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1课《游子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05 20:4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第1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游子吟》
歌曲简介:
歌曲《游子吟》是曲作家谷建芬根据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体诗创作的歌曲。歌曲描写了慈祥的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场景,看似平淡,却是无私母爱的真实流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比喻更是引人深思。歌曲结构为二段体,两段相比,词同曲不同。第一段旋律娓娓道来,具有叙事色彩。第二段旋律的递进更像是情感的迸发,是母爱的颂歌,十分巧妙。优美的旋律与真挚的古诗相结合,充分的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用轻柔、优美、娓娓动听的歌声演唱歌曲《游子吟》,了解波音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并掌握波音的演唱方法。
2、在聆听、节奏练习、合作、歌唱与编创表演等环节中逐步掌握歌曲《游子吟》的学唱。
3、带领学生在歌曲《游子吟》的学唱中获得音乐的享受,体会母爱的无私与平凡当中的伟大,在生动的音乐中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 歌曲《游子吟》的学唱。
教学难点: 歌唱《游子吟》时表现情感的途径与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非洲鼓、响铃、木鱼、沙锤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播放幻灯片1卡通图、2发声练习)
唱前准备(电子琴)
教师与学生分别用简短的歌唱进行问好。教师弹奏11 33 55 5 135,学生站立,进行唱前练习。
气息练习
用快吸慢呼的发“si”音,每个音持续15拍。
258508527940025019002806701340485290195练声曲
-71120901701367155920755 3 1 —
5 3 1 —
151130920755 3 1 —
5 3 1 —
11176022860
mi mi mi ma ma ma
141668514732054 32 1—
54 32 1—
-4127513398520980401047751346208890012 34 5 —
12 34 5 —
25495251276353 — 2 —
3 — 2 —
1774190158115145669017399011791959334545269155016544634155842036137851333501— — —
1— — —
3526155584202494280666758953583820130365590805
5403858445523749080645151003086995182753078740
我的 小宝 贝 睡 着 了 睡 着 了
教师弹奏11 33 55 5 135,学生坐下。
(*播放幻灯片3古诗)
二、开门见山(导入)
师:同学们,在学习今天的歌曲之前呢,老师想先给大家分享一首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经典古诗,同学们看看,自己有没有学过这首诗。(教师展示古诗幻灯片)生:学过。
师:对,这是我们的语文课当中学过的大家非常熟悉的《游子吟》,它是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作曲家谷建芬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她呀,为这首古诗谱写了美妙的旋律,使得原来的古诗变成了动听的歌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学生回答。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首美妙的、情感真挚的关于母爱的歌曲——《游子吟》。教师板书歌名。
三、新课教学:
1、节奏读词
(*播放幻灯片456乐谱)
师:好,请同学们打开乐谱。老师呀,特别喜欢这首歌,可是呢,又不敢唱,怕自己唱歌词时节奏出错,拍子不准确,所以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想想办法,练习一下这首歌的节奏。谁有好办法,请举手!
生:可以带节奏读歌词。
师:嗯!这个办法好。好,那你可以帮助老师设计一下节奏动作吗?
生: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桌子。
师:听上去很简单,那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引导学生完成)
师:刚这位同学启发了我,那现在老师要给我们节奏读词的动作增加一点难度,看同学们是否依然能够完成。老师示范一下。(节奏口诀,飞呀飞呀、拍、响指;)另外,请同学们注意小附点节奏的歌词时一定要准确。(趣味延伸:讲解小附点——“痛脚”节奏,并示范。)好,现在我们一起用这个新节奏读一下。
2、聆听歌曲
嗯!老师用一句网络术语来评价一下大家刚才的表现:咱也不知道我的大宝宝们为什么表现这么好!咱也“不敢问!”好,作曲家谷建芬会用怎样的旋律去诠释这首深受大家欢迎的古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下,在观察乐谱聆听的同时请思考三个小问题。歌曲是什么调?是几几拍?可以划分成几段?并说出你的划分理由。(教师板书调性、拍子)
(播放《游子吟》歌曲)
师:好,听完了,现在请同学们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学生回答,第三个问题可从多角度回答,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总结。即:歌曲应划分为两段,划分依据是歌词旋律的变化前舒缓叙事后高亢歌颂、前奏和间奏的间隔作用、“房子”记号等。)
3、哼唱歌曲
好,现在呢,老师再给大家播放一遍音频,请同学们用母音“U”来哼唱,熟悉一下旋律,注意节奏变化和旋律的起伏。教师示范!
(播放《游子吟》歌曲)
刚才同学们在哼唱的过程当中老师听到有一个地方很不准确,歌词第二行第四小节,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发现“2”上面有一个音乐记号之前没遇到过。老师告诉大家,它的名字叫波音记号。
(播放幻灯片7)
波 音:教师向学生讲解波音的构成并范唱。
休止符:旋律的突然休止,声音的断续与情感的哽咽相呼应。
4、填词歌唱
好,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试着跟着音乐来填词歌唱。请大家注意波音的唱法。教师示范有波音的句子!
(播放《游子吟》歌曲)
好,刚才同学们填词唱了这首歌。但是呢,老师觉得大家还能唱的更好。我们想一想,要想唱的更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包含高位置的混声、气息的推动,强弱关系的应用,音乐记号的表现,情绪上自然起伏、对歌曲情景的想象等。教师范唱第一段!
(播放《游子吟》伴奏)
那老师想,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东西就是唱好这首歌曲的关键法宝。下面同学们跟随伴奏带着律动节奏的动作唱一下这首歌,教师指挥。(教师根据学生座位组织学生做两种律动节奏动作)
四、趣味活动(播放幻灯片8)
活动:器乐伴奏情景表演唱
师:太棒了,好,下面我们做一组趣味活动——器乐伴奏情景表演唱。大家听这个活动的名字,有器乐,有情景表演,还有唱,同时合作会非常丰富。现在我们逐个排练一下。
第一部分(器乐组),老师已经把乐器都摆在这里了,谁愿意,请举手!
(播放幻灯片9)
(学生挑选,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练习时分成前奏间奏组和歌词组,前者教师用电子琴带领学生按节奏敲击乐器,后者由其他学生唱,学生按节奏敲击乐器。注:先教学生熟悉节奏再放到歌曲当中合作练习)
3238502641603724910235585362267523558529184602501902280920257175158496025717594678525717513木梆铃、长木鱼节奏:(前奏、间奏)
X X X X  X X X X  …… 
37103052089153615690208915293243022288522802852444751598930244475983615252095323850244475高低梆、手串铃节奏:
3864610154305 X X X X X X X X …… 第一段 
29324302000253710305193040360807019431022726652070101598930214630982980221615330835214630
3886835139065 XX X XX X XX X XX X …… 第二段
沙锤:前奏与间奏的最后一小节。
锣 :前奏与间奏一、三小节第一拍。第二段第9、11小节第一拍。
37249102178053630295212090295402020383516129002108202265045196215969010210820367665232410非洲鼓:
X XX X X X XX X X ……
第二部分(表演组)表演中有两个角色,分别是诗人孟郊和孟郊的母亲。谁愿意,请举手。(教师辅导)
第一段场景为诗人孟郊在房内读书,孟郊母亲两鬓斑白,身穿朴素的衣衫,忍着病痛的不适在微弱的烛光下一针一线的为孟郊缝补衣衫;
第二段场景为孟郊离家,母亲不舍潸然泪下。
第三部分(人声组)
其他学生带着带着律动动作歌唱歌曲。
(播放幻灯片8表演背景图)
好,老师弹奏电子琴,和同学们一起完成完成这个活动。准备好了吗?
五、总结与作业
学了《游子吟》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或收获? (教师板书关键词)
同学们,歌曲《游子吟》是古代文学与现代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把母亲对子女平淡却无私的爱刻画的无比生动。希望今天同学们的收获不仅是学会了一首歌,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父母,这才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真正的意义。布置一个小小的作业,回家以后把这首歌曲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能不能做到?好,下课。
(播放幻灯片11,下课。)
2603513970板书:
游子吟
调性 降E
节拍 2/4
情绪 深 情 地
纯 洁 、 无 私 、 伟 大
原创教案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