只是统治阶级强化统治的工具。通过此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礼治和法治实质的理解。
8.“ ‘礼’有了制裁手段就成了‘法’。宋代以后,家法、族规得到强化。人们因为血缘关系承认这些‘礼’的合法性。这和西方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价值观不一样,中国乐于将个体与意志和家庭结合起来,‘国’比‘家’重要,‘家’比‘人’重要。”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传统观念的这种认识对近代中国反对列强压迫,走向独立产生积极影响?????
B.中国古代历来不重视个人价值,没有人文关怀
C.材料反映了宋代以后,礼法融合,使家规相约有了法律强制性的发展路径
D.中国古代儒家的礼源于家庭血缘关系,因此,被人们广为认同
说明:答案是B,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礼法融合的深刻理解。中国古代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礼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并不表明,中国古代没有人文关怀,我们不能仅仅用西方的观点来看待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要教育学生辩证分析中国古代文明,同时博采众长,吸收西方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切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能故步自封。
????9: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叔向、孔子……作为当时博古通今、"知礼"的贵族知识分子,……他们坚持不公布刑
书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避免民众知道有刑书,因为知晓之后就会以此为据,而据理力争,不再对贵族保持原先的尊敬,削弱尊贵们其原有的尊贵地位。……借以维护“贵贱不愆(qian,违反,违背)”的传统秩序。——魏晓立《先秦时期“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问题研究》
材料2: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两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材料3: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尽管近代以来人们大量批评儒学的“泛道德主义”,可是如果我们从中国文化的习性出发,即可发现这一批评之片面。——方朝晖《礼治与法治:中西方制度的基础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叔向和孔子批评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根据材料1概括叔向和孔子抨击这一现象的理由是什么?(2分)
现象:郑国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
理由:民众知晓法律就会据理力争,削弱贵族的尊贵地位,
2:根据材料1和2,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这一争论的意义?(3分)
????社会背景:生产力迅速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破坏;礼崩乐坏,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各国纷纷变法;政治动荡,诸侯混战;(写出2点即给2分)
????意义:这一争论是早期德治与法治的争论,代表了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的斗争。也为百家争鸣儒家与法家的争论埋下了伏笔。(1分)
3: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观念上”这一论断?(3分)
家族主义主要指儒家思想观点:仁、礼、德政、仁政,强调家族血缘关系,忠孝仁爱,礼义廉耻。
阶级观念上主要是指法家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而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了传统旧贵族的利益。此后中国的礼和法的发展本质上都是为加强封建统治的。因此中国古代法律是建立在阶级观念上的。
4.根据材料3 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意义?(2分)
(1)推动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弘扬了儒家传统道德伦理。
(2)以礼入法,以仁为本,慎用刑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说明:本题主要考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中国古代法治和礼治的能力,基础知识较为简单,主要根据材料即可得出,关键是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的历史意识。第3题考察了学生深刻把握儒家思想及其实质的能力;第4题引导学生将中国文化放到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去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积极意义。通过本题考查深化学生的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