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
目标
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②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
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原因及借口: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开始: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4.《天津条约》的签订: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l.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让他的弟弟奕?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随后,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并扬言要直捣皇宫。
3.《北京条约》的签订
(1)《北京条约》的签订: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2)《北京条约》的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侵占中国土地数量: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2.过程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1)根本原因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战争性质相同: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
扩大:(1)第一,从战争进程来看:侵略力量扩大、侵略时间长、订约国和条约增多。
(2)第二,从危害和影响来看: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激趣导入,引入主题。
板
书
设
计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二、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三、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