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同底数幂的除法

文档属性

名称 9.17同底数幂的除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8-20 14:28:5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
[教学目标]
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及零指数幂的规定;
经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与乘法法则比较的过程,初步体会类比思想;
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过程中初步体会化归思想;
初步感受“猜想——验证”是主动探究知识的有效方式.
[教学重点]
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推导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明晰底数不为零的原因及零指数幂的意义;
2、同底数幂乘除法、幂的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填空(结果用幂的形式表示):
35×32= ; (-5)2× =(-5)5; a8×a7= ;
[板书]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n都是正整数)
2、37÷35= ; (-5)5÷(-5)2= ; a15÷a7=
[板书课题]同底数幂的除法
二、合作探究,归纳法则
1、对37÷35=?的思考,学生的想法可能出现以下三种:
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因为35×32=37,所以37÷35=32;
运用幂的意义:
猜想同底数幂相除:37÷35=37-5=32
2、公式证明:
法一:因为am-n×an=a(m-n)+n =am,所以am÷an=am-n;
法二:am÷an=
3、归纳公式: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
说明:学生在这里对 a、m、n的限制条件可能还不清晰,教师不必急于纠正。
4、对公式中字母的限制条件的理解:
引导学生对照课本63页的“概括”,提问为什么要求“m n”,“a≠0”?
a≠0,保证除数不能为零
(向学生说明:在本章中,如果作为底数的字母不作说明,那么字母均不为0)
m n,保证am-n是正整数指数幂
5、完善板书:
6、同底数幂乘除法法则的对比
①指数运算都比幂运算降了一级;
②幂的乘法降为指数的加法;幂的除法降为指数的减法.
三、法则应用,逐步掌握
1、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计算1 (口答):
1、 ; 7、= ;
2、 ; 8、= ;
3、 ; 9、= ;
4、 ; 10、= ;
5、 ; 11、= ;
6、 ; 12、 ;
[说明]
(1)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公式的底数不仅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字母、代数式;
(2)底数互为相反数、底数有乘方关系,可以转化成同底数幂,体现化归思想;
(3)注意计算要求所出最后的结果.
2、对零指数幂的规定:
(1)提问:?
学生可能回答1或
(2)教师讲解:为了符合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作出以下规定
特别的,当m=n时,am÷am=am-m=a0,又am÷am=1,所以规定a0=1 (a≠0)
即;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为1;而没有意义.
[板书]规定a0=1 (a≠0)
(3)=1
练习:(1) (2)
3、分层练习,加深理解:
计算2:
1、 2、
3、 4、
[说明]
1、连除
2、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运算的顺序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不同级运算,先乘方、后乘除,由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练习:计算3:
1、 2、 3、 4、
四、公式逆用,拓展提高(视时间情况而定)
已知,
求 :(1)的值; (2)的值; (3); (4)的值.
五、反馈小结,深化理解:
①法则:同底数幂相乘(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减);
  ②总结数学思想:类比思想、化归思想;
③鼓励同学们“大胆猜想,小心验证”,主动探究新知.
[布置作业]
1、练习册 习题9.17
2、补充练习
[基础练习]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
(2)
(3)
(4)
(5)
[拓展提高]第(1)(2)题必做,第(3)题选做
(1),求x的值
(2),求的值
(3),求的值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