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印度河和恒河哺育了古印度文明,该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古代印度
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
后来,雅利安人建立国家
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婆罗门
嘴
手
腿
脚
刹帝利
吠
舍
首陀罗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种姓制度
目的:他们把不公平归于神的旨意,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哪个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从事宗教事务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
职业。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
吠
舍
婆罗门
首陀罗
刹帝利
◆
◆
◆
◆
种姓制度的特点:
①
各等级的职业世袭不变,父子世代相承;
②
各等级实行内婚制,即实行同一等级内部通婚;
③
在宗教生活上有严格界限,前三等级可以通过教育(宗教活动)获得再生,称再生族,第四等级则没有信教的权利,是非再生族;
④
各等级的法律地位不平等。犯同样的罪,受到的惩罚是不相同的;被侵犯所获得的赔偿也是不一样的。
严格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新闻链接新闻链接
媒体报道,印度北方日前发生惨剧。一对来自不同种姓的年轻情侣被村里人吊死。这位20岁的青年男子属于地位较高的“婆罗门”种姓,而他18岁的心上人属于较低的种姓。据当地警方称,他们逮捕了这对情侣的亲属,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将两人吊死的暴行。警方还表示,几乎全村老少都反对这对年轻情侣不同种姓之间的婚姻,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为此导致双方家庭采取了过激行动。此间舆论指出,由于种姓制度的根深蒂固,目前在印度农村地区,人们对于不同种姓和不同宗教男女之间的婚姻普遍持反对态度。
1.为什么人们反对这对情侣之间的婚姻?
2.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
3.说说种姓制度会给印度带来什么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
1.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
时
间:
地
点:
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
3.佛教在什么时候被弘扬?
4.佛教是何时由何地传入中国的?
(公元前后、由中亚传入)
2.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佛教宣扬众生平等,主要表现为“业报轮回”的平等。认为不管高级种姓还是低级种姓,修了善业的来世将生于富贵人家
,修了恶业的来世将生于低贱的人家。但佛教并不主张取消种姓,对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事实基本上也是认可的。
读一读
1.佛教为什么要宣扬众生平等?
2.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是真正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所宣扬的这种平等?
许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实际起了麻痹大众从事积极斗争的作用。
教义对统治阶级有利。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最大规模的扩张是对羯陵伽的远征。被俘虏的羯陵伽人有15万人,被杀的有10万人。
成为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佛教的传播佛教的传播
印度
向北
向南
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
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中国云南——东南亚
佛教传入了中国
你知道《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是谁
吗,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今天,佛教在我国很盛行。你能说出
一些你所知道的我国的佛教名山、石窟
各抒己见
早在汉朝时,佛教就传入了中国,洛阳的白马寺就是我国最早的官方佛教建筑。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浙江普陀山
莫高窟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仰光寺
云南中甸——小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
历史悠久,教派林立,发展到今天,有四个大的派别:格鲁派、噶举派、
宁玛派、萨迦派.
佛教自传入汉地(西汉末)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宗教文化。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北齐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还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音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此外,伴随佛教传入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些学科的发展起过一些促进作用。
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课堂小结: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
雅利安人
鼎盛:孔雀王朝
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
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
特点:等级森严,世代相袭
释迦牟尼
佛教
教义:众生平等
1.来自中亚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
)
A.
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波斯人
D.雅利安人
2.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等:①吠舍
②婆罗门
③首陀罗
④刹帝利。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D
B
3.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
A.
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
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殿堂。
A
4.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印度等级制度的内容是(
)
A.忍耐顺从
B.消除欲望
C.众生平等
D.不反对奴隶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