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故事二则 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7课 故事二则 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05 21:4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七课 故事二则
第八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拜、桓、侯”等11个生字,正确理解“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学习要练好基本功的道理。
作者简介
扁鹊 (前407~前310) 战国时医学家。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被中医沿用至今。
飞卫 春秋时期赵国邯郸著名的神射手,被尊称为“不射之射”。相传飞卫是继后羿之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
字词注释
拜访 盘桓 敷药 剂量
骨髓 拴住 吊床
bài
huán


suǐ
shuān
diào
字词注释

biǎn
piān
扁豆
扁舟


千钧一发

发生
小伙伴们驾着一叶扁(piān)舟,将刚摘下的扁(biǎn)豆送到了集市。
在这千钧一发(fà)之际,援兵终于到了,战况发(fā)生了转变。
字词注释
敬辞,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
【拜见】
【高明】
(见解、技能)高超。造句:他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很高尚,对病人非常负责。
【一声不响】
不发出一点声响。形容沉默不语或寂静无声。造句:我一声不响地慢慢靠近那只漂亮的蝴蝶,可还是惊动了它。
字词注释
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造句:看到病床上妈妈痛苦的样子,我却无能为力。
【无能为力】
【请教】
请求指教。
【百发百中】
每次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造句:在这次比赛中,我省的射箭选手几乎百发百中,成绩遥遥领先。
【聚精会神】
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造句:他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看着书,连我进来了都没有察觉。
字词注释
近义词
拜见—— 高明—— 理睬——
浑身—— 满意—— 模糊——
一声不响—— 无能为力——
拜访
高超
全身
搭理
妈妈对我的表现很(满足 满意 ),决定答应我的要求。

满足
含糊
一言不发
束手无策
字词注释
反义词
高明—— 严重—— 开始——
进步—— 成功——
聚精会神——
拙劣
轻微
落后
结束
失败
心不在焉
课文讲解
同学们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思考可以把每一课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解
第二部分(5-6)
第一部分(1-4)
写蔡桓公屡次拒绝扁鹊给他治病,他的病越来越重。
写蔡桓公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扁鹊不再请求给他治病,最后蔡桓公病死了。
扁鹊治病
课文讲解
第二部分(2-3)
第一部分(1)
写纪昌向飞卫请教射箭。
写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纪昌学射
第二部分(4-5)
写纪昌成了射箭能手。
课文讲解
课文朗读,说说课文讲了两个什么故事?
《扁鹊治病》:讲了扁鹊四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蔡桓侯不听,后来,蔡桓侯病死了。
《纪昌学射》:讲了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努力,终于成为 射箭高手。
课文讲解
《扁鹊治病》
你能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
起因
扁鹊看出蔡桓侯生了病,想为他医治。
经过
多次向他说明,蔡桓侯根本不听。
结果
蔡桓侯病死了。
课文讲解
读1、2自然段,体会扁鹊第一次拜见齐桓公的情形。
课文讲解
点出扁鹊的身份是医生。
病在皮肤上。
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知道蔡桓侯有病,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课文讲解
你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傲慢
自以为是
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课文讲解
自由读3、4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 蔡桓侯的病情怎么样了?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候,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候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候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课文讲解
时间顺序的词语
课文讲解
读扁鹊的三次劝说,体会扁鹊的心情变化。
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一次比一次焦急
课文讲解
第一次
不相信
不高兴、不理睬
非常不高兴
第二次
第三次
病在皮肤
病在皮肉
病在肠胃
固执己见
课文讲解
蔡桓侯根本就不相信扁鹊,可扁鹊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劝说蔡桓侯治病呢?说明了什么?
从扁鹊一次次的坚持和担心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扁鹊医德高尚。
课文讲解
读第5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为什么扁鹊远远望见蔡桓侯掉头就走呢?
课文讲解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说明扁鹊已经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救了,更加反映出扁鹊的医术高明。
课文讲解
皮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问扁鹊缘由,扁鹊是怎样回答的?
课文讲解
从扁鹊与蔡桓侯的话语中,你觉得扁鹊和蔡桓侯是怎样的人呢?
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蔡桓侯: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课文讲解
根据前面的学习,完成一份蔡桓侯的病历。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间
病在
治法




第一次
皮肤
热水敷烫可治
过了十天
皮肉之间
针灸可治
十天后
肠胃里
服几剂汤药可治
又过了十天
深入骨髓
只能等死
课文讲解
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蔡桓侯最后有没有后悔?对于蔡桓侯的死,你想说什么呢?
课文讲解
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如果你能听从扁鹊的劝告早点治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要学会采纳别人的劝告,不能固执己见。
课文讲解
从《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要听从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从小处着手,防微杜渐,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中。
课文主旨
《扁鹊治病》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病,拒绝医治,以致小病发展成大病,无药可救。这个故事警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课文讲解
《纪昌学射》
文章重点写的是 ,写了纪昌 次练眼力。

纪昌练眼力的经过
课文讲解
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
课文讲解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可以看出纪昌片刻也不敢耽误。
纪昌第一次是怎样练习眼力的?
课文讲解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
意思是:有相当的造诣。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课文讲解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
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锥尖要刺到眼角了,眼睛也不眨一下。
一盯就是两年
你能做到吗?
课文讲解
纪昌一盯就是两年,这两年的时间内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你觉得纪昌是个怎样的人?
妻子可能会劝他放弃。
眼睛可能会被刺到而受伤。
认真刻苦
坚持不懈
课文讲解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是怎么说的?读一读第3自然段。
课文讲解
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要求
课文讲解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纪昌第二次是怎样练习眼力的?成效如何?
课文讲解
纪昌第二次练习眼力
用牛尾毛拴住虱子吊在窗口
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
谦虚的学习态度
虱子在他眼里一天天大起来
课文讲解
想一想:这样练习有什么好处呢?
疲劳
从虱子到车轮中间经历了什么呢?
孤独
坚持不懈
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师傅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课文讲解
纪昌又跑到飞卫那里,飞卫这才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课文讲解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外,还离不开谁?
离不开师傅飞卫的严格要求
为什么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纪昌练习眼力,只用一句话来描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呢?
课文讲解
这样的写的作用是突出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
要想练好游泳,必须先练
要想骑好自行车,必须先
要想打好篮球,必须先
憋气……
掌握好平衡……
练好运球……
要想练习好射箭,必须先练好眼力。
说一说学习某种技能必须先练什么。
课文主旨
《纪昌学射》写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先练眼力,纪昌刻苦练习,后来,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一种技艺,必须先练基本功;还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课文讲解
扁鹊治病
扁鹊:医德高尚、医术高明
蔡桓侯:讳疾忌医、固执己见
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纪昌学射
练习注意力
练习视物
严格要求
坚持不懈
终有所成
简要复述——长话短说
有人问起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他说:“两个星期。”那人又问:“准备一个小时的讲稿呢?”他说:“一个星期。”“如果是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他笑了笑,回答说:“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可见,能否做到长话短说,是很见一个人的说话功底的。
方法总结
这样就变成了:官绅跪地求饶。
本单元要求我们练习简要复述,“简要”的意思就是“长话短说”。长话短说的方法有哪些呢?
(1)把详述变为概述,删掉描写、铺陈和细节交代,剩下的中心内容也要再进行锤炼。例如: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是神态描写,去掉
锤炼:跪地求饶
是细节描写,去掉
方法总结
这样就变成了:蔡桓公派人问扁鹊,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2)去掉次要内容,把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例如: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 ”
扁鹊
他为什么不说话就跑掉了。
方法总结
(3)有关键句的段落,只留关键句。
这些方法你学会了吗? 来试着简要复述一下这个句子吧。
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
简要复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飞卫让纪昌先练眼力。
方法总结
拓展延伸
《孙康映雪》
晋朝人孙康小时候,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