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经历制作复式统计表的全过程,体验收集信息、整理、分析的学习方法;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统计观念。
3.通过经历实际的调查活动,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在数学阅读中获得体验。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对统计表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后填写表格,体会到统计表的一般特点,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复式统计表的新知建构过程。但对于学生来说,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我想,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
教学难点:
通过复式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
1.提出问题。
谈话1: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特长,学校为我们五年级开设了4个兴趣小组。(课件展示电子百拼、航模、动漫和机器人四个兴趣小组图片)
学生现场填写报名表。(每人只能选一个兴趣小组)
谈话2:我想了解我们班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哪个兴趣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一组的女生最少?
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白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制成表格,分析数据。
2.收集数据,制成单式统计表
学生汇总数据,填写单式统计表。
3.
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四张单式统计表的相同点,再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二、尝试探究
1.围绕问题,初次合并。
(1)明确单式统计表只能反映一个组的男女生人数,比较不方便,从而产生合并需求。
(2)活动。要求:①四人一小组,利用提供的四张单式统计表在硬纸板上摆一摆。②观察合好的表格,看看是不是让我们比较起来既方便简洁又清晰明了。
2.
操作交流,构建分享。
(1)层次一:四表竖式排列
引导学生明白竖式排列的优势,这样不需要左顾右盼。(操作时利用板贴)
(2)层次二:修改完善
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奇妙生产新颖的复式统计表:首先删去重复栏目,其次竖栏增加小组名称,最后修改标题。(板贴操作)
三、比较分析
1.
引导比较
借助电脑操作,引导学生进一步修改和调整。
(1)师生交流,逐步形成表头,组别→性别→人数
(2)谈话:怎样让别人从表中一眼就可以看出四个小组男生总计有多少人?女生总计多少人呢?你有什么好建议?
引导学生增加合计一栏,并填写数据。
(3)完善板贴表格
2.理解数据
(1)交流明确填表顺序。先填写各组的男女生人数,再算合计人数,最后算总计人数
(2)增加制表日期
(3)擦除部分数据,学生补充完整。
3.读图分析。
(1)谈话1:从现在这张完整的统计表中,你能比较方便的知道什么?
谈话2:如果下学期学校只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你会建议开设哪两个兴趣小组?说说你的理由。
(2)比较复式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明白:信息多,易比较,能看出四个组的整体情况。揭题:复式统计表。
(3)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构成。
四、回归生活
1.完成练习十五的第1题
(1)谈话:复式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班同学对城南小学四—六年级各个班会游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你能把这些数据填在统计表里吗?请在作业纸上完成。
(2)复式统计表与原始数据相比有什么优点?
(3)解决相关问题
2.情境:安排学生
(1)统计表破坏还原:统计表被墨水弄脏了3个数据。
(2)谈话:现在五年级转来两名女生,请你结合这张统计表,谈一谈怎样安排这两名转学生?(课件先出现表格)
五、拓展延伸
1.反思小结
2.欣赏生活的统计表。《复式统计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在单式统计表到复式统计表的合并过程中认识复式统计的结构,经历统计过程,学会利用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
1.谈话导入:同学们都参加了学校的哪些社团,能给老师介绍一下吗?同学们在社团学得开心吗?
出示:合肥市卫岗小学社团开课表
提问:我们学校一共开设了多少个社团?(19个)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参加社团学习,其中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男、女生在选择社团上有没有区别,这张表可以告诉我吗?
2.出示参加社团的人数情况统计表,复习单式统计表。
3.激发冲突:参加哪个社团的男生最多?
提问:能很快说出来吗,为什么?统计表这么使用方便吗?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认识复式统计表
提问:怎么把这四个张合并到一张表中?
(1)出示空表,这张表中一定有什么栏目?还有什么?引出“男”“女”、“性别”三个栏目。
(2)现在你能从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增加“总计”栏。
强调: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3)介绍表头
(4)完善统计表:课件显示日期、标题
2.你会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指名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先填写了哪些数据?哪几格的数据是通过计算后填写的?“总计”数是怎么得到的?(横栏相加或纵栏相加)追问:看来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到总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强调验证)从表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3.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单式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
介绍:复式统计表(板书)
三、巩固应用
1.提问:包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打算邀请区内各校同学去体验他们新开设的公益课程,看看有哪些课程?(课件出示:急救自护、花道、木艺、线材创意)
你对哪个课程最感兴趣?如果只能选择一种去体验,你想学习什么?男、女生在选择课程方面的喜好有没有区别?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表格,引导学生现场展开调查,收集并整理好数据填写表格,然后完成问题。
2.课后调查
练习十五第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教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能回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复式统计表的表头,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对,我们学校有很多种民乐的培训班,有的同学还参加学校的民乐团,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青云小学的同学也对乐器很感兴趣,我们今天就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民乐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课件显示教科书第84页例1的场景图)
1、制作复式统计表
师:今天我们来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情况。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呢?(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这就是我们学过的单式统计表。
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现在咱们根据统计表来个快速抢答!
问:古筝组有女生多少人?葫芦丝组一共多少人?小提琴组女生多少人?
师:回答的真快,难不倒你们了?我就不信,请听下一题:
师:学校要为这些民乐小组购买服装,请问学校要为男生购买多少件?为女生多少件?还要给每位同学颁发奖状,一共要多少张奖状?
师:这下你为什么不能一下回答出来了?
师:这四张统计表只反映了一个组的情况,叫做单式统计表。要对几个小组的一些情况进行对比或者了解四个组总体情况,看的时候要一张一张的看和计算很麻烦,不方便。那有什么好办法吗?
(可以把四张表重新安排制作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师:嗯,办法不错。把这四个小组的信息都反映在一张统计表上!
师:我合并了一张(将四张图简单叠加在一起)你们看看,行吗?)
生:第一行重复了很多次。(课件演示:去掉重复的三个横栏)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看不出是哪个小组?(课件演示:将人数换成各小组名称)
追问:那么“人数”应该放在哪里呢?
师结合课件讲述:一般表格的左上角一栏是“表头”,分别表示表中三部分的内容,老师告诉你,如这张表里,中间的是“人数”,表示要填的数据都是人数。
最上方表示横栏内容,应该填什么?“性别”
最下方表示纵栏内容,应该填什么?“组别”
师:我还想知道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办?
生:可以加“总计”。为了不遗忘,通常把“总计”放在表格上方。
师:好像还缺点什么?(表格名称和日期)
师:这张统计表和我们以前学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小结: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统计表)
其实生活中我们就经常见到类似的表格。比如,课程表
2、尝试填一填
(1)填写表格前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课件显示)
1、填写时,先填那些数据?再填哪些数据?
2、表中的总计和合计分别指什么?
(2)讨论后填写
交流讨论的结果及数据。
师:总计怎么算的?还可以怎么算?总计和合计交叉的那格表示什么?不管怎么算结果都等于多少?
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算法来检验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3)分析数据
从这张复式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觉得它和单式统计表比有哪些优点?
师小结并板书:信息量大,便于观察,比较。
可是这张统计表不小心被墨汁弄到了,有些数据丢失了,你们能帮助找回来吗?
课件出示,学生口答,说说怎么算的。
提问: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很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让学生从日常生活熟悉的素材入手,统计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既让学生感受到数据的亲切感,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完成四张同类的单式统计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有必要把四个小组的人数合并在一张统计表里,使学生产生学习复式统计表的需要。
认识复式统计表
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再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各是什么意思?
学生观察、交流后提问:(指古筝小组男生格)你知道这一格该填哪个数吗?(指古筝小组女生格)这一格又该填哪个数?(指古筝小组合计格)这一格呢?(分别指男、女生总计格)这两格分别应该怎样填?
出示“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性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的是哪几个栏目?表中所填的数据都叫-?(人数)
提出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合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学生尝试填写,指名板演.
提问:(指总计格)谁来说说“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回答后提问: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知道些什么?
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几张统计表比较,有那些特点?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该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提醒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并写上填表日期。
重点环节设计说明: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自主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掌握填表和分析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体会用复式统计表描述数据也是解决问题的需要。
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数据。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分别说说古筝合计数、葫芦丝合计数、笛子合计数、小提琴合计数以及总计数吗?“总计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还有不同算法吗?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
指导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先说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然后提出填表的要求,并巡视提醒有困难的学生如何计算“合计数”和“总计数”。
讨论教材提出的3个问题,引导学生分别解答。
组织交流,指导学生记录各年级的数据,并完成统计表。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经历不同要求的统计活动,逐步提高收集和整理数据的难度,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统计表?你知道复式统计表有哪些特点?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调查制表
亚运特许商品商店的老板想要进货,他想了解一下大家对这五只小羊的喜爱程度,好决定那种小羊进多一些货,想请老师帮个忙调查一下。老师看了这场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我最喜欢里面的小如,你们呢?
提醒大家:每个人都要选,而且只能选择一项,所以先给你们10秒钟想好自己到底选哪一项。和同桌说说。
课件出示,学生和同桌说说。
师:每个人喜欢的小动物都不同,而且男生和女生喜欢的小动物也不太一样,想要想通过统计了解,必须要先干什么?
课件出示
小组商量下,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调查收集出班上喜欢各种小羊的人数情况?
你有什么办法调查出这些信息呢?
指名说。
请一人上来主持,一人统计,其它同学记录。
调查收集好了信息,接下来要做什么?你们需要的统计表老师已经为你准备好了,请你完成统计表。
现在统计表也完成了,我们的统计工作是否就结束了??
师:我们还要通过观察和比较,进一步分析数据,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板书3、观察比较,分析数据)那么观察这张统计表,先在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想对
再回顾一下,统计需要哪些步骤?统计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进一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能对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统计表教具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参加过哪些兴趣小组的活动?
生:自由回答
师:刚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的兴趣很广泛,
2、引入新课
青云小五年级也开展了4个乐器兴趣小组活动,他们分别是,笛子兴趣小组活动……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4个乐器兴趣小组活动的人数统计表。
3、抢答激发学习需求
(1)抢答
师:下面我们来根据这四张统计表进行一个抢答比赛,你们敢于接受挑战吗?(师:抢答时老师有一个要求,看到问题不用举手,站起来直接回答。)
(课件依次出示问题):(1)葫芦丝兴趣小组男生多少人?(2)小提琴兴趣小组合计多少人?(3)哪个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多?(4)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有多少人?
(2)交流
为什么前两个问题同学反应那么快,而后面几个问题同学们的反应慢下来了呢?(引导学生想到:一开始的两个问题可以从统计表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后面的问题就需要从这四张统计表中分别找到数据来进行比较和计算。)
小结:是啊!一开始的两个问题可以从统计表中直接找到答案,而后面的问题就需要从这四张统计表中分别找到数据来进行比较和计算,这就感觉——麻烦了既然感觉麻烦,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引导学生产生把四张合成一张的需求)
谈话:那我们就来创造一张这样的统计表吧!(板贴:统计表)
二、自主探索,认识复式统计表
1、学生尝试活动
那你觉得这样的一张统计表应该反映出哪些信息呢?(指四张表)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指名回答。
对!把同学们所说的这些项目排列起来,并加上表格线,就可以制作成这样一张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完善统计表
提问:你们觉得把4张表这样合在一起后有没有什么不妥,还有什么改进的意见?请你在小组内议一议。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分别用教具演示:
(1)将“性别”一栏进行精简
(2)将“人数”换成各小组名称
(3)添加“总计”一栏
师:现在你么觉得这张表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吗?
提问:原来四张表上的一些间接信息如男生共有多少人,女生共有多少人,四个组共有多少人现在能看出来吗?那你们觉得是不是还要增加一栏呢?(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总计”一栏)
(4)质疑、完善表头
质疑:老师在大家的建议下,已经把表合并成这样了,你觉得这张表还有什么不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分层完善表头的设计。
(5)整体介绍复式统计表(产品说明书式)
师:刚才同学们齐心协力把四张单式统计表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这张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复式)关于复式统计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产品说明书,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并同步播放录音):我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我由三部分组成:标题、时间、表格,我最主要的部分是表格。看,这是表头,有三个部分。这张表中,横栏反映的是性别,纵栏反映的的是组别,数据栏反映的是人数。同学们,你们认识我了吗?
3、填写统计表
(1)填表
师:光认识复式统计表还不行,还要会填呢。请大家拿出导学单一填一填。
(2)反馈
①师:你们是这样填的吗?(课件呈现统计表中的数据)
②提问:这里的“107”是怎么得到的?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将两种算法的数字分别框起来。
师:如果这两种方法算出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师:既然知道了两种方法,那我们以后再填写时,就可以用一种方法计算,用另一种方法检验。
4、二次抢答,体会优越性
(1)师:下面我们来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把前面的抢答游戏再做一次,好不好?
学生再次抢答。
(2)提问:这一次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这张复式统计表怎么样?
(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板书:??集中,好比较
????????
直接,更丰富
指出:这就是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板书:优点)
三、巩固练习,深化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
1、完成“练一练”。
(1)组织学生调查统计本班学生对例题中所提乐器的喜好情况,并整理获得的数据。
(2)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让学生体会这道题与例题的变化是:将横着排列的数据填到竖着排列的表中。引导学生交流:合计与总计的计算方法。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使学生体会利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一说这一题与例题的联系与区别。
(2)学生独立完成复式统计表。
(3)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1)引导学生读题,并说说题意。
(2)问:完成这一题首先要做什么?进行调查,获得数据。
(3)对调查小组进行分工,并把练习十五第2题中的表格填写完整。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复式统计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