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一、官渡之战
曹
操
袁
绍
乌巢
三、四万人
十万人
官渡之战
袁绍
曹操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公元200年
以少胜多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许攸
)
重视贤才
(如出迎许攸)
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袁绍
自恃兵多粮足
骄傲轻敌
刚愎自用
不听别人意见
(如田丰、许攸)
指挥失当
官渡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赤壁
之战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
五万
二十万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公元208年
赤
壁
之
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孙、刘
曹
操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讨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目的
结果
作 用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袁绍
曹操
统一北方
曹操以少胜多
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08年
曹操
刘备孙权
曹操想统一南北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
基础
你能从曹操先胜、后败中,感悟到什么或受到什么启发吗?
启示: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孙权——
巩固江南
刘备——
攻占四川夺得汉中
赤壁之战后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pī)
三、三国鼎立
曹丕
220年
刘备
221年
孙权
222年
三国鼎立
开始于:
220
220年
221年
222年
曹丕
刘备
孙权
洛阳
成都
建业(南京)
政权名称
建国年代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三
国
鼎
立
蜀
221,成都
吴
222,建业
魏
220,洛阳
曹丕
刘备
孙权
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建立之前,曹操就重视农耕,大兴屯田,使流民生活稳定下来。魏国建立之后,统治者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1)魏国经济的发展
屯田
翻车
(2)吴国经济的发展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孙权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3)蜀国经济的发展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B、昆阳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A、220年
B、222年
C、221年
D、229年
C
A
D
4、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5、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6
、三国时期,诸葛亮带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战。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
曹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这句话有错误。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