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太平天国运动
课标: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原因
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加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准备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1814—1864年)
广东花县人,多次科举未中。
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洪秀全(1814-1864)小档案
出生地:广东花县
性格:
自负、跋扈、脾气暴躁
家庭地位:全家人的希望
擅长:学习
经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均落榜
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寻找到了怎样的精神寄托?
洪秀全像
创立“拜上帝会”
拜上帝教
《劝世良言》
主要内容:
唯上帝独尊,上帝有子耶稣,是救世神灵;强调人人平等;
抨击“儒教”,指斥科举。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洪秀全在什么地方传教?信徒们为何拥护他?
“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一、金田起义
1、起义时间:
5.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名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1851.1.11.
广西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4、军队名称:
2、
起义地点:
3、建立政权: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内容: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目的:
1.正式建立政权
1853年3月,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局限性:
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二、定都天京
定都天京(发展)
发展形势
1852年春,从永安突围北上,攻克武昌,队伍发展至50万人。1853年春,放弃武昌,沿长江东下。1853年,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积极性:
局限性:
鼓励农民参加反封建斗争
空想,难以实行
3.北伐、西征(全盛时期)——1853年
目的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北伐
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西征
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影响
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
(2)概况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背景
1.天京事变
三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1856年
洪
杨
(1)逼
韦
石
(2)杀
(6)走
(5)疑
(3)杀
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天父杀天兄,
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主,
依旧让咸丰。
坚强核心难形成
天王
洪秀全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重整国政
内容: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结果:
受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施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拓展延伸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到达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核心
评价
结果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①反映农民愿望,农民斗争结晶。
②绝对平均分配,脱离社会实际。
根本无法实施
发展资本主义
①未反映农民愿望。
②符合历史潮流。
缺乏实行条件
1860年
(1)安庆陷落
遭到华尔洋枪队和李鸿章淮军共同镇压
(2)李秀成东征失败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3)天京陷落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曾国藩
湘军
李鸿章
淮军
洋枪队头目华尔
洋枪队
洋枪队,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材料一:
太平天国派军队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西征军攻占长江中下游许多地方。全盛时,太平天国已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材料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太平军)。”
4.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
战争;
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材料一:“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引自《洪仁玕自述》
材料二:(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
——马克思《中国事件》
1.洪仁玕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人助妖”,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
2.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失败的原因: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1)地位
(3)局限性
(2)积极作用
5.评价太平天国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